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稀奶油又称为酸奶油或者酸性稀奶油,是以新鲜稀奶油为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脂肪含量为10%~40%产品,可用作调料、零食和蔬菜的蘸料、酱汁和调味品的配料等。
发酵稀奶油加工流程如图6-30所示,具体为:
①配料:稀奶油标准化后,加入非脂乳固体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其中非脂乳固体和稳定剂能够改善产品质地,提高产品黏度。
②杀菌条件:杀菌条件为85~95℃,15s~30min,或者120~130℃数秒。黏度较高的稀奶油产品,更倾向于用低温长时间杀菌方式。
③均质:稀奶油建议使用杀菌后进行均质,该改善之地,如脂肪含量高的稀奶油,需注意合适的均质压力,避免压力过高使脂肪球膜破裂,造成脂肪结块成团。大小均匀的脂肪球,在后续发酵酸凝过程中,能形成较好的网络结构。
④酸化凝乳:稀奶油酸化是添加发酵剂,经乳酸菌发酵产酸形成凝乳。发酵剂为中温乳酸菌,包括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cremoris)、双乙酰亚种(Lactate lactococcal diacetyl subspecies)和明串珠菌乳脂亚种(Leuconostoc cremoris)等,20~24℃发酵14~24h,也可提高至30℃以缩短发酵时间,但30℃条件下发酵产品酸味较浓,且芳香风味相对较弱。(www.xing528.com)
图6-30 发酵稀奶油加工工艺流程图
还可以使用类似于凝固型酸奶加工工艺,将稀奶油与发酵剂混匀,灌装后在包装内发酵,也可以在发酵罐中统一发酵后再进行灌装。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发酵后灌装工艺弊端是后续灌装过程中增加产品污染风险,且灌装会使产品粘度损失,因此配方设计中应提高胶体添加量,以补偿工艺中黏度的损失。灌装后发酵工艺虽然很好的保留了产品的黏度,但是发酵时间较长,且批量生产时单个包装之间产品质地存在差异。
除了乳酸菌发酵产酸外,还可添加食品级酸化剂,如葡萄糖-δ-内酯(Glucono-lactone,GDL),这种方式生产效率高,酸化过程易于控制,制得的产品质地不逊于传统方式生产酸奶油,唯一不足是缺乏发酵产生的各种香气。
⑤冷却和灌装:稀奶油发酵终点pH约为4.5,达到终点后应当快速冷却至5℃左右,以终止发酵。发酵稀奶油冷藏条件能够储存25~45d。如是通过热灌装灭活发酵剂并钝化稀奶油中酶类,可常温下放置保存数月。
发酵良好的稀奶油微酸、有温和的奶酪和奶油风味,质地均一、黏稠且有奶油感。发酵时还可以添加少量凝乳酶,以提高产品凝乳性,增加产品黏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