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C1用于抗串模干扰,抑制正态噪声。C2、C3、L1组成抗共模干扰电路,可抑制共态噪声干扰,对防止电磁干扰和传导干扰起很大的作用。Rv。用于抑制开机时出现的浪涌电压和尖峰干扰电压。输入的交流电压分两路进行整流滤波:一路经VDi-VD4桥式整流以及C6滤波后,为开关电源功率驱动管提供电源电压;另一路经C4耦合、VD5和VD6全波整流以及C5滤波后,再经R2、R3分压,为电压调整管VT5提供工作电压,它的作用是稳定输出触发脉冲的幅度,使之稳定、可靠地激励高频变压器。VT6是调制脉冲放大管。IC1的功能是产生频率同定而占空比可调的控制电压,片内含频率发生器、PWM比较器和锁存器,可对输出电压、电流进行检测,以实施控制,对电路故障进行保护。IC2是稳压功能模块,它的内部有比较器、基准电压源、振荡器以及电流限制电路和过热保护电路。当电路电压出现波动时,它始终稳定输出。IC1的6脚输出可调的脉冲调制信号,此信号送到VT6的基极进行脉冲放大,放大后的调制脉冲经C7耦合至脉冲变压器TR.(起阻抗匹配和信号传递作用),再经VT3、VT1和VT4、VT2进行同相放大。说它是同相,是因为VT1、VT2在电路中是串联的,相位相同。放大了的可变脉冲信号推动高频变压器进行电能变换。高频电压由VD22-VD27进行全波整流,然后经电容、电感滤波,得到4组输出电压纹波小于80mV的直流电压。-12V电压经LM7905三端稳压器变换为-5V电压。LM7905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A,它是美围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产品。R7、C8和R9、C9对脉宽调制信号起加速传递作用。VD7、VD8和VD9、VD10是保证VT1、VT2可靠导通而设置的,R10、R11和R12、Rl3、VDA、VDB是为保证晶体管VT3、VT4可靠截止而设计的。Rl4、C10和VD11组成网络吸收回路,吸收变压器的峰值电流和漏感电流,改善电源的负载能力。VD12和VD13是为保护MOSFET而设置的URF5406超快速恢复二极管。CP是电源输入高频旁路电容、RV是压敏电阻,是为防止峰值浪涌电压设置的。
图3-6 UC3852正激式双晶体管变换电路原理图
+5V、+12V电压是怎样对过电流、过电压进行保护的呢?
1)当+5V输出电压由于各种原因而升高(见图3-6)时,晶体管VT7的发射极电压VE上升,IC2的8脚电压上升。当该电压高出基准电压2.5V时,片内的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降低,同时电流限制器也发挥限流作用,迫使IC2的5脚输出的电压下降,这样VT7的VE下降,+5V电压同时下降。
2)由于负载减轻,+12V输出电压上升,经R37、R36分压后使IC1的2脚电压升高。该脚是反馈输入端,该脚电压经片内误差放大器放大后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使PWM触发器的驱动电压下降,+12V电压下降。当电网电压超过265V时,IC1无法调节占空比,其3脚电压也上升,关闭输出,实施输入过电压保护。(www.xing528.com)
3)+12V输出电压下降时,经R37、R36分压后,IC1的2脚电压下降,触发脉冲加宽,使+12V输出电压上升。
4)当+5V输出电路发生过电流或短路时,由于VT1、VT2的漏极电流增大,TR3的一次电压上升,检测电阻R20两端的电压也上升。该电压超过1V时,IC1片内的比较器输出电压上升,导致PWM锁存器复位,最后关闭6脚的脉冲输出,起到过电流保护作用。同样,当输入电压过低时,由于检测变压器TR3的作用,IC1的3脚电压过低而关闭输出,从而起到过电压保护作用。RS是自动恢复开关,对Vo2输出起短路保护作用。
在双管正激式变换电路中,两只MOSFET VT1、VT2串联起来作为一只管子使用,VT1、VT2的工作状态是同时导通或截止。VT1、VT2导通时,电源电压直接加在TR2的一次绕组NP上,电感绕组L2、L4和L3、L5中已储存的磁能向各负载提供电流。在这种电路中,变压器TR2的漏感对两只开关二极管VD24、VD26的截止和导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TR2的漏感如果太大,电路中的电能传递就会受到损失,二次绕组的电能被储存起来,使整流二极管发热,甚至有烧坏的可能,所以选用超快速恢复二极管就是这个道理,它可使绕组中储存的电能通过二极管快速泄放掉。
VT1、VT2在导通期间出现尖峰电流。尖峰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也是VD24、VD26反向恢复阻断时间的长短。总之,使用超快速恢复二极管可以减少二次绕组中所储存的电能的泄放时间,降低变压器TR2的温升。
UC3852的漏感并不完全是由高频变压器的各绕组产生的,外部电路元器件的相对位置和电路板的走线也是产生漏感的原因。凡是电流频率高的电路所使用的导线要短而粗或双股并绕,对称部分尽量挨紧,减少漏感。电容器C26~C30主要起减小输出纹波电压和存储电能的作用。UC3852电路电源被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医疗检验仪器仪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