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法测试需要对每个测点进行多次锤击,然后将当前锤击的FRF与之前平均的FRF进行平均,得到平均后的FRF。如一个测点需要锤击5次,那么第2次锤击的FRF与第1次做平均得到前两次平均的FRF,第3次锤击的结果为第3次锤击的FRF与之前平均的FRF再做平均作为当前的结果,直至平均第5次锤击的FRF得到最后的结果。因此,每次锤击都需要进行平均(第1次除外),因而,软件中的平均次数实质上是每个测点的锤击次数。
平均时一定是指锤击同一个测点的FRF进行平均。记得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测量一根钢轨的模态,总共有100个测点,每个测点平均3次,当时的测试工程师是这样做的,从1号测点锤击至100号测点,每个测点锤击1次,重复3次。这是他所理解的平均,当然,这完全是错误的做法。平均的数据一定要来自同一个测点的数据,不同测点的数据进行平均没有意义。
多次平均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误差的作用。另外,相干函数为平均函数,当锤击1次时,相干函数杂乱无序地全为1(注意图4-79a中的纵轴区间)。只有当锤击2次及以上时,才可进行平均,相干才能起作用,如图4-79b所示。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测点需要进行多次锤击,而锤击点的位置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我们希望每次锤击都是同一点,但实质上锤击的是一个小区域。如果这个小区域比较大,可能会导致相干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要求锤击的区域尽可能地小。最好事先对锤击位置划上十字标识,每次尽量锤击十字中心位置。(www.xing528.com)
如图4-80所示,所有的相干曲线均为对一块钢板锤击5次的结果。图4-80上部所示红色相干来自同一个测点,绿色相干为5次锤击中有1次锤击了距测点10mm的位置(人为设置)。从中可以看出,当进行平均时,如果锤击位置不是同一点,特别是锤击的区域变大时,将导致相干质量明显降低。图4-80下部所示为5次锤击中分别有1次、2次和3次锤击距测点10mm的位置得到的相干曲线,从中可以看出,这三次相干较为一致。也就是说,当锤击位置变化明显时,平均得到的相干曲线质量降低明显,哪怕只有1次锤击了非测点位置。
锤击位置的变化对相干影响明显,但对于FRF几乎无影响,图4-81所示为以上4种锤击方式下得到的FRF曲线,从中可以看出锤击位置改变对FRF影响很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