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解决云南省缺水问题,尤其是工程型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全省水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从2010年3月开始,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开展充分发挥水电站综合利用研究工作,组织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10月编制完成了《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报告》。专项规划推荐龙开口水电站等11座水电站供水项目作为近期实施项目,并建议尽快开展前期工作。
(1)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是云南省水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
云南省水资源配置总体战略布局是:一是通过分散式的水利骨干水源工程,就近解决城镇用水和以农业为主的用水,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矛盾;二是通过集中配置方式,以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滇中等主要经济发达区的缺水问题,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矛盾;三是以充分发挥大中型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供水作为解决本省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的重要补充,有效解决本省骨干蓄水库和调水工程覆盖以外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四是通过加强小型水利的建设,解决山区“三农”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全省水资源的分散与集中配置相结合,可以较好地解决本省2030年水资源时间和空间的供需矛盾,对于促进受水区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城镇供水安全,为本省经济桥头堡战略规划奠定的水资源基础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巩固安定团结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大中型水电站具有巨大的蓄水库容,水库丰富的水资源与日益加剧的供水需求矛盾决定了充分发挥大中型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是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云南省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体现之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型水电站综合利用,主要领导多次对充分发挥大中型水电站综合利用作出明确指示,在八届省委第94次常委会和省政府第五十三次常务会议上对水电站综合利用工作作了明确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上,时任的秦光荣省长提出“兴水十策”的战略举措,第四策中提出要“提、引、输并举,充分发挥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做好电站流域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规划和方案,把水电站建设纳入全省水资源统一配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决定》(云政发〔2010〕86号)要求“把充分发挥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作为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云发〔2011〕7号)第二十七条对充分发挥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作了专门部署,要求“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功能,将水电站综合利用统一纳入全省水资源配置管理。已建、在建水电站要根据周边供需水情况补建综合利用输配水工程,拟建水电站审批或核准要统筹考虑充分发挥综合利用效益。全面发挥大中型水电站调节能力强、供水保证率高以及综合利用输配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较优的特点,实施好充分发挥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专项规划确定的输配水工程”。国家水利部主要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要求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大中型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研究,作为今后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提高全省供水保障能力,突破水利发展滞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龙开口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龙开口灌区是永胜、鹤庆两个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也是我省金沙江河谷热区资源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永胜县的涛源乡、鹤庆县的龙开口镇两个乡镇政府驻地都在灌区内。灌区耕地、人口较为集中,土地相对平缓,资源丰富,交通条件好,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包谷、小麦、豆类、薯杂、烟叶、甘蔗、蔬菜、油菜等。龙开口灌区地处金沙江河谷两岸,海拔高程在1 170~1 330 m,大部分耕地多为台地或坡耕地。区域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 900~2 100 h,光照充足,光热资源条件优越。降水中等,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950 mm,因受季风环流控制,干湿季节分明,普遍存在冬春缺水,夏秋多雨的现象,降雨大多集中在雨季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1%,降水年内分配严重不均,主要的气候灾害为干旱。区内河流水系发育,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但水低田高,丰富的水资源难以利用。灌区农村生活用水主要靠从山区小河沟搭管引水及雨水集蓄等方式来解决,供水保证程度难以满足灌区生产生活的需求,如遇干旱少雨的年份,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作物减产,农村饮水困难。特别是2009年10月以来,全省范围内大部分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明显偏少,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我省百年不遇的干旱灾害,给龙开口灌区也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截至2010年的统计,灌区内的涛源乡受灾面积4.5万亩(1亩=1/15公顷),绝收面积3.6万亩,受灾人口涉及11个村委会,有3.1万人,2.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5万元;龙开口镇受灾面积2.1万亩,绝收面积0.9万亩,受灾人口涉及14个村委会,有2.5万人,1.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8万元。
龙开口左干渠灌区内现状仅有东门箐水库、大龙潭水库2件小(二)蓄水工程、2件引水工程和7件提水工程,灌区基础设施薄弱,渠系不配套,土壤类型以砂壤土和壤土为主,透水性较强,保水能力差,导致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供水损失过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现状灌区有耕地面积71 781亩,总需水量5 398×104 m3,但现有水利工程共灌溉12 006亩耕地,供水量623×103 m3,缺水量4775×104 m3,缺灌面积达59 775×104亩,工程供水能力严重不足,灌溉保证率低,大片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农村饮水困难,供需矛盾十分突出。(www.xing528.com)
灌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稳定和谐的生活对区内的水利等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局面制约了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应尽快开展。
(3)龙开口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区域工程性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龙开口水电站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和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金沙江中游干流梯级综合利用条件较好的项目。随着灌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需要寻找新的水源解决未来的缺水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金沙江河谷的光热和土地资源,利用水电站大坝本身抬高水位发展灌溉,发挥龙开口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是解决区域工程性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水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龙开口水电站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非常必要。
(4)龙开口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金沙江干热河谷缺水的唯一途径。
由于金沙江及两岸支流的纵横侵蚀切割,龙开口灌区形成V型狭谷、两岸遍布冲沟的地形、地貌,河谷东西缓坡台地以上群峰簇聚,山势深厚,东部山巅与江面相对高差最高达2 345 m,高坡与梯地相间,山高坡陡,江水低矮,除抽水利用外无法自流灌溉。龙开口灌区地表水的分布特征是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坝区和河谷区,贫水区就处在金沙江的河谷地带。在工程区域内,降水量从金沙江河谷向山区递增,涛源镇附近为少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600 mm,从河谷到山区随着高程的增加降水量增至1 000 mm左右。径流来源于降水,与降水相应,径流深从两岸的山区向金沙江河谷以及从干流的上游向下游递减,工程区的山区径流深约为300 mm,至河谷区的嘉禾减至200 mm,再向下游的太极又减至100 mm,而甘庄、沿江、涛源一带仅有50 mm。该地区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受降水及地质条件的影响,金沙江沿途各支流的枯期径流很小甚至会出现断流。错综复杂的地貌、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状况使得灌区内水资源不仅开发条件差,而且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也极为有限,因此龙开口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金沙江干热河谷缺水的唯一途径。龙开口水电站多年平均流量1 690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533.3×108 m3,如此丰富的水资源量,使电站成为灌区内唯一具有可靠保证的水源工程。随着龙开口水电站综合利用工程(一期)项目的建设实施,到规划水平年2030年,将能提供灌区内69 597亩耕地的灌溉和8 209人、16 028头大小牲畜的农村生活用水,总供水量可达4 136×104 m3,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灌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经济和社会效益是相当显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