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约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瓶颈分析

制约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瓶颈分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战略行动,马铃薯主粮化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优化居民主食的营养结构。目前马铃薯的良种补贴也仅在主产区进行试点,并未普及。因此,我国马铃薯总产量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种植面积的扩张,而不是单产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我国马铃薯消费一半以上是鲜食消费,马铃薯全粉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偏低,构成了主粮化的突出瓶颈。马铃薯全粉包括雪花全粉和颗粒全粉,在主粮化战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制约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瓶颈分析

1.短期内消费者对传统主食的偏好难以转变,马铃薯主粮产品需求不足是重要的瓶颈

受几千年传统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居民的主食以大米面粉为主,马铃薯一直是边缘性的粮食作物,更多情况下是被当作蔬菜或配餐食品,只有在饥荒年景或极度贫困地区才成为特定人群的主粮。近年来,随着快餐食品和方便食品的兴起,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开始偏好薯条和薯片,但与国外相比,国内马铃薯远远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食。

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战略行动,马铃薯主粮化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优化居民主食的营养结构。考虑到我国食物消费正在从生产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方向转变这一事实,要真正推进这一国家战略,提高马铃薯在居民主食消费中的比重,有赖于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因此,在我国传统蒸煮饮食文化的背景下,转变居民的主食消费观念,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饮食偏好,开发出更多外观品质、口感品质和营养品质为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多元化马铃薯主食产品,才能促进马铃薯粮食产品消费,从而打破马铃薯主粮化的瓶颈。

2.现行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并未惠及马铃薯产品,马铃薯主粮化的政策瓶颈突出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从形式上明确了马铃薯具有粮食作物的地位,但是现行的粮食生产优惠政策如果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将掣肘马铃薯主粮化的进程。

首先,国家现有的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没有覆盖马铃薯生产。例如,2014 年中央财政实行的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并未将马铃薯纳入补贴范围。目前马铃薯的良种补贴也仅在主产区进行试点,并未普及。为鼓励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对产粮大县给予财政奖励,但相关的政策标准中还没有将马铃薯产量考虑其中。这样显然不利于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而国家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中更未将马铃薯优势产区纳入规划范围。

其次,马铃薯与原粮的折算标准不利于马铃薯的生产。多年以前,我国制定的马铃薯和传统原粮的5∶1 的折算标准(即5 kg 鲜马铃薯相当于1 kg传统粮食),按此标准,将马铃薯产量折算成原粮纳入粮食产量统计。随着马铃薯的品质改善,干物资含量的提高,沿用这一折算比例不利于鼓励马铃薯的生产。如果不重新研究并适时调整马铃薯与传统粮食的折算标准,将不利于鼓励马铃薯生产者的积极性。

3.种薯和品种瓶颈制约了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和产量扩张,主粮化的物质基础薄弱(www.xing528.com)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呈上升趋势,2013 年我国马铃薯的总产量为8 899 万吨,比1998 年的5 626 万吨增长了58.2%;同期种植面积从1998 年的406 万公顷增加到2013 年的577 万公顷,增幅为42.1%;而单产同期从1998 年的13.85 吨/公顷上升到2013 年的15.4 吨/公顷,增幅11.2%,单产的增幅远低于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增长幅度,且即使是2013年我国马铃薯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的18.9 吨/公顷低近20%。因此,我国马铃薯总产量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种植面积的扩张,而不是单产水平的提高。单产是体现农作物生产科技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指标,但是我国马铃薯的单产并没有体现出任何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种薯和品种结构瓶颈的限制。

首先,优质脱毒种薯应用面积低。马铃薯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如果种薯带有毒性,必将导致病害严重,从而带来减产。由于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起步较晚,种薯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建立严重滞后;或者即使有标准,执行相应标准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主体缺位,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都足以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秩序混乱,特别是监管不力或缺失,优质种薯的推广受到严重制约。据统计,我国脱毒种薯的种植仅占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可达70%以上。

其次,马铃薯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我国马铃薯品种培育投入不足,缺乏优质的品种,特别是北方抗旱品种和南方抗病品种短缺问题突出,制约了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马铃薯的专用品种,特别是加工型品种严重短缺。如荷兰马铃薯加工品种有200 余种,加工专用化程度高,分为鲜食专用型、淀粉专用型、油炸专用型、全粉专用型等。而我国马铃薯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品种多以蔬菜用品种为主,用于马铃薯加工的诸如薯片、薯条和全粉品种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专用薯生产比例为6.5%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可达50%以上。

综上所述,脱毒种薯应用比例低、马铃薯品种结构性矛盾等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马铃薯主粮化政策的背景下,不克服种薯和品种结构的瓶颈,马铃薯的产量水平难以持续增加,主粮化的物质基础必然薄弱。

4.马铃薯主粮化产品配方少、深加工工艺技术落后,构成了主粮化战略的关键瓶颈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就是将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包括全粉)添加到中国传统主食如馒头面条和米粉中,通过产品研发和加工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和生产适合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马铃薯主粮化产品:马铃薯全粉占较高比例(35%~50%)的馒头、面条、米粉、糕点白酒等。因此,在主粮化战略背景下,马铃薯功能应更多地凸显其在主食产品中添加比重逐渐上升,从而降低粮食消费中对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的依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实际上,我国马铃薯消费一半以上是鲜食消费,马铃薯全粉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偏低,构成了主粮化的突出瓶颈。马铃薯全粉包括雪花全粉和颗粒全粉,在主粮化战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现有的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规模小,高质量马铃薯全粉的生产能力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同时单位产品的成本高,与进口全粉相比,国内全粉价格偏高。随着主粮化战略的推进,未来市场对高质量的马铃薯全粉需求会进一步上升,缺口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马铃薯深加工的瓶颈具体体现在目前技术成熟的、具有科学的营养配比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品种较少,加工工艺技术有待提高,同时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和专用设备短缺等诸多方面。马铃薯深加工和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环节的技术瓶颈构成了主粮化战略最为关键的瓶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