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安装接地装置?

如何正确安装接地装置?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24 人工接地体2.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指电气设备接地线和埋入大地中的金属接地体组的总和。水平埋设接地体一般采用热镀锌的扁钢、圆钢等。④接地装置宜采用热镀锌钢质材料。⑥接地装置施工完工后,测试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部分应有检查验收合格记录。接地装置的基本要求①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如符合设计要求时,一般可不再另设人工接地体。

1.接地体

接地体是指埋入大地中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是连接电流流向土壤的流散体。接地体包括两大类。

(1)自然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的钢筋、金属管道和设备。

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非可燃可爆的金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

(2)人工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是指人为埋入地中的金属构件,按打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的和水平埋设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10-24所示。最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接地体,其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978-7-111-42691-2-Chapter10-27.jpg

图10-24 人工接地体

2.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指电气设备接地线和埋入大地中的金属接地体组的总和。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热镀锌的角钢、钢管、圆钢等,垂直敷设的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m。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9mm;钢管直径不应小于50mm,壁厚不应小于3.5mm;角钢不应小于40mm×40mm×4mm。

水平埋设接地体一般采用热镀锌的扁钢、圆钢等。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

(1)钢质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连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②圆钢与圆钢的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③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④扁钢和圆钢与钢管、角钢、互相焊接时,除应在接触部位两侧施焊外,还应增加圆钢搭接件。

⑤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2)人工接地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宜埋设在冻土层以下;水平接地体应挖沟埋设。

②钢质垂直接地体宜直接打入地沟内,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并均匀布置。

③垂直接地体坑内、水平接地体沟内宜用低电阻率土壤回填并分层夯实。

④接地装置宜采用热镀锌钢质材料。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宜采用换土法、降阻剂法或其他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铜质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或熔接,钢质和铜质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应采用熔接方法连接,连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⑤接地装置连接应可靠,连接处不应松动、脱焊、接触不良。

⑥接地装置施工完工后,测试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部分应有检查验收合格记录。

(3)接地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如符合设计要求时,一般可不再另设人工接地体。

②直流电力回路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要用人工接地体。

③交流电力回路同时采用自然、人工两接地体时,应设置分开测量接地电阻的断开点。自然接地体,应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部位与人工接地体相连接。

④车间接地干线与自然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连接时,应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连接。

⑤接地体埋设位置应距建筑物、人行通道不小于1.5m,不应在垃圾、灰渣等地段埋设。经过建筑物、人行通道的接地体,应采用帽檐式均压带做法。(www.xing528.com)

⑥变配电所的接地装置,应敷设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人工接地网。

⑦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线,应尽量利用金属构件、钢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电线管及电力电缆的金属皮等,但必须保证全长有可靠的金属性连接。

⑧不得利用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管道作为接地线,在有爆炸危险物质环境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专门的接地线。该接地线若与相线敷设在同一保护管内时,应具有与相线相等绝缘水平。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与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构架都必须连接成连续整体,并予以接地。

⑨金属结构件作为接地线时用螺栓或铆钉紧固的连接外,应用扁钢跨接。作为接地干线的扁钢跨接线,截面积不小于100mm2,作为接地分支跨接线时不应小于48mm2

⑩不得使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层以及照明电缆铅皮作为接地线,但这些金属外皮应保证其全长有完好的电气通路并接地。

⑪在电源处,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及沿线每千米处,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内的配电柜等处,零线应重复接地。

⑫金属管配线时,应将金属管和零线连接在一起,并作重复接地。各段金属不应中断金属性连接,丝扣连接的金属管应在连接管箍两侧用不小于ϕ10mm的钢线跨接。

⑬塑料管配线时,在管外应敷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线跨接。

⑭高压架空线路与低压架空线路同杆架设时,同杆架设段的两端低压零线应做重复接地。

⑮接地体与接地干线的连接应留有测定接地电阻的断开点,此点采用螺栓连接。

(4)电气装置应安装接地的部分

①变压器、电动机、电器、携带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②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③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④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⑤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⑥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的外壳和电缆外皮,穿线的钢管等。

⑦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⑧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小接地短路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⑨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设备。

⑩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非铠装或非金属护套电缆的1~2根屏蔽线。

总之,凡因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按规定做接地或接零保护。

(5)接地线的连接和敷设

①接地装置应在不同处采用两根连接导体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相连接。

②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不应小于50mm2,钢质接地线不应小于80mm2

③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其连接导线截面积应采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导线,穿钢管敷设。

④铜质接地线的连接应焊接或压接,并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接触。钢质接地线应采用焊接。

⑤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安全保护地线(PE)与接地端子板的连接应可靠,连接处应有防松动或防腐蚀措施。

⑥接地线与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如焊接有困难时,可采用卡箍连接,但应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腐措施。

⑦人工接地线穿越建筑物时,应加保护管,过伸缩缝时,应留有适当富裕度或采用软连接。

⑧室内明敷的水平接地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2m。固定点间距,直线段应不大于1m,拐弯处或分支处应不大于0.3m。距离墙面应不小于10mm。并在必要的地方,增设带燕尾螺母的螺栓。明敷接地干线,表面应涂黑漆或黑色条纹。

⑨室内暗敷(敷设在混凝土墙或砖墙内)的接地干线两端应有明露部分,并设置接线端子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