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划过程中,将遇到许多产品(或过程)设计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规律有:
(1)解决设计问题需要采取的六个行动
1)确定设计要求,认识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计划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3)通过完善需求和分析现有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来理解问题。
4)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5)通过将备选方案与设计要求比较来评价备选方案。
6)决定可采用的方案。
这些行动不是按照1)、2)、3)的顺序执行的,它们总是伴随解决方案的产生、评价、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产生新的更好的方案而交织融合进行的。这种反复迭代的过程也是设计问题区别于分析性问题的重要特征。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与问题的类型有关,例如:
问题1:将两块厚度4mm、宽度6cm、受力100N的45钢钢板搭接在一起,需用直径多大的5.6级螺栓?
问题2:设计一个连接,将两块厚度4mm、宽度6cm受力100N的45钢钢板搭建在一起。
解决问题1:由于其连接方法已明确,无需提出方案、评价和决策,只需按受力计算螺栓直径即可解决,这属于一个分析性问题。
解决问题2:由于没有限定连接方式,因而构思和求解的范围大得多了,除采用螺栓外,还可采用粘接、焊接、铆接、搭扣式联接、磁性联接、折叠在一起压接等。换句话说,由于信息量不足,对此问题还没有真正理解。要评价解决方案,还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连接的信息,如:该连接是否需要拆卸?该连接是否用于高温条件?构成连接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连接的工人具备什么技术水平?这个问题说明需要了解边界条件的约束,才能正确地选择方案并加以评价。(www.xing528.com)
(2)重要的注意事项 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通过设计努力确定新的设计要求,因为设计问题是伴随产品进化而出现的。在设计之初没有提出的细节问题,必须在其出现时得到处理。因此,这些细节的设计会引起新的子问题。
2)通常在项目开始时要制订计划。计划应不断地进行修正,因为对问题的理解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展而加深。
3)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新设计问题理解的努力要不间断,每一个新的子问题都需要新的理解。
4)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成模式:概念生成和产品生成,其所用技术是不同的。
5)评价技术取决于设计阶段:用于概念评价和用于产品评价的技术是不同的。
6)因为每个决策都是基于不完善的评价产生的,故做出确切的评价是困难的。多数设计问题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做出一致的决定更为困难,因此,必须强调设计责任制。
7)协同设计中得到的信息与设计团队中其他人以及管理部门多向交流是很重要的。为此,需要管理好设计的接口。
(3)解决问题的责任和方法 这些问题可利用规定职责和时间的矩阵表来解决,如表10-1所示。在困难的情况下,应考虑使用“多方论证”(即横向协调)的方法或运用分析技术,如变差分析、因果图、关键路径法、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设计、尺寸控制计划、防错技术和失效模式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
表10-1 问题解决责任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