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考虑的问题:设计更改时需要研究的关键点

应考虑的问题:设计更改时需要研究的关键点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设计更改进行分析研究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应从综合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更改时间越靠后,应研究和考虑的事项就越多,更改工作量也越大。③产品生命周期成本5)对生产准备的影响①设备计划、制造工时、生产管理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更改申请和更改许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为此,应在设计阶段加强预防,力求避免这种更改。

应考虑的问题:设计更改时需要研究的关键点

对设计更改进行分析研究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应从综合的角度(如设计的基本思想、产品整体上的平衡、对开发计划的影响、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操作性、制造、储存、维修保养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法规等)出发,进行研究。

2)明确与更改有关的硬件(零件、组件、部件和子系统等)以及组织(如企业与供方、分供方)间的衔接,消除技术研究上的疏漏和不足。

应当研究的事项涉及许多方面,其内容根据实施更改的时间,因设计开发阶段、生产阶段、产品投放市场阶段而不同。更改时间越靠后,应研究和考虑的事项就越多,更改工作量也越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更改要求的可行性研究 对设计更改进行研究时,必须研究该更改要求是否可行。为此,需要研究以下内容:

1)提案者是否掌握了所需改进的事项,并准确地进行了分析。

2)是否可以采用提案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3)更改之后与基本设计思想是否会发生矛盾。

4)更改是否能收到实效。

5)更改要求提出的时机是否妥当。

(2)设计开发阶段的更改应研究的问题

1)开发进度。产品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的更改,有时会对整个计划产生重大影响。这时,应仔细研究更改以及相关的更改,对开发进度的影响,对设计和开发计划重新进行评定或调整。

2)与产品有关的事项

①对产品规格的影响,如对功能、性能、形状、质量、互换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计算机程序等。

②对操作性和使用方法的影响。

③对试制和试验的影响。

④对验证、确认设计可行的方法的影响。

⑤对产品检测方法的影响。

3)受到影响的零部件、组装件和材料

①有关组装件的功能分配和衔接部位的事项。

②有关零部件和材料的规格以及对其试验和验证的事项。

4)对成本的影响

开发成本

产品成本

③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5)对生产准备的影响

①设备计划、制造工时、生产管理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

②采购计划、配套厂家的质量监查和新订配件的检验计划。

6)对销售准备工作的影响。

①顾客的认可(对于面向特定顾客的产品)。(www.xing528.com)

②销售计划和销售资料(对于一般市场的产品)。

③使用说明书。

④售后服务和维修配件。

7)受到影响的其他产品、其他系统。

8)有关法规

①有关设计以及工程的各种法规。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更改申请和更改许可。

(3)制造阶段的更改中应探讨的事项 生产阶段中的更改,所涉及的不仅是图样,还要对生产管理文件、材料筹措用的账票、检验规范、操作标准、技术服务手册、维修配件等相关文件资料,以及生产设备、工装、检具等硬件,进行相应的更改。此外,当更改给生产操作、检验作业和维修作业等实际操作带来重大变化时,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这个阶段的更改,除需研究上述八项之外,还需增加以下项目:

9)对生产的影响

交货期

②成本。

③生产设备、工夹具、操作标准。

④生产管理文件、采购材料和零部件的账票。

⑤配套生产厂家。

半成品

10)对检验和试验的影响。检验和试验装置、产品和零件的检具。

11)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操作、检验人员的重新配备和重新培训。

12)关于技术服务事项。维修配备表、技术服务手册。

13)关于退货的方法和费用问题

①旧产品的追踪和回收。

②替换品的生产、供给和替换。

③维修或替换后的试验。

14)关于补偿零部件的问题

①旧备件和维修配件的回收和处理。

②新的维修备件。

15)关于工作人员的管理。维修和调换人员的培训、操作人员和保全人员的重新培训。

16)关于旧产品的处理

(4)产品投放市场后,更改应探讨的事项 产品投放市场后,发现了质量问题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时,部件需要改变设计,而且对于成品本身也必须同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时,若产品的销售对象是非特定的普通顾客,则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顾客进行确认,并将产品进行回收。若该产品是装置或设备时,一般其顾客是比较清楚的,关键在于如何中止这些产品的使用。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种更改不仅在技术上存在难度,在经济上的负担也是很重的。为此,应在设计阶段加强预防,力求避免这种更改。在这个阶段进行设计更改时,除前述12方面之外,还需要探讨以下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