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及水利工程的调蓄,直接改变下游水文站控制断面的实测径流量。
(2)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包括植被、土壤、水面、耕地、潜水位等因素),导致入渗、径流、蒸发等平衡要素变化,使得流域产流和汇流条件发生变化,同时改变径流的时程分配。
第一种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可以通过分项调查还原法进行还原计算;而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而影响河川径流产汇流机制的人类活动,则无法用简单的还原计算来估算其影响量。对河川径流量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地下水开采、煤矿开采等。
(一)地下水开采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地下水开采主要是对河川基流量的影响,由于基流量、开采量同源于地下水,是地下水资源的均衡要素,开采量增加将使河川基流量减少。地下水开采使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水文下垫面包气带加厚,加大了地表垂直入渗的水头,提高了水文下垫面的吸水能力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二)开矿采煤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开矿采煤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矿活动在破坏地质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浅、中、深层地下水原来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造成地下含水层疏干,地表水断流;地下采矿形成地下采空区,造成采空区顶板以上地下水被疏干,地面沉降、裂缝、塌陷,使矿坑与地表水发生了直接水力联系,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因而使地表径流量减少。(www.xing528.com)
表3-26 典型站降雨径流非线性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
(三)水土保持的影响
水土保持及土地利用是一项持续时间长且范围广的人类活动,这些活动种类繁多,影响广泛,涉及到各大小流域,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流域产汇流条件而实现的,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水土保持及土地利用的规模、投资和利用水平。
20世纪70年代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投资的水土流失治理等多项措施,增加了流域的拦洪蓄水作用,从而影响了地表径流的汇集,增加了有效蒸发,减少了河川径流量;80年代以来,晋城市在小流域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平均每年水土治理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进入90年代,平均每年水土治理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晋城市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全市共有森林面积436.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6%。植被的改善也是河川径流减少的原因之一。
人类活动类型及强度沿河流变化,决定了河川径流沿河受影响的程度,并且具有从上游到下游累计的特点。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随时序而增加,使河川径流量逐年减小,说明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具有随时序累积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