水底电缆的敷设应根据电缆型式、河宽、水深、流速、河床土质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1.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1)电缆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和配盘,根据电缆长度、铠装方式和施工条件,可将电缆按敷设方向以“∞”形散盘,并进行接续,待进行电气和气闭等项检查后,再倒到工作船上,若发现外护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也可将整盘电缆装上工作船。电缆或电缆盘应按顺序排列,电缆头应向外。
2)敷设水底电缆前,应在河面及电缆登陆点上设置施工标志。
3)敷设前应将水底电缆一端临时固定在堤岸上,以防起航时电缆受拉力而向河中移动。
4)原有漏气并已修复好的水底电缆,不宜敷设在水区内,可敷设在水线的岸滩部分。
2.敷设水底电缆的施工要求
1)在敷设过程中,应控制电缆工作船的航速,随时校正航向,测量水深和调节冲放器的冲埋深度,以确保沉放、埋设的位置和埋设深度。
2)在敷设过程中,电缆不得打小圈,不得在河床腾空。
3)在敷设过程中和敷设以后,对电缆进行严格的气压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电缆穿越大堤,应征得水利部门的同意,并符合以下规定:
a)电缆应在历年最高洪水水位以上位置穿越河堤。
b)电缆通过土堤时,宜爬堤敷设,在堤顶的埋深不宜小于1.5m,在堤坡的埋深不宜小于1m。如堤面兼作公路,当达不到埋深要求或不能破堤而在堤面敷设时,应在电缆上面垫土增加堤的高度,增加堤高不小于0.8m。
c)对于较小的、不会因穿越电缆引起灾害的河堤,可在堤基下直接穿越。
d)电缆通过石砌、混凝土河堤或兼作公路的土堤时,应用钢管或其他管材保护。
e)在挖沟或加高堤岸敷设电缆的地段,使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表面应铺盖草皮,防止土壤流失。对于石堤、混凝土堤应按原状恢复堤岸。
5)电缆的平衡元件和降压信号器,不应装在有水区段的电缆套管内。(www.xing528.com)
3.敷设方法
(1)挖沟方法
1)水泵冲槽法:水泵冲槽法适用于水深小于10m,河底为沙土、粘土或淤泥,流速小于1m/s的河流。操作时先将电缆敷放到河底,然后潜水员拿住水枪(或固定在船上的喷水头)沿着电缆边冲槽,电缆即随之沉入槽中,有时需要用脚踩电缆,使之达到应有的深度。
2)链斗式挖泥船法:链斗式挖泥船法适用于水深在8~13m间,河床为沙质、砾石或粘土。该方法是利用一系列泥斗,在斗架上连续转动,将河底挖成一条沟槽。
3)抓扬式挖泥船法:抓扬式挖泥船法适用于水深在12~18m间,河床为砾石、粘土,不适用于大石块细沙。该方法是利用固定于钢丝绳的抓斗,在重力作用下放入河底,抓取泥土挖成沟槽。
4)铲扬式挖泥船法:铲扬式挖泥船法适用于水深在6~12m间,河床为粘土、沙粘土或碎石。
5)犁刀式敷设机法:犁刀式敷设机法适用于干河或浅水的沙河,河床为沙土、粘土或粘壤土;也适合在不通航或季节性河流中使用。其操作与在陆地施工法相同。
6)水打沙法:水打沙法适用于水深小于50cm,有一定流速,河床为细沙或粗沙。
7)爆破法:爆破法适用于石质河床。该法是利用炸药的爆炸力,在水底将石块炸开,形成沟槽。
上述几种挖沟方法,在过去实践中都是有效的,目前多采用水泵冲槽法,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客观条件选用。
(2)敷设方法
1)浮具引渡法:它适用于河宽小于200m,流速小于0.3m/s的河流。该方法是将电缆绑在木桶或油桶上,对岸用绞车将电缆牵引渡河,然后解开浮桶,把电缆放到沟槽里。
2)船锚法:适用于水深在1~10m间,流速小于2m/s的河流。该方法是借助于收放锚链,使电缆船只移动,然后将电缆放入沟槽里。
3)拖轮引放法:适用于河水较深,流速小于2~3m/s的河流。该方法是借助于拖轮的动力,带动电缆船敷设电缆。
4)冲放器法:适用于水深在1m左右,流速小于2m/s的河流,河床土质除大卵石及岩石外,其他土质河床均可使用。该方法是将冲放器放到河底,冲放器被牵引时,从冲放器的喷嘴喷出水柱,把河床冲出一条沟槽,船上的电缆即可由冲放器后面的电缆管槽沉入河底的沟槽中。如果是沙底,要边冲边用脚踩电缆,逐步下沉到要求深度。
5)敷设机法:适用于河床平坦,流速较小的河流。当敷设机前进时,敷设机上的两把刀在河床中挖出一条沟,电缆随即从敷设槽中放入沟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