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模型的生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方式,另一种是针对规则结构采用均匀划分方式(DASP模态称为自动生成)。多数建模的情况是两种方式混用,对于规则部件采用均匀划分方式,对于不规则的部件采用传统方式。生成几何时尽量由所有的实际测点生成相对应的几何模型。如果生成的几何模型中的点多于实际测点数,将导致没有测量数据与之相对应,从而使得该点在振型动画中静止不动。另一方面,如果测点数目太少,可能生成的几何模型与实际结构相差甚远,造成视觉上的差异,还存在不能唯一地区分出所有感兴趣的模态的风险。
对于复杂结构,由于实际测点数目过多,建议在采集数据之前(注意此时已确定了所有测点的实际位置)应该将几何模型分批次生成。分批次是指建立一些点的坐标之后,立即将这些点连成线或面,然后再进行下一批次。不要将所有的测点坐标都输入之后再连线和面,因为几何中的点太多会起到干扰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准确的连线和连面了。如图4-57所示的白车身几何模型,假设总共有180个测点,那么,可以每批次按30个点来建立点线面信息,如果将180个测点坐标信息都输入后再连线,必然导致测点太多,干扰到连线。对于对称结构,测点分布时也应对称布置,这样获取测点的坐标信息会大为简化,建立几何模型也会更为方便。
图4-56 平板的弯曲振型
(www.xing528.com)
图4-57 白车身的几何模型
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是,各个测点的几何坐标是否需要按实际的尺寸来输入还是可同比例缩放?如果生成的几何模型仅用于模态分析,那么,你可以按实际尺寸,也可以同比例缩放,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你还有其他用途,如导入有限元中进行相关性分析,那么,建议按实际尺寸输入。
LMSTest.Lab几何生成后,在进行模态测试时,在通道设置中需要用建立的几何模型来指定实际的测点位置。这样一来,实际的测点位置就与几何模型中的点一一对应起来了。如果测试过程中,没有进行这样的指定,那么,模态分析之后整个几何模型是不动的。此时,需要手动将所有的FRF数据名称修改成实际的几何点名称,极为麻烦。因此,在测试时指定测点的几何点名称非常必要。
DASP模态分析时,不需要在测试过程中指定几何模型的名称,而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对生成的几何模型施加约束。这个约束不同于力学中的边界约束条件,这里所指的约束是指实际的测量自由度与几何模型中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实质是自由度分配,一个点对应X、Y、Z(假设是直角坐标系)三个方向,因而对应三个测量自由度,在哪个方向进行测量,就将该测点号与该点这个方向对应起来,这就是DASP所谓的“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