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以上对中国白酒产业和市场的分析,目前,由于白酒生产的技术和资本门槛低,所以中国白酒产业面临着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再加上进口酒类的挤占、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形势相当严峻。
1.中国白酒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
同质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中低端品牌市场,由于白酒生产进入门槛较低,导致白酒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良莠不齐。高端白酒市场基本上处于双寡头垄断,五粮液和茅台两分天下,几乎占据高端白酒市场的80%。由于五粮液和茅台凭借着出色的品牌管理以及优良品质和醇香口味,在高端白酒市场具有先行优势,给后进入者造成了一个极高的门槛。因此众多白酒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众多品牌想要突围,但由于在市场开发和消费习惯培育方面缺乏对生产技术深入研究与实践,因此很难形成特有的品牌风格从而构成产品差异性。这又导致很多白酒企业另辟蹊径,将功夫放在酒之外,比如在产品包装上过多做文章,反而忽视产品本身,本末倒置。因此无法构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大多数白酒企业急功近利,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做市场细分,没有制订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渠道,从而也就无法培育出拥有一定忠诚度的消费市场,这就导致中低端品牌的白酒市场陷入愈演愈烈的同质化竞争。
2.中国白酒企业缺乏有效的品牌管理
中国很多白酒企业缺乏对品牌的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定位不明确,品牌形象个性不鲜明,没有赋予产品特有的气质,也就无法构成产品竞争力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培养出特定的忠诚消费群;二是品牌内涵没有很好地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方面对中国酒文化没有起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没借助传统的酒文化来构筑产品的竞争优势;三是品牌形象缺乏有效的维护,很多白酒企业对品牌进行过度的延伸,品牌开发过多过快,从而影响品牌的核心价值。
3.中国白酒企业缺乏多渠道营销和推广(www.xing528.com)
大多数白酒企业缺乏整体的经营战略,从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到产品的营销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及认证。目前中国白酒营销仍然是以传统流通渠道,比如批发商、较大的零售商,以及商超、大中型餐饮业等这些方式为主。高端白酒品牌如茅台、五粮液则更倾向于专卖店的直营模式。互联网销售在酒业仅占行业总容量的5%,而服装业这个数据达到20%。可见其销售方式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在当前白酒企业的推广手段中,主要依赖于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广告,以及终端推介。而国外的酒类则有着一套完全成熟、专业的推广模式。国外一般以专业会展为酒类推广的主渠道,据相关数据表明,国外酒类推广渠道主要是依赖赛事和公益活动的赞助、品酒会、展会、直销以及媒体宣传。相比较而言,推广手段匮乏使得国内的白酒在企业形象的树立、品牌的特性、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以及客户的体验,缺乏有效的渠道。
4.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程度低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程度低,这与驰名中外的中国酒文化与酿酒技术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中国白酒销售主要集中在国内,并未对国际白酒消费市场进行重点培育、开拓。虽然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同时又被其他酒品所挤占,因此国内白酒企业开始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然而出口虽有所扩大,但规模仍然极小。同时由于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白兰地等世界著名蒸馏酒一直以来致力于国际市场的推广,在国际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份额,而中国白酒出口仅占世界酒贸易额的1‰。与此同时,即使是在高进口关税壁垒下国外蒸馏酒进口占国内蒸馏酒市场的10%。进口葡萄酒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则更高,达到35%。不难看出中国白酒国际化还没迈开步子,但是国外的白酒却已经兵临城下了。
5.中国白酒国际标准不完善
目前中国白酒国际标准体系甚至国内标准体系还未完善,主要在于缺乏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质量及环境标准,还仅停留在产品标准层面。对白酒生产过程、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生产设备安全、包装材料等缺少相应的标准,因而时有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发生,影响了整个白酒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