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系统的接线主要包括电源接线、接地、I/O接线及对扩展单元接线等。
1.电源接线
PLC供电电源为50Hz、220(1±10%)V的交流电。FX系列PLC有DC 24V输出接线端,该接线端可为传感器(如光电开关或接近开关)提供DC 24V电源。FX系列PLC的外接电源端位于输出端子板左上角的两个接线端,使用直径为0.2cm的双绞线作为电源线。过强的噪声及电源电压波动过大都可能使FX系列PLC的CPU工作异常,以致引起整个控制系统瘫痪。为避免由此引起的事故发生,在电源接线时,需采取隔离变压器等有效措施,且用于FX系列PLC。I/O设备及电动设备的电源接线应分开连接。如果电源发生故障,中断时间少于10ms,PLC工作不受影响;若电源中断超过10ms或电源下降超过允许值,则PLC停止工作,所有的输出点均同时断开。当电源恢复时,若RUN输入接通,则操作自动进行。对于从电源线来的干扰,PLC本身具有足够的抵制能力。如果电源干扰特别严重,可以安装一个电压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
另外,在进行电源接线时还要注意以下5点:
1)FX系列PLC必须在所有外部设备通电后才能开始工作。为保证这一点,可采取下面的措施:所有外部设备都上电后再将方式选择开关由“STOP”方式设置为“RUN”方式,将FX系列PLC编程设置为在外部设备未上电前不进行I/O操作。
2)当控制单元与其他单元相接时,各单元的电源线连接应能同时接通和断开。
3)当电源瞬间掉电时间小于10ms时,不影响PLC的正常工作。
4)为避免因失常而引起的系统瘫痪或发生无法补救的重大事故,应增加紧急停车电路。
5)当需要控制两个相反的动作时,应在PLC和控制设备之间加互锁电路。
使用无源触点的输入器件时,PLC内部DC24V电源通过输入器件向输入端提供每点7mA的电流。PLC上的24V接线端子还可以向外部传感器(如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提供电流。24V端子作传感器电源时,COM端子是直流24V地端。如果采用扩展单元,则应将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的24V端连接起来。另外,任何外部电源不能接到这个端子。如果发生过载现象,电压将自动跌落,该点输入对PLC不起作用。每种型号PLC的输入点数量是有规定的。对每一个尚未使用的输入点,它不耗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24V电源端子向外供电流的能力可以增加。
FX系列PLC的空位端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
电源干扰主要是通过供电线路的阻抗耦合产生的。电源是干扰进入PLC的主要途径之一,若有条件,则可对PLC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以避免其他设备起停对PLC的干扰。在干扰较强或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场合,可在PLC的交流电源输入端加接带屏蔽的隔离变压器和低通滤波器。隔离变压器可以抑制从电源线窜入的外来干扰,低通滤波器可以吸收掉电源中的大部分“毛刺”干扰。
动力部分、控制部分、PLC与I/O电源应分别配线,如图7-9所示。隔离变压器与PLC、I/O电源之间采用双绞线连接。系统的动力线应有足够截面积,以降低线路压降。
图7-9 动力部分、控制部分、PLC与I/O电源配线图
2.接地
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线与机器的接地端相接,基本单元接地。如果要用扩展单元,其接地点应与基本单元的接地点接在一起。为了抑制加在电源及输入端、输出端的干扰,应给PLC接上专用地线,接地点应与动力设备(如电动机)的接地点分开。若达不到这种要求,也必须做到与其他设备公共接地,禁止与其他设备串联接地。接地点应尽可能靠近PLC。在接地时要注意以下4点:
1)PLC的接地线应为专用接地线,其直径应在2mm以上。
2)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3)PLC的接地线不能和其他设备共用,更不能将其接到一个建筑物的大型金属结构上。
4)PLC各单元的接地线相连。
3.控制单元输入端子接线
PLC一般接收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等输入的开关量信号。输入接线端子是PLC与外部传感器负载转换信号的端口。输入接线,一般指外部传感器与输入端口的接线。输入器件可以是任何无源的触点或集电极开路的NPN型晶体管。输入器件接通时,输入端接通,输入电路闭合,同时输入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亮。输入端的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采用光耦合隔离。二次电路带RC滤波器,以防止由于输入触点抖动或从输入电路串入的电噪声引起PLC误动作。若在输入触点电路串联二极管,则串联二极管上的电压应小于4V。若使用带发光二极管的舌簧开关,则串联二极管的数目不能超过两只。
图7-10所示为三菱公司FX2N-64MR型PLC基本单元端子排列图。X为输入端子,Y为输出端子。图7-10中输出部分有COM1、COM2…COM6,共6个公共点,构成6组输出,各组公共端间相互隔离。对共用一个公共端的同一组输出,必须用同一电压类型和同一电压等级,不同的公共端组可以使用不同的电压类型和电压等级。如Y000~Y003共用COM1、Y004~Y007共用COM2,Y000~Y003使用的电压可以是AC220V,Y004~Y007使用的电压可以是DC24V。这为不同电压类型和等级的负载驱动提供了方便。
图7-10 三菱公司FX2N-64MR型PLC基本单元端子排列图
图7-11所示为三菱公司FX2N-64MR型PLC输入信号接线图,输入端子和COM端子之间用无电压触点或集电极开路NPN型晶体管连接,就进入输入状态。这时表示输入的LED亮。
FX系列PLC的控制单元输入端子板为两头带螺钉的可拆卸板,外部开关设备与PLC之间的输入信号均通过输入端子进行连接。在进行输入端子接线时,应注意以下8点:
1)输入线尽可能远离输出线、高压线及电动机等干扰源。
图7-11 三菱公司FX2N-64MR型PLC输入信号接线图
2)不能将输入设备连接到带“.”的端子上。
3)交流型PLC的内藏式直流电源输出可用于输入;直流型PLC的直流电源输出功率不够时,可使用外接电源。
4)切勿将外接电源加到交流型PLC内藏式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上。
5)切勿将用于输入的电源并联在一起,更不可将这些电源并联到其他电源上。
6)输入接线一般不要超过30m,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
7)I/O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I/O线要分开。(www.xing528.com)
8)PLC所能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宽度应大于扫描周期的时间。
4.控制单元输出端子接线
2)输出端接线分为独立输出和公共输出。当PLC的输出继电器或晶闸管动作时,同一号码的两个输出端接通。在不同组中,可采用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同一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
3)由于PLC的输出器件被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并且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路板,因此应用熔丝保护输出元件。
4)采用继电器输出时,承受的感性负载大小影响到继电器的工作寿命,因此继电器工作寿命要求长。
5)PLC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噪声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此外,对于能使用户造成伤害的危险负载,除了在控制程序中加以考虑之外,还应设计外部紧急停车电路,使得PLC发生故障时能将引起伤害的负载电源切断。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线不要用同一个电缆,输出线应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
图7-12所示为三菱公司FX2N系列PLC输出接线示意图,图中继电器KA1、KA2和接触器KM1、KM2线圈接AC 220V,电磁阀YV1、YV2接DC 24V,这样电磁阀与继电器、接触器便不能分在一组中。而继电器、接触器为相同电压类型和等级,可以分在一组,如果一组安排不下,可以分在两组或多组中,但这些组的公共点要连在一起。
FX系列PLC控制单元输出端子板为两头带螺钉的可拆卸板,PLC与输出设备之间的输出信号均通过输出端子进行连接。在进行输出端子接线时,应注意以下6点:
1)输出线尽可能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等干扰源。
2)不能将输出设备连接到带“.”的端子上。
图7-12 三菱公司FX2N系列PLC输出接线示意图
3)各“COM”端均为独立的,故各输出端既可独立输出,又可采用公共并联输出。当各负载使用不同电压时,采用独立输出方式;而各个负载使用相同电压时,可采用公共输出方式。
4)当多个负载连到同一电源上时,应使用型号为AFP1803的短路片将它们的“COM”端短接起来。
5)输出端接感性负载时,需根据负载的不同情况接入相应的保护电路。在交流感性负载两端并联RC串联电路;在直流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二极管保护电路;在带低电流负载的输出端并联一个泄放电阻以避免漏电流的干扰。以上保护器件应安装在距离负载50cm以内。
6)在PLC内部输出电路中没有熔丝,为防止因负载短路而造成输出短路,应在外部输出电路中安装熔断器或设计紧急停车电路。
上述接线的示意图,请参阅FX系列PLC的用户手册。
5.扩展单元接线
一台PLC的I/O点数不够时,还可将FX系列PLC的基本单元与其他扩展单元连接起来使用。具体配置视不同的机型而定,当要进行扩展配置时,请参阅相关的用户手册。
6.FX系列PLC的A/D、D/A转换单元接线
A/D、D/A转换单元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1)A/D转换模块
1)为防止输入信号上有电磁感应和噪声干扰,应使用两线双绞式屏蔽电缆;
2)建议将屏蔽电缆接到框架接地端;
3)若需将电压范围选择端短路,应直接在端子板上短接不要拉出引线短接;
4)应使主回路接线远离高压线;
5)应确保使用同一组电源线对控制单元和A/D转换单元进行供电。
(2)D/A转换模块
1)为防止输出信号上有电磁感应和噪声干扰,应使用两线双绞式屏蔽电缆;
2)建议将屏蔽电缆接到负载设备的接地端;
3)在同一通道上的电压输出和电流输出不能同时使用,没有使用的输出端子应开路;
4)应使主回路接线远离高压线;
5)应确保使用同一组电源线对控制单元和D/A转换单元进行供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