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几何因素、物理因素及工艺系统振动等。
1.刀具切削刃几何形状的影响
由于刀具切削刃的几何形状、几何参数、进给运动及切削刃本身粗糙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将被加工表面上的材料层完全干净地除去,在已加工表面上遗留下残留面积的形状与刀具形状完全一致,其高度H 为理论表面粗糙度。
若背吃刀量较大,如图6-4a)所示,刀尖圆弧半径rε为零时,其波峰的高度H 为
式中 f—进给量(mm·r-1);
—主偏角(°);
—副偏角(°)。
若背吃刀量及中心角α 很小,如图6-4b)所示,刀尖圆弧半径为rε时,其波峰的高度H 为
(www.xing528.com)
由式(6-1)和式(6-2)可知,减小进给量,减小刀具的主、副偏角,以及增大刀尖圆弧半径都可减小表面粗糙度。对于宽刃刀具,刃口的表面粗糙度对工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影响很大。
图6-4 车削加工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几何因素
2.工件材料的影响
上述计算只考虑了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几何因素,是个理论值。实际切削时,切削刃及后刀面与工件的挤压和摩擦,工件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致使已加工表面的实际轮廓与理论残留面积的轮廓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韧性较大的弹塑性材料,加工后表面粗糙度也大。对于同样的材料,晶粒组织越粗大,加工后的粗糙度越大。为了减小加工后的粗糙度,常在切削加工前进行正火、调质处理等热处理,以得到均匀细密的晶粒组织。
3.切削用量的影响
1)切削速度v 的影响。切削速度高,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和加工表面的塑性变形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也小;以较低的切削速度切削时,有可能产生积屑瘤和鳞刺,使加工表面上出现深浅和宽窄都不断变化的刀痕,严重恶化了加工表面质量。
2)进给量f 的影响。减小进给量不仅可减小粗糙度,还可减小切削时的塑性变形,但当f 过小时,则增加刀具与工件表面的挤压次数,使塑性变形增大,反而增大了粗糙度。
3)背吃刀量ap的影响。一般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但在精加工中却对表面粗糙度有影响。过小的ap将使切削刃圆弧对加工表面产生强烈的挤压和摩擦,引起附加的塑性变形,从而增大了表面粗糙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