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制件装配式电缆附件的安装方法

预制件装配式电缆附件的安装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按结构和安装操作的不同,预制式电缆附件又分两类,如图14-2-29所示。2)预制式电缆附件上的半导电橡胶屏蔽层电阻值的稳定性问题,不单控制原材料的电阻值,更重要的是控制成品的电阻值,因为生产工艺对半导电橡胶电阻值有很大影响。2)焊接接地线及安装分支套的工序与热收缩电缆附件基本相同,见本章2.3.4节第1条中的第2)款和第3)款。

预制式电缆附件在中压级挤包绝缘电缆线路里应用很普遍,它不仅是安装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把电缆接头和终端的增强绝缘和屏蔽层预先在工厂里做成一个整体,从而使现场安装制作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预制式电缆附件的主要部件为合成橡胶预制件,常用材料有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硅橡胶(SIR)两种。

按结构和安装操作的不同,预制式电缆附件又分两类,如图14-2-29所示。一类是仅仅将电缆附件需要的增强绝缘和屏蔽层(包括应力锥)在工厂生产时就组合为一体,现场套装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末端或接头处,电缆导体连接方式以及电缆接入电器设备方式仍与其他电缆附件相同,这类预制式附件称之为预制件装配式附件。而终端又称为前面带电式(因高电压裸露在空气中)预制式终端,如图14-2-31所示。另一类不仅将电缆附件需要的增强绝缘和屏蔽层(包括应力锥)在工厂生产时就组合为一体,而且带有导体连接金具,安装在电缆上以后,通过一个过渡件直接插入或借助螺栓连接到电器设备上去,需要时也可分开。其最大特点是带电导体完全封闭在绝缘内部,不暴露在外,因此又称前面不带电式电缆终端,或可分离连接器,如图14-2-30所示,它是电缆引入或引出全封闭电器设备的最佳配套件,对电器设备向小型化、全封闭方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978-7-111-57830-7-Part02-107.jpg

14-2-29 预制式电缆附件分类

978-7-111-57830-7-Part02-108.jpg

14-2-30 可分离连接器

a)欧式肘型附件 b)欧式前附件 c)欧式后附件 d)美式可带电插拔肘型附件 e)美式T型附件

上述预制式附件与其他类型附件相比还有其独到之处,因为预制式附件里电缆导体连接处有一个内屏蔽结构,它将导体连接处电场畸变和电缆绝缘轴向收缩以及切削电缆绝缘反应力锥等很难处理的问题都予以回避了,这是其他类型附件所不能比拟的。同样预制式电缆附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预制式电缆附件与电缆的配合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规格产品只适用于一个电压等级的一个截面电缆,这是因为在预制式电缆附件里其增强绝缘与电缆绝缘相接触的界面特性主要是靠弹性压紧力来保证的。由于它与电缆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规格多,制造用模具也多。另外,在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橡胶预制件的内径与电缆绝缘外径相配合的过盈问题。过盈小,弹性压紧力就小,界面特性差,可能导致沿界面放电。反之,过盈过大,虽然初始压紧力大,界面特性好,但弹性松弛快,压紧力随时间延续很快下降,界面特性也随之变坏。为此,按胶种及配方选择合适的过盈数值是十分重要的。

2)预制式电缆附件上的半导电橡胶屏蔽层(包括应力锥)电阻值的稳定性问题,不单控制原材料的电阻值,更重要的是控制成品的电阻值,因为生产工艺对半导电橡胶电阻值有很大影响。

3)对终端(尤其是户外终端)而言,雨裙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沿外绝缘表面泄漏电流的线密度在雨裙上和雨裙之间缩颈部位差异过大,从而使缩颈部位容易干燥,引起放电,形成漏电痕迹。这一点与电瓷套管作为外绝缘是不相同的。

4)对终端而言,因为预制式电缆附件外径都比较小,应力锥附近绝缘外表面的电场相对瓷套式终端显得更高,因此选择合适的雨裙与应力锥的相对位置,对降低绝缘外表面电场,从而提高放电电压显得非常重要。

5)对接头而言,由于其内半导电屏蔽层是与电缆导体相接触的,因而其电位与电缆导体基本相等,导体连接处的空气隙处于等电位下,不会放电,电缆绝缘末端不需要切削反应力锥,即使电缆绝缘有轴向收缩,只要其端部未缩到接头内半导电层以外,就不会影响接头性能。但是,内半导电屏蔽层的两个端部的形状与尺寸却成了接头设计的关键部位,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接头击穿。

以下对10kV及35kV预制件装配式电缆终端和直通式接头的结构、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作一介绍,由于各厂家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安装工艺有差异,所以着重介绍的是安装工艺程序及注意事项。

1.10kV三芯电缆终端(见图14-2-31)

1)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钢带(如果有的话)、内护层及线芯间填料(钢带剥切长度主要按线芯弯曲半径和相间距离来确定)。

2)焊接接地线及安装分支套的工序与热收缩电缆附件基本相同,见本章2.3.4节第1条中的第2)款和第3)款。

3)收缩线芯护套管时,应将三根热缩护套管分别套在三根线芯上,直到分支套分叉处,加热收缩。在分支套指端收缩相色标志管。

4)对照安装说明书规定的线芯屏蔽铜带裸露长度剥去多余的热缩管。

5)按照安装说明书规定尺寸剥去屏蔽铜带、半导电层和线芯末端绝缘,用PVC胶粘带包绕导体末端,以防止套装预制件时擦伤其内表面。

6)在留下的屏蔽铜带处包绕半导电自粘带,呈圆柱形,宽约20mm,直径按安装说明书规定。

7)套装预制件时,应先用浸有清洗剂的清洁布擦净电缆绝缘表面,并均匀地涂上硅脂,将预制件内壁也涂以硅脂,然后套在电缆绝缘上,尽量一次套到位,如果中途停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再套就十分困难。从导体露出长度及捏摸预制件顶端是否有空隙来判断是否套到位。

8)压接接线端子时,应折去导体末端包绕的PVC胶粘带,套上接线端子并压接。户外终端在预制件下端与电缆接触处缠绕一圈密封胶。

也可采用冷收缩分支套和冷收缩管来保护线芯分支处及每相线芯。

2.35kV单芯电缆终端(见图14-2-31)

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规定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套后,将接地线绑扎并焊在屏蔽铜带上,如果是铜丝屏蔽,可先用裸铜丝绑扎,把上部电缆屏蔽铜丝翻下扭绞后作接地线用。(www.xing528.com)

978-7-111-57830-7-Part02-109.jpg

14-2-31 10~35kV预制件装配式终端

a)10kV户外终端 b)几种常用预制式终端 c)35kV户外终端

剥除铜带、半导电层及末端绝缘,套装预制件,压接接线端子等工艺基本上与10kV预制式终端相同。

3.10kV三芯电缆接头(见图14-2-32中a和b)

1)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钢带(如果有的话)、内护层及线芯间填料。因为要预先套入接头预制件再压接导体连接管,所以两侧电缆剥切长度不相等。

2)剥切屏蔽铜带、半导电层和线芯末端绝缘,剥切尺寸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规定。

978-7-111-57830-7-Part02-110.jpg

14-2-32 10kV35kV预制件装配式接头

a)三芯电缆接头中的每相接头 b)10kV三芯电缆接头 c)35kV单芯电缆接头

3)将导体连接管套在剥切长端电缆线芯导体上,先压接好后,再去毛刺飞边和清除金属屑末,用清洁布或纸擦净电缆绝缘表面、半导电层表面及导体连接管表面。

4)在剥切长端电缆绝缘表面、半导电层表面及接头预制件内孔均匀涂抹一层硅脂,然后将接头预制件套在该线芯上,直到电缆绝缘从预制件另一端露出时为止。

5)将接头外护套管套在剥切短端一侧电缆上,并在每相绝缘芯上分别套上屏蔽铜丝网,再将短端电缆每相线芯导体分别插入已压在长端电缆每相线芯导体上的连接管内,进行压接,然后除去飞边和毛刺,用清洁布擦净电缆绝缘表面、半导电层表面及导体连接管表面。

6)在两端电缆绝缘表面上均匀地涂一层硅脂,然后将预套在长端电缆线芯上的接头预制件拉到接头位置,要保证预制件内两端的应力锥半导电层正好分别搭盖在两端电缆绝缘外半导电层末端上,具体尺寸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规定。

7)在电缆线芯绝缘半导电层与预制件外半导电层搭接处包绕半导电自粘带,以形成连续的锥形过渡面。

8)将屏蔽铜丝网移到接头中间位置,均匀的向两端位伸,使其紧贴在预制件接头表面上,两端绑扎并焊接在电缆屏蔽铜带上。也可用缠绕方式施加屏蔽铜丝网。

9)将三相接头捏拢,再将过桥线(镀锡编织铜丝)分别绑扎在接头两端电缆的钢带和三个线芯屏蔽铜带上,并焊牢。用白纱带或PVC带绑扎三相接头,并用填料填充三相间隙处,以使其尽可能圆整。

10)将热缩外护套管移到接头位置,从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

说明:

1)当要求电缆金属屏蔽层与铠装层分开接地时,则接头内连接两侧电缆金属屏蔽层的过桥线安装以后还须安装内护套管,再用10mm2左右绝缘导线连接两侧电缆铠装层,保证电缆金属屏蔽层与铠装层相互绝缘,最后安装接头外护层。

2)在直埋敷设情况下,接头需要有保护盒,常用的有水泥保护盒(见本章2.2.3节第3条)和金属护套管(见本章2.2.2节第8条)。

4.35kV单芯电缆接头(见图14-2-32c)

安装工艺基本上与10kV三芯电缆中每相制作相同,应注意下列不同之处。

1)单芯电缆如果是铜丝屏蔽,用裸铜丝绑扎后再将屏蔽铜丝翻向后面,留作过桥线。

2)由于是单相,如果直埋敷设,不能用铁磁材料作保护盒,建议用玻璃钢或硬质塑料保护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