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服的深色汉服款式推荐

常服的深色汉服款式推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有直裾深衣,衣襟不接长。深衣穿时还配中衣,腰束大带。指深衣的腰围为袖口的3倍长。深衣有曲裾、钩边。《深衣》篇有“纯袂、缘,纯边”之句,即给衣袖、衣边镶边。深衣袖子的胡下垂,显示飞扬飘动的美;深衣的镶边、续衽钩边更是重点的装饰,缠绕多重,有的如螺旋线一般,充分显示层次美。深衣的曲裾是尖头的,垂下为三角形,深衣前后襟下裾剪出三角形,或剪成弧形,与曲裾的尖头交叠如燕尾状,叫交输,燕裾。

常服的深色汉服款式推荐

深衣是古老的衣服,前身是贯头衣,把兽皮或布中间穿一个洞,套进头,前后对折,腰束带子,就是一件衣服。后来发展成为深衣,就是衣和裳相连的形制,有垂直的线条,显得人体婀娜修长。这种基本形制一直影响着中国衣装,从先秦到汉晋代,直到唐代的圆领袍、宋明的背子(披风),到今天戏曲服装仍在沿用。

女子深衣把衣襟接长,成为三角形或圆形、梯形沈从文先生认为这就叫曲裾、钩边,掖到身后还能再掩到身前,在身体上缠绕几层,显得层次分明,可以显出女子的婀娜身材,有的下摆加宽,宛如鱼尾。所以它虽然也用在男子身上,但最受女子喜爱。

也有直裾深衣,衣襟不接长。深衣穿时还配中衣,腰束大带。

记载周代礼仪的《礼记》中《玉藻》一篇详录深衣的尺寸:“深衣三祛,缝齐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继掩尺。袷二寸,祛尺二寸,缘广寸半。”指深衣的腰围为袖口的3倍长。下摆的长度是腰围的两倍。衽要在衣旁。袖子要长,折叠回来要到手肘。袷宽二寸,袖口一尺二寸,镶边一寸半。《礼记·深衣》篇中也载深衣有一定的式样,各个部分都是规定好的,有专门的称谓,表达一定的含义。《礼记正义》中有进一步的补充。

深衣有曲裾、钩边。深衣的袷,指相交的领子,须笔直以象征画方的矩尺。

袂,袖子。胡,袖子下垂的部分;胡须做成圆形以象征画圆的圆规。

袼,衣袖当掖之缝。

带,深衣的大带,就是腰带。腰带束腰要束在下不到髀骨、上不到胁骨的地方。

裳,是深衣的下部,用十二幅小布拼接,象征一年的月数。

边,深衣的衣边。深衣必要镶边缘作装饰。《深衣》篇有“纯袂、缘,纯边”之句,即给衣袖、衣边镶边。也叫做襈、褾。领的边也叫领边,有“领边绣”这个词。

衽,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认为是“分别嵌缝在两腋窝处,即上衣、下裳、袖腋三交界的缝际间”的两块“矩形衣料”,又称“嵌片”。有了它,“穿着后,结带束腰,下裳部分即作筒状变化……衣片的平面缝合却因两‘嵌片’的插入而立体化,并相应地表现出人的形体美。”也吻合于《礼记》中“续衽钩边”、“衽当旁”等记述(衽后来还解释为衣襟、袖子之类,大约是从这个“嵌片”的意义发展而来)。

后来还叫衣的前后襟做裾。还有衣背的中缝要如绳子直垂,下裾要平齐。

这些部件都体现着传统的礼仪道德:遵循规矩、无私、平直;还有天圆地方、十二月节序、天人合一等哲思(图二)。

图二 深衣图

深衣有这些详细规定好的部件,这样深的内涵,女子们也继承,更加以发挥出既温雅又活泼的女性之美。如孙机先生所说,在端庄含蓄中透出动感美。看那中原洛阳金村周墓,那楚墓、汉墓中,出土的战国楚汉时穿深衣的女子画像和木俑、持灯铜人、舞姬玉雕,都是如此。

深衣袖子的胡下垂,显示飞扬飘动的美;深衣的镶边、续衽钩边更是重点的装饰,缠绕多重,有的如螺旋线一般,充分显示层次美。大带用来束腰,显示女子腰身美。如湖南长沙战国墓木俑、汉代一些女俑等。那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持灯人像,束着带,衣背的中缝、下裳的拼接,都很明显。

深衣规定腰围为袖口的3倍长,下摆长度又是腰围的两倍。也未必有人如此呆板地遵守规定。不过大致来说都是下摆较宽,腰身收窄,宛如钟形;还是遵循着下摆比腰围宽的规定。有的女子形象,腰身至膝盖下都收窄,下摆却很宽,宛如鱼尾。

当然深衣也有下摆和腰围差不多一样粗细的。深衣的曲裾是尖头的,垂下为三角形,深衣前后襟下裾剪出三角形,或剪成弧形,与曲裾的尖头交叠如燕尾状,叫交输,燕裾。《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颜师古注:“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是《礼·深衣》‘续袵钩边’。”湖北云梦的汉代木俑就有这样的。中山国王墓持灯人像内穿的曲裾深衣也把曲裾剪成弧形,在前面呈现燕裾之状,山东章丘女郎山出土的战国女俑是把衣后裾裁出三角形,略短,露出内穿的条纹裙子江陵楚墓也有类似做法,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有穿几层衣服,每一层都剪出三角形燕尾状。但汉代制作就更精致,如徐州楚王陵、咸阳杨家湾、江陵凤凰山等地的男、女俑这么做的更多、更明显。后来也把后裾裁成弧状,使之形成缺半圆形或近似梯形的一块。这在古文里叫做短后。

钟形、燕裾、短后、鱼尾形的深衣突破了直垂的线条的拘谨,而且多重叠而穿,有时最外一层是纱衣,透出里边的锦绣华彩,有朦胧之美。而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持灯铜人像,内穿中衣,外穿的深衣稍短,至小腿以下,露出中央穿的曳地彩绘勾连纹长燕裾,别具风采。河北战国中山国王墓持灯人像也是这样,共穿三层。有的汉代深衣女俑,也是最外一层稍短,领口也很宽;里边袍或又剪出燕裾,显出里层衣物,有层次之美。有时或多件曲裾后裾都缺一块,或多件燕裾穿在里边,层叠交错,最外一层的纱衣或曲裾深衣后裾缺一块,使人窥见里边的风情。如徐州北洞山楚王陵的多重衣女俑,在领与袖口处、在后裾短缺处都显出层叠层次美。直到南朝,河南邓县学庄村的“孝子郭巨”画像砖还有女子穿类似中山国王墓持灯人的衣,但又与袿衣结合,下裾剪成弧形而垂下长襳,身上也飞舞着襳。南朝沈约还有诗:“开燕裾,吹赵带。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这飘扬开合的燕裾多么美丽。这些使我们联想到柔美的螺旋线,水中游鱼,天上燕子,春日的大朵花蕊,轻纱般的如梦如幻。千载前的心和今天的爱美之心是相通的。

马山1号楚墓有女子直裾深衣实物,袖、领都多变,有的长袖最宽处在腋下,两袖向外渐渐收窄;有的两袖平直,有的长袖下呈弧状。交领也或窄或宽。长沙的《龙凤引魂升天图》里的女子穿深衣,是束带、袖垂胡、缘边的,曳着长裾,如花般翘起,腰收窄,整体看去略如鱼尾,婀娜神奇,宛如御风而行。洛阳金村周墓等地的玉雕舞女,大带束腰,长袖飞扬,也曳长裾。马山及别处的楚国女俑、汉代女俑深衣上还都有龙凤虎、茱萸、流云、卷曲的枝蔓、圆点等奇美花纹。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同时出土了深衣的实物和图像。墓中帛画上墓主人辛追和三名女侍穿多重稍短的曲裾深衣,下有裙,但腰带系在臀部(图三)。出土的彩绘女子木俑,穿黑地小红花锦缘边、红与褐色彩画卷草花纹的窄袖曲裾深衣,腰系红带,曲裾也缠有数层。因为裾垂至足,所以里外层次不明显。(www.xing528.com)

图三 马王堆1号汉墓,辛追穿多重曲裾

墓中还有各色曲裾和直裾深衣实物,用深衣的分片拼成法裁剪,上衣下裳都分片,但和《礼记·深衣》篇所述不太一样,较为简单。面料多用锦绣,也有彩纱;颜色都以大红、棕褐、茶黄等暖色调为主,分外华美。如一件“信期绣”曲裾深衣,棕褐色绮面上绣精美的卷曲花纹,缘以宽边。一件大红色菱纹罗曲裾深衣,以朱砂均匀涂染,鲜艳的大红罗衬以素绢缘边,简洁大方。

还有用刺绣和锦一起装饰的,刺绣有信期绣、长寿绣图案。一件信期绣棕褐色曲裾深衣,棕褐色面上布满燕子纹样,衬以素绢缘。一件茶黄色信期绣罗曲裾深衣也类似。还有绛紫色长寿绣绢曲裾深衣等。

在战国与一些汉代俑上还发现了朵朵花纹散撒在浅色或深色曲裾深衣上的例子,别具清新之趣。如济南无影山舞俑,一位穿红衣,缀撒白色五瓣梅花;一位穿白衣,撒红色五瓣梅花,皆束腰带、镶边、有接袖,曲裾层层。

穿深衣的美妙倩影,挥洒七彩龙凤、云鸟飞舞或花卉,蕴含纯真的气息。穿着它的女子形象从中原到山东、河北、四川、到南方荆楚、两广都有发现,她们在周楚、秦汉之漫长时代中回旋,舞蹈,出没。直到南朝梁时张率《日出东南隅行》还写道:“方领备虫彩,曲裙杂鸳鸯。”曲裙一般认为也是曲裾。南北朝后深衣虽不再穿用,但它的流风:衣裳相连的袍,还频频出现。明代皇族女子穿的鞠衣,已变成圆领袍,但下摆(相当于裳)用十二片梯形衣片缝合而成,以表示仍继承深衣制度,明代《中东宫冠服》有图,南昌明代宁靖王吴氏夫人墓出土有实物。

在先秦至汉,女子穿着曲裾深衣有短至膝盖以上的,或下裾斜裁,露出裤子或裙子,别具韵味。今天也有叫这种深衣为小曲裾的。其实古代并无此名。如山东章丘女郎山的战国女俑穿的就是这种短曲裾配间色裙。直裾袍短至膝盖下、配中单、长裤,也很常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帛画,有很多人都是这么穿,是当时的便服。西安任家坡西汉立俑、甘肃嘉峪关市魏晋彩绘砖画等都能看见这类形象。

由深衣发展出了袿衣,在古代也很有名。

袿衣,是仿曲裾的三角形交输之状发展起来的。《释名》说:“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把衣片裁剪成三角形,如圭状,所以叫做袿,缝袿为垂饰的衣袍就叫袿衣。这是仿照鸟儿羽毛的装饰,也和后妃穿的翟衣有关(或先秦时王后的袆衣就加饰袿)。商代四川三星堆古蜀国青铜人像衣裾上就有垂下三角形装饰的,或者古蜀国就是袿衣的起源地之一。

还有一种杂裾,枚乘《七发》说:“杂裾垂髾”,司马相如《子虚赋》写到郑女曼姬“蜚襳垂髾”,司马彪注释说:“襳,袿饰也。髾,燕尾也。”(蜚,就是飞字)髾也就是袿,把袿衣的衣裾进一步裁成多个三角形袿,也就是杂裾,还加挂谶,就是长条形飘带,飘逸可喜。女郎日常也有穿用袿衣的,或作为舞衣,写舞的诗文中常提及。南阳汉墓画像石中的一位屈膝踏盘的舞女,便身穿袿衣(图四)。山东临沂穿杂裾的东汉女乐俑,还加半袖,袖口缀羽状饰,更有如鸟儿般飞翔的美态,和传顾恺之作的《洛神赋图》里的洛神衣装相近。

图四 南阳汉墓画像石 袿衣

汉晋以来的袿衣或是袍制加袿,如传顾恺之作的《列女仁智图》里的许穆夫人等几位女子之状,与汉代十二彩嫁衣有关;或是襦裙制,《广雅》说“袿,长襦也”,如山东临沂金雀山画像石中,有把配裙的襦的下裾裁做两个三角的;或是配裙的较短的襦,下裾加杂裾、谶;或襦不加杂裾、襳,配穿的腰裙或双裙上加杂裾、襳,如《洛神赋图》里洛神所穿就是。《后汉书·皇后纪》说:“簪珥光采,袿裳鲜明。”当是指这类衣裳。袿衣还有一种,只在蔽膝边上垂有袿、襳。传顾恺之《女史箴图》中一位女子,以及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上的女子、十六国墓壁画中的冬寿妻子像都是。

《列女仁智图》里女子都是多重穿衣,袖和领层叠。还配曳地长裙。穿的多是袿衣,形制有数种,较为典型。当然也有不穿的,如许穆夫人一组,许穆夫人和卫懿公中间的母只是曲裾深衣而已,不见袿襳。但许穆夫人的曲裾深衣在裾边加长长的袿、襳。图中的晋伯宗妻(抱伯州黎者)、卫灵公夫人的衣也类似,下边都有袿、飘带(图五)。鲁国漆室女穿的袿衣,燕裾是多层的,如燕尾般重叠,显得格外俊美。曹僖负羁妻、叔向母的衣,则似是和《女史箴图》里个别女子一样,在长裙上加袿、襳。

图五 《列女仁智图》晋伯宗妻

轻盈飘逸的袿衣,成为仙子的象征。战国时宋玉《神女赋序》就写到:“振绣衣,被袿裳。”曹植著名的《洛神赋》里写洛神也穿它,顾恺之《洛神赋图》也描绘洛神的多个穿袿衣形象,袖间或有羽状装饰,加双裙、轻袿、襳带,飘扬若仙,正符合“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的描写。如其中一段绘洛神穿浅粉镶蓝绿边的大袖上衣,袖有羽饰,下有很宽大的浅青色蔽膝,米色长裙(或是双裙);蔽膝下多条朱红三角形袿和长长浅青色飘带(襳),飘扬飞拂。一旁的女伴衣着也类似于她。穿袿衣的洛神,正像一只羽毛舒张的大鸟,一只凤凰,自在地飞扬在云中、水上。图中持麈尾扇的洛神也是如此(图六)。

图六 《洛神赋图》中执麈尾扇的形象穿袿衣

在贵族女子、舞姬中也流行这类衣装,《女史箴图》中的几位女子、洛阳龙门石窟的宾阳洞女供养人与《洛神赋图》的洛神就差不多。直到南北朝、隋时袿襡大衣、唐代的翟衣、钿钗礼衣都还保持袿衣的特点。唐代,燕妃墓出土图的屏风画上也有穿长袍、袖子间有羽状装饰、蔽膝有袿、襳的女子,也是袿衣(图七)。

图七 唐代燕妃墓屏风画上穿袿衣的女子

唐代舞姬俑、敦煌壁画也有女子穿襦裙,在蔽膝边垂袿、襳的。说明当时袿饰还在流行。如段文杰先生说:“(敦煌)172窟‘未生怨’中的韦提希夫人,著绿襦,白缘裙,襦袖之大约有三四尺,蔽膝两侧有飘带,叫袿,走起路来随风飘扬。”98窟的天女像,穿蓝镶边的褐红大袖襦,加云肩、披帛,白长裙,蔽膝垂下镶边的三角形袿。唐诗中也还写到女儿家以轻袿、文袿、绣袿为装饰,如元稹《青云驿》说“双双发皓齿,各各扬轻袿”,权德舆《杂诗五首》说“文袿映束素”。唐代《云溪友议》里写的“袿襦”也就是这一种襦,是大袖襦的一种。

直到南宋薛季宣咏海棠诗还写“袿衣透湿飘香汗,舞罢霓裳高烛看”。但宋代可能只是在女子蔽膝上偶还有袿,大衫、背子等已看不见袿,元代后更只是绘画雕塑中的仙子之服才有袿饰了。但它的样式仍在宋元明时的美术师手中传承。袿衣飞舞,在诗人笔底、在洛水之滨飘扬,在天庭、人间隐现。

袿、襳作为衣上的装饰,制作是精心的。还有一种类似于袿衣的诸于,《前汉书·元后传》记载汉代王政君穿“绛缘诸于”被选入宫,成为皇后,即深红色缘边的袿衣。尹湾2号汉墓墓主系女子,木牍上记有绮罗制作的白绮、鲜支单诸于,饰羽毛的羽青诸于(参见马怡《尹湾汉墓简牍遣策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