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织物防缩整理及起绒扩幅技巧

针织物防缩整理及起绒扩幅技巧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棉针织物弹性好,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而且质地松软,但比机织物容易变形,有较大的缩水现象。(一)针织物的结构和防缩整理针织物基本结构是线圈,通过线圈的相互套结形成其组织结构。针织物的防皱原理、整理工艺和整理品性能与机织物相似,但整理设备宜采用松式加工设备。针织物的起绒加工方式与机织物相似,但其起毛后,长度增加25%~30%,幅宽收缩30%~35%,为稳定门幅,起绒后需进行扩幅整理。

针织物防缩整理及起绒扩幅技巧

棉针织物弹性好,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而且质地松软,但比机织物容易变形,有较大的缩水现象。

(一)针织物的结构和防缩整理

针织物基本结构是线圈,通过线圈的相互套结形成其组织结构。两个相邻线圈横向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叫作圈距,而纵向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叫作圈高,圈高与圈距的比值称为密度对比系数。针织物极易变形,变形时圈高和圈距发生变化,即密度对比系数改变。但每一种针织物通常都有最稳定的结构形态,即有最佳的密度对比系数。

棉针织物的缩水主要是由其极易变形的组织结构引起的。如果在加工中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或者受到反复的外力作用,则会使线圈产生较大变形,使其结构远离稳定状态,处于很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在水和外力的作用下,可通过松弛而回复原状,就导致织物收缩,称为缩水。此外,棉纤维和纱线本身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而产生内应力,通过水分子对应力的松弛作用也会引起纤维和纱线的收缩,也产生缩水。上述两类缩水对针织物整个缩水的影响大小与织物的组织结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有关。为降低缩水,一是应用松式加工设备,降低加工张力、减少纤维及线圈的变形,提高织物形态稳定性;二是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织物在湿热条件下强迫其回缩,以达到预缩的目的,也称为防缩。

针织物的防缩整理主要是机械防缩,常用的有三超喂防缩、阻尼预缩和双呢毯预缩整理等。

1.三超喂防缩整理(tri⁃overfeed shrink-proof finish) 三超喂防缩整理包括超喂湿扩幅、超喂烘干和超喂轧光。即让织物在湿热条件下进行扩幅、烘干和轧光前给予超喂进布,使其预先收缩,即为预缩整理。

2.阻尼预缩整理(damp shrink-proof finish) 将织物通过汽蒸和布撑扩幅装置以平幅松弛状态喂入一对表面速度不同,旋转方向相反的阻尼辊之间,进布辊表面光滑,其线速度大于表面粗糙的减速阻尼辊,从而使织物在其间形成一个超喂挤压区,促使织物松弛定形,达到防缩效果。(www.xing528.com)

3.双呢毯预缩整理(double felt shrink-proof finish) 将经过超喂扩幅、蒸汽给湿的织物紧贴于拉伸状态又富有弹性的呢毯表面,当呢毯拉伸而转入收缩状态时,织物随呢毯产生同步收缩,在处于收缩的状态出布,起到预缩的效果。利用双呢毯的作用,使织物经过双区处理,两面都得到预缩。

(二)防皱整理

通过树脂化合物的整理赋予针织物防皱性能,也有一定的防缩作用。针织物的防皱原理、整理工艺和整理品性能与机织物相似,但整理设备宜采用松式加工设备。

(三)起绒整理

针织物的起绒原理与机织物相同,一般在钢丝起毛机上进行,起绒时,针布将针织物表面的浮线中的纤维拉出,产生细致的绒毛。针织物的起绒加工方式与机织物相似,但其起毛后,长度增加25%~30%,幅宽收缩30%~35%,为稳定门幅,起绒后需进行扩幅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