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8 PC929构成的驱动电路
以U相下臂IGBT驱动电路为例,分析一下PC929的工作过程,重点是其内、外部IG-BT保护电路是如何动作的。大、中功率变频器,因IGBT的功率容量较大,故PC923输出脉冲信号,再经后级V8、V9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再驱动IGBT。
1)当U-负向脉冲到来时,形成+5V∗(恒流源电路输出电压)、PC2输入端1/2、3脚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通路,输出级晶体管V5导通,从11脚输出脉冲电压,经电阻R8提供外部功率放大器V8的正向基极偏流,经栅级电阻R8提供U相下臂IGBT2的激励电压(电流),使IGBT2由截止进入导通状态。PC2的8、9脚内部和外围电路构成IGBT故障检测和报警电路,异常状态时中止脉冲输出,并向MCU发送OC故障报警信号。
2)正常情况下,IGBT导通后,如果忽略IGBT2的导通电压降,可认为集电极与发射极处于“短接状态”,D1正偏导通,将图6-8中的a点电位钳位于(驱动电源)0V∗电平上,此时从b点,经二极管D3、电阻R14输入PC2的9脚(OC检测信号输入脚)的是0V∗低电平。PC2内部IGBT保护电路不动作,8脚内部晶体管V7处于截止状态,光耦合器PC3无输入信号产生,处于静止状态,变频器正常工作;(www.xing528.com)
3)在脉冲信号作用期间,若因电路故障(严重过电流故障发生、PC2驱动能力变差、IGBT2断路等)使IGBT2未能正常导通,当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导通电压降超过7V(在IGBT的额定电流以内,IGBT的导通管压降一般在3V以下,当过电流近两倍时,其管压降上升至7V左右)以上时,二极管VD1反偏截止,此时b点电压为R11、R12、R13对驱动供电(9V+16V=25V)电源的分压值,忽略VD3的导通电压降,此时b点电压约为22V,仍以0V∗为基准点的话,则此点电压在0V∗基础上上升了(22V-9V=13V)13V,二极管VD3正偏导通,将高电平(OC故障)信号输入PC2的9脚内部IGBT保护电路,IG-BT保护电路输出控制信号令晶体管V7导通,光耦合器PC3获得输入信号电流,输出侧光敏晶体管导通,将OC故障信号送入MCU主板。
PC929的外围IGBT导通电压降检测电路中,VD1(工作原理上文已述)、VD3为隔离二极管,实现检测管压降信号与PC2的9脚电平互相影响,并在故障信号产生时,VD3进入正向导通,使9脚由-8.6V的负压上升为-3V(测量直流电压值)。在IGBT导通管压降检测电路中,加装二极管VD2和电容C1并联元件,组成消噪电路。VD2为-9V∗钳位二极管,避免9脚输入大幅度的负向电压信号使PC929工作失常;C1与R11、R12组成RC时间常数电路,决定检测信号的延时时间,对无危害的瞬间过电流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和吸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和错误的故障保护动作。
IGBT保护电路的动作条件,同时对驱动V5的激励信号和从9脚输入的IGBT管压降信号进行检测,是在两个信号条件同时成立的前提下,才产生OC报警信号输出,这由图6-8中PC2的内部原理框图可以看出,电路的输入、输出呈现与门逻辑关系。因而IGBT保护电路(PC929)具有停机/运行异常的自动识别功能,不会在待机和IGBT截止期间,误报OC故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