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容器的充放电及隔直通交性质说明

电容器的充放电及隔直通交性质说明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 电容充、放电性质说明图电容器一个极板上的正电荷经一定的途径流到另一个极板,中和该极板上负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下面以图2-3所示的电路来说明电容器的“隔直通交”性质。

电容器的充放电及隔直通交性质说明

容器的性质主要有“充电”、“放电”和“隔直”、“通交”。

1.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性质

“充电”和“放电”是电容器非常重要的性质,下面以图2-2所示的电路来说明该性质。

(1)充电 在图2-2a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后,从电源正极输出电流经开关S1流到电容器的金属极板E上,在极板E上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由于金属极板F与极板E相距很近,又因为同性相斥,所以极板F上的正电荷受到很近的极板E上正电荷的排斥而流走,这些正电荷汇合形成电流到达电源的负极,极板F上就剩下很多负电荷,结果在电容器的上、下极板就存储了大量的上正下负的电荷。注意,在常态时,金属极板E、F不呈电性,但上、下极板上都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只是正负电荷数相等呈中性。

电源输出电流流经电容器,在电容器上获得大量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

(2)放电 在图2-2b所示电路中,先闭合开关S1,让电源对电容器C充得上正下负的电荷,然后断开S1,再闭合开关S2,电容器上的电荷开始释放,电荷流经的途径是,电容器极板E上的正电荷流出,形成电流→开关S2电阻R灯泡→极板F,中和极板F上的负电荷。大量的电荷移动形成电流,该电流经灯泡,灯泡发光。随着极板E上的正电荷不断流走,正电荷的数量慢慢减少,流经灯泡的电流减少,灯泡慢慢变暗,当极板E上先前充得的正电荷全放完后,无电流流过灯泡,灯泡熄灭,此时极板F上的负电荷也完全被中和,电容器两极板上先前充得的电荷消失。

978-7-111-44391-9-Chapter02-2.jpg

图2-2 电容充、放电性质说明图

电容器一个极板上的正电荷经一定的途径流到另一个极板,中和该极板上负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上存储了电荷,两极板之间也就有了电压,这就像杯子装水后有水位一样。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数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可这样概括:在容量不变情况下,电容器存储的电荷数与两端电压成正比,即

Q=C·U

式中,Q表示电荷数(C);C表示容量(F);U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

这个公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在容量不变的情况下(C不变),电容器充的电荷越多(Q增大),两端电压越高(U增大)。这就像杯子大小不变时,杯子中装的水越多,杯子的水位越高一样。

2)若向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电容器充相同数量的电荷(Q不变),那么容量小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更高(CU大)。这就像往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杯子装入同样多的水时,小杯子中的水位更高一样。

2.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性质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是指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能通过电容器。下面以图2-3所示的电路来说明电容器的“隔直通交”性质。(www.xing528.com)

978-7-111-44391-9-Chapter02-3.jpg

图2-3 电容器的“隔直通交”性质说明图

(1)隔直 在图2-3a电路中,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当开关S闭合后,直流电源开始对电容器充电,充电途径是电源正极→开关S→电容器的上极板获得大量正电荷→通过电荷的排斥作用(电场作用),下极板上的大量正电荷被排斥流出形成电流→灯泡→电源的负极,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亮。随着电源对电容器不断充电,电容器两端电荷越来越多,两端电压越来越高,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时,电源不能再对电容器充电,无电流流到电容器上极板,下极板也就无电流流出,无电流流过灯泡,灯泡熄灭。

以上过程说明,在刚开始时直流可以对电容器充电而通过电容器,该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充电结束后,直流就无法通过电容器,这就是电容器的“隔直”性质。

(2)通交 在图2-3b所示电路中,电容器与交流电源连接,由于交流电的极性是经常变化的,故图2-3b中的交流电源的极性也是经常变化的,一段时间极性是上正下负,下一段时间极性变为下正上负。开关S闭合后,当交流电源的极性是上正下负时,交流电源从上端输出电流,该电流对电容器充电,充电途径是:交流电源上端→开关S→电容器→灯泡→交流电源下端,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发光,同时交流电源对电容器充得上正下负的电荷;当交流电源的极性变为上负下正时,交流电源从下端输出电流,它经过灯泡对电容反充电,电流途径是交流电源下端→灯泡→电容器→开关S→交流电源上端,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发光,同时电流对电容器反充得上负下正的电荷,这次充得的电荷极性与先前充得电荷极性相反,它们相互中和抵消,电容器上的电荷消失。当交流电源极性重新变为上正下负时,又可以对电容器进行充电,以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交流电源的极性不断变化,使得电容器充电和反充电(中和抵消)交替进行,从而始终有电流流过电容器,这就是电容器“通交”性质。

(3)电容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电容器虽然能通过交流,但对交流也有一定的阻碍,这种阻碍称为容抗,用XC表示,容抗的单位是欧姆(Ω)。在图2-4所示电路中,两个电路中的交流电源电压相等,灯泡也一样,但由于电容器的容抗对交流阻碍作用,故图2-4b中的灯泡要暗一些。

978-7-111-44391-9-Chapter02-4.jpg

图2-4 容抗说明图

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信号频率、电容器的容量有关,交流信号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越小,电容器容量越大,它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越小。在图2-4b所示电路中,若交流电频率不变,当电容器容量越大,灯泡越亮;或者电容器容量不变,交流电频率越高灯泡越亮。这种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978-7-111-44391-9-Chapter02-5.jpg

式中,XC表示容抗;f表示交流信号频率;π为常数3.14。

在图2-4b所示电路中,若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电容器的容量C=100μF,那么该电容器对交流电的容抗为

978-7-111-44391-9-Chapter02-6.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