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施工的技术措施按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及企业的相关要求进行,下面列出了部分电缆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具体编制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1)电缆施工准备
①根据工程设计书了解整个电缆线路工程的施工概况:施工范围、电缆敷设路径走向、敷设方式等。
②了解敷设电缆的厂家、型号规格、护层接地方式及需采取的电缆防火措施的整体概况。
③办理开工的施工依据,设立以电缆施工负责人为核心,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等为辅的组织机构,以及需配合施工的民工队伍人数,制订施工计划,见表2.3。
④根据工程电缆主要技术参数对电缆允许最大牵引力、转弯处最大侧压力的计算,看是否满足设计、施工与敷设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以及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表2.3 施工计划
⑤做好输送机、滑车、放线架、牵引机、卷扬机、校直机、防捻器、托锟、牵引头(网)等施工机具的准备并放置在合适位置上,线盘施放点、牵引点、沟道、转弯处、工井、每台输送机各重要岗位的人员配置合理。
⑥做好通信设备的配置及调试,确保畅通。
⑦做好电缆的检查,确保电缆密封良好、无受潮。
(2)电缆敷设
①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②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③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宜不超过15m/min。
④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及时装设标识牌,标识牌规格宜统一,标识牌应防腐,挂装应牢固;标识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且宜写明电缆型号、规格、起讫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标识牌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生产厂房及变电站内应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处装设电缆标识牌。
b.电网电缆线路应在下列部位装设电缆标识牌。(www.xing528.com)
c.电缆终端及电缆接头处。
d.电缆管两端人孔及工作井处。
e.电缆隧道内转弯处、T形口、十字口、电缆分支处、直线段每隔50~100m处。
⑤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
⑥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⑦电缆埋设、电缆排列、电缆与电缆距离、电缆与其他设施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3)电缆附件安装
①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进行。
②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前,应核对电缆相序或极性。
③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按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做好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④在室内、隧道内或林区等有防火要求的缆施工现场进行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应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⑤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时,施工现场温度、湿度与清洁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⑥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及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⑦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
⑧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应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尺寸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不得损伤电缆各层结构。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保持清洁。
⑨交联电缆终端和接头制作时,预制件安装定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内表面应无异物、损伤、受潮。
⑩电缆导体连接时,应除去导体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压缩比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
⑪三芯电缆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护套、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接线的截面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做防腐、防水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