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尚未有法规明确规定稀奶油利口酒的成分。因此生产厂商可以根据消费者和地域偏好性,调整产品风味。常见稀奶油利口酒成分见表6-5,其中乙醇含量为17g/100mL,酪蛋白酸钠作为乳化剂,柠檬酸钠能够防止储存期间乳清分离。
表6-5 稀奶油利口酒常见成分 单位:g/kg
资料来源:Banks和Muir,1988。
(一)加工工艺
稀奶油利口酒的加工方式分为一段式和二段式(图6-34),两种方式都包含混料和均质的工艺,区别是均质前还是均质后加入乙醇。酪蛋白酸钠在85℃加水下溶解,然后再加入白砂糖、稀奶油和柠檬酸钠等制成稀奶油基料,在均质前或者均质后加入乙醇。均质的作用是降低脂肪球粒径,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防止储藏期间发生脂肪上浮或者形成“奶油栓”,均质后稀奶油中大于98%的脂肪球粒径应当小于0.8μm。
图6-34 稀奶油利口酒的一段式和二段式生产工艺流程
(二)质量稳定性
稀奶油利口酒在其保质期内,应关注微生物是否合格,以及理化性质的稳定性。一定量的酒精和糖,能够抑制病原性微生物生长。质量不佳的产品会形成奶油栓、发生乳清分离或者生成沉淀物等。(www.xing528.com)
1. 奶油栓的形成
稀奶油利口酒存储期间,其瓶口处常会形成“奶油栓”,这是由于均质工艺不充分,脂肪球聚集,并凝聚成团上浮形成,即便剧烈搅拌、晃动也不能够重新使其分散。增加均质压力,能够有效防止奶油栓形成。还可加入少量(0.5%添加量)的低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提高均质效率,防止奶油上浮。除均质工艺外,体系pH低于6.0,较高的钙离子浓度,乳化剂浓度较低,储存温度波动范围较大等,都是导致奶油栓形成的因素。
2. 乳清分离
稀奶油利口酒产品保质期是根据自生产日期起,45℃下放置,直至发生明显的乳清分离所需要的时间。随着pH的增加,保质期曲线呈现S型变化。以漂洗过的稀奶油(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很低的稀奶油)或者AMF为原料,并加入钙螯合剂(如柠檬酸三钠),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这是因为钙离子降低了酪蛋白包裹的脂肪球稳定性。采用乳清蛋白代替酪蛋白也能够一定程度延长货架期,这是因为与酪蛋白比较,乳清蛋白不易于因为钙诱导而发生凝集。
3. 沉淀
加入柠檬酸盐,虽能有效防止稀奶油利口酒乳清分离,但也会引起颗粒状沉淀物产生,如柠檬酸钙。高于室温条件,沉淀尤为明显,这是因为柠檬酸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提高固形物含量,能够提升产品口感,但是影响产品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