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规则应保证检验过程是确定的,根据检验规则实施检验操作,就可以得出产品是否合格的客观结果。
(1)检验规则的作用 验收规则(即检验依据,也称检验文件)是对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何进行考核和判定做出的规定。这是产品制造部门、质量检验部门和用户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基本准则,也是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验收规则,检验人员将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检什么,怎么检,并随意地判定被检产品是否合格。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不合格产品被放行的严重后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信誉损失。同时,还可能导致合格的产品被判为不合格,以致质量损失难以承受。
常有人误以为“按图检验”就能保证质量,其实“按图检验”是不可行的。首先,在图样中,并未规定抽样方案,除非进行全数检验;其次,由于图样中规定的某些并不重要的形状和尺寸是靠模具保证的,如铸件的内腔、冲压件的非工作表面,既无必要检验,也难于检验。又如,轴上的非配合、非结构强度需要的过渡圆角,只要按图磨刀即可,无必要逐个制作样板来检验;第三,由于图样上并未规定不合格的判定规则,如果与图样任何次要的不符合都判定为不合格的话,将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如果说“按图制造”是正确而可行的,那么说“按图检验”就属于外行(不懂检验的人)话了。具体地说,验收规则具有下列作用:
1)检验操作的法规。验收规则是检验操作的基本依据。如果说工艺文件是规范工人的操作活动,违背工艺文件就属于违反工艺纪律的话,那么验收规则就起着规范检验人员的检验活动的作用,违背验收规则就是违背检验纪律。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验收规则正是约束检验人员的“规矩”。因此,验收规则就是实施检验活动的法规。
2)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检验活动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能否放行的责任重大的把关活动。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被检产品。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就非常有必要对检验活动做出详细规定,以使在此评价产品时,与前次评价的方法和结果达到一致。
3)避免检验人员的随意性。随意性是检验的大敌。但经常可以见到,检验人员凭自己的经验行事,有的缺乏敬业精神时而“偷工减料”,有的时而误判,还有的徇私情而弄虚作假。凡此种种,究其原因首先应考虑到验收规则是否规定的详细而可操作,严密而无隙可乘。因此,对检验文件做出详细规定,对克服检验人员的随意性是非常必要的。
4)监督的依据。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客观评价,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制衡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检验人员应不折不扣地执行验收规则。对检验人员也应像对操作工进行工艺纪律检查一样,实施检验纪律检查。而这种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就是验收规则。
5)培训的教材。对检验人员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检验文件的理解和准确地把握。对检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授权,需要以检验文件为重要教材的针对性培训。
(2)验收规则的基本内容
1)取样方法或抽样方案。对材料来说,应保证其取样的代表性,故需要更多取样部位、数量;对零件或整机来说,要么明确规定全数检验或规定抽样方案;对试样的制备也应做出明确规定。(www.xing528.com)
2)检测项目。应根据产品标准,决定整机的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应覆盖各项质量特性,保证其完整性。
3)检测方法。应明确规定检测的部位、测量点数、检测的方向、采用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等。
4)检测装备。对检测中所需的测试设备、仪器、仪表、量具、工装及辅具,均应按能否满足检测要求,做出规定。
5)环境要求。在检测中,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控制检测的工作环境。对环境敏感的精密测量,更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6)数据处理规则。对于已测出的原始数据,应明确其处理规则,如取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数据处理方法不同,可造成不同的判断结果。
7)合格判定准则。应在三个层次上,做出明确判定是否合格的规则。一是不合格项,对所检测的每一个项目,都应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这是进一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基础;二是不合格件,对一件产品有多个检测项目,可能某些项目合格或某些项目不合格,而其重要度不尽相同。因此,一般不采取任何一项不合格,就判该产品为不合格件的作法。通常只把关键项目作为否决项。对重要项目可允许有限(限定特性、极限偏差和时间)的让步,同时限定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对一般项目,只要不影响性能,则可允许更大的误差;三是不合格批,对于批量生产和批量交货的产品,还需规定批质量的验收接受准则,对于新产品开发,这不是一个问题。
8)检验和试验记录。在检验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必须保留的原始记录和正式记录,以便进行追溯。
此外,验收规则还应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以及复检的方法和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