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K-S切变模型与西山模型的比较

K-S切变模型与西山模型的比较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30年代初,库氏和Sachs确定了ωc=1.4%的钢中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的K-S位向关系,据此设计了K-S切变模型。图15-14K-S第一切变示意图图15-15K-S第二切变示意图表15-1γfcc→αbcc马氏体时主要晶格参数将原子的迁移情况投影在底面的菱形上,可以看到切变全过程。图15-16表示了K-S切变模型的平面投影。图15-16K-S切变模型的平面投影这个模型说明了新旧相存在K-S关系。此模型的缺点与K-S模型相同,也与实际不符。

K-S切变模型与西山模型的比较

20世纪30年代初,库氏和Sachs确定了ωc=1.4%的钢中奥氏体马氏体之间的K-S位向关系,据此设计了K-S切变模型。根据K-S关系,新旧相的密排原子面互相平行,可以认为在相变时,母相的{111}γ面将转变为新相的{011}α面。因此,首先需要弄清楚{111}γ和{011}α面的原子排列情况和堆垛顺序。如图15-12所示,底面为密排面{111}γ。堆垛次序为ABCABCAB…。•表示底层原子A,⊗表示中间层(第二层)原子B,O表示顶层(第三层)原子C。

图15-12 {111}γ面原子堆垛示意图

图15-13(a)是ωc=1.4%的Fe-C马氏体的原子排列情况和堆垛顺序,为体心正方结构(bct),底面为{011}α。图15-13(b)是体心立方结构的α-Fe的原子排列情况和堆垛次序,底面为{011}α

图15-13 体心正方马氏体(a)和体心立方α-Fe(b)原子堆垛图

切变分3步进行:

1)第一切变

图15-14的底面{111}γ是菱形,菱形角为60°。在{111}γ面上,沿着方向移动0.057mm,O层原子移动0.114nm,此时切变角为19°28';如果是ωc=1.4%的Fe-C马氏体(c/a=1.06,下同),切变角则为15°15'。

2)第二切变

面上,沿着方向进行一次小的切变,使60°角变成69°角。如果不含碳,则使60°角变成70°32',如图15-15所示。切变后即得到了菱形角合适的体心结构,但非真正的马氏体晶格。

3)必要的线性调整(www.xing528.com)

为使其符合实际的马氏体晶格的面间距等晶格参数,必须将其转变为bcc的马氏体,晶格参数调整量见表15-1。

图15-14 K-S第一切变示意图

图15-15 K-S第二切变示意图

表15-1 γfcc→αbcc马氏体时主要晶格参数

将原子的迁移情况投影在底面的菱形上,可以看到切变全过程。图15-16表示了K-S切变模型的平面投影。图15-16(a)表示{111}γ上原子的排列情况,图15-16(b)表示第一切变后的情况,图15-16(c)表示第二切变的情况,图15-16(d)表示经调整后的c/a=1.06的体心正方结构,图15-16(e)表示经过调整成体心立方α-Fe的{011}α面上的原子排列情况。

图15-16 K-S切变模型的平面投影

这个模型说明了新旧相存在K-S关系。但是,按此模型,惯习面应为{111}γ,而实际上Fe-C合金马氏体的惯习面为{557}γ、{225}γ、{259}γ,它也不能解释马氏体中孪晶、位错等亚结构、表面浮凸现象、马氏体组织形貌的变化规律。还有,此模型第一、二切变能量可达到达320J/mol,这是相变驱动力所不及的。

1934年,西山通过对Fe-30Ni合金马氏体单晶体的研究,测得又一种位向关系,即西山关系,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切变模型。西山模型的切变过程与K-S模型的第一切变相同,即切变角为19°28',但不进行第二次切变,而是进行晶格参数调整,如使轴收缩7.5%,{111}γ收缩1.9%,轴膨胀13.3%,使底面的内角由60°调整到70°32'(ωc=0%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fcc变为bcc)。此模型的缺点与K-S模型相同,也与实际不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