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i-Fe杂化结构纳米粒子
加拿大Leung课题组采用电沉积的方法,以NiCl2和FeCl2为前驱体,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时间及电解液的组成制备出了边线凹陷的FeNi纳米立方体和纳米笼(见图8.2.5(A))。该课题还曾报道了利用该方法制备的FeNi杂化结构纳米粒子的形貌随着镍含量的增加,由边线凹陷纳米立方体逐渐演变为截顶的纳米球,同时晶相由bcc转变为fcc(见图8.2.5(B))。Zhao等人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水合肼还原不同比例的NiSO4和FeSO4混合溶液制备FeNi纳米粉末,报道中指出为了避免制备过程中粒子发生氧化,Ni在杂化结构中的含量应不低于50%(见图8.2.5(C))。Ramazani等学者同样以AAO为模板,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FeNi纳米线阵列,通过调节模板的孔径和长度参数可制备具有不同直径和长度的FeNi纳米线阵列(见图8.2.5(D))。
图8.2.5 Ni-Fe杂化结构纳米粒子
(A)边缘凹陷的FeNi立方体;(B)FeNi合金纳米粒子;(C)Fe50Ni50纳米粉体;(D)FeNi纳米线阵列
2)Ni-Co杂化结构纳米粒子
同济大学Cheng课题组采用水热法,以丙二醇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甲醛还原Ni(AC)2·4H2O和Co(AC)2·4H2O的醇溶液,制备了具有六边形结构的CoNi纳米盘(见图8.2.6(A))。北京科技大学Cao课题组采用水热法,以水合肼还原Ni(NO3)2和Co(NO3)2的混合溶液制备CoNi合金纳米粒子,并进一步将纳米粒子负载于粒径~1 cm的碳球上(见图8.2.6(B))。印度学者Arief和Mukhopadhyay在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的辅助下,采用一步均相多元醇还原法,以Co和Ni的醋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具有fcc晶相分层花瓣状结构的CoNi纳米粒子(见图8.2.6(C))。
(www.xing528.com)
图8.2.6 Ni-Co杂化结构纳米粒子
(A)NiCo六边形纳米盘;(B)CoNi-C杂化结构纳米粒子;(C)NiCo纳米花
3)Ni-Cu杂化结构纳米粒子
Wang等学者采用化学还原法,以Cu(acac)2和Ni(acac)2作为前驱体,利用还原剂硼烷吗啉在高温条件下(240℃)快速产生的大量H2作为成核点制备八面体结构的CuNi合金纳米粒子,经过增加还原剂硼烷吗啉用量可制备立方体结构的CuNi合金纳米粒子(见图8.2.7(A))。印度学者Borah和Bharali采用水热方法,在不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碱性条件下,以水合肼还原含有不同比例CuCl2·2H2O和NiCl2·6H2O混合溶液,制备了不同组分CuNi合金纳米粒子(见图8.2.7(B))。Guisbiers等学者从理论角度分析了CuNi双金属体系中原子排布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报道中指出反应温度决定铜和镍在混合物中形成的方式。韩国学者Qiu等人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在中性溶液中(Na2SO4)以NiSO4和CuCl2为前驱体,通过调价电势大小可制备不同树枝状形貌的CuNi纳米粒子(见图8.2.7(C))。
图8.2.7 杂化结构纳米粒子
(A)CuNi合金八面体、立方体;(B)Cu3Ni2纳米晶体;(C)树枝状CuNi纳米粒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