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变形模具的加工路线及技术要求
(1)热变形模具的加工路线 常见的热变形模具的加工路线有以下几种。
1)热锻模和热挤压模的加工路线:下料→锻造和退火→机械粗加工→超声波探伤→成形加工→淬火和回火→钳工修型和抛光。
2)热切边模的加工路线:下料→锻造和退火→成形加工→淬火和回火→钳工修整。
3)堆焊锻模的加工路线:下料→锻造和退火→机械粗加工→超声波探伤→堆焊→退火或高温回火→成形加工→淬火和回火→钳工修型和抛光。
4)特大型锻模的加工路线:下料→锻造和退火→机械粗加工→超声波探伤→淬火和回火→成形加工→钳工修型和抛光。
(2)热变形模具的技术要求 热锻模的硬度选择,通常有三种方法:
1)根据模具尺寸选择硬度,如表3-47所示为热锻模尺寸与硬度的关系。
表3-47 热锻模尺寸与硬度的关系(单位:mm)
2)根据模具高度确定硬度,如表3-48所示为热锻模高度与硬度的关系。
表3-48 热锻模高度与硬度的关系
3)根据锻件质量选择,如表3-49所示为锻件质量与硬度的关系。(www.xing528.com)
表3-49 锻件质量与硬度的关系
2.压铸模的加工路线及技术要求
(1)加工路线 压铸模的加工路线有以下几种。
1)下料→锻造和退火→粗加工→稳定化处理→精加工→淬火和回火→修磨→发蓝。
2)下料→锻造和退火→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稳定化处理(形状简单或精度不高者可不进行)→淬火和回火→修磨和抛光→发蓝。
3)下料→锻造和退火→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淬火和回火→修磨→渗氮或氮碳共渗→研磨和抛光。
4)下料→锻造和退火→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淬火和回火→修磨→渗氮或氮碳共渗→研磨。
上述第一种工艺路线适用于形状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的压铸模具。其特点是加工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但质量不够稳定。第二种适用于形状较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压铸模。其应用最广,特别是不具备渗氮或氮氧共渗条件的情况下,应用得更多。第三、四种是较先进的工艺路线,其中,第三种操作简单、应用较广泛;第四种模具使用寿命较长,但变形不易控制,目前应用得不多。
(2)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 压铸模的硬度选择,通常根据所压铸的金属材料确定,如表3-50所示。
表3-50 压铸的金属材料与模具硬度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