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磨性
耐磨性是工、模、量、夹具在工作过程,其表面对外界(摩檫副、环境介质以及应力等)磨损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工程上,通常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颗粒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等。实践证明,在冲击作用较小的情况下,耐磨性与以下因素有直接关系。
1)工、模、量、夹具表面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
2)钢中的碳化物类型、数量及其分布等对耐磨性的影响较大。例如,按下述排序Fe3C、Cr7C3、VC等,其耐磨性依次增加,并随其数量增加耐磨性提高更趋显著。同时,碳化物细小而均匀分布远比粗大、积聚分布的耐磨性好得多。特别是,当碳化物分布极不均匀时,将使耐磨性大大降低。例如,原材料中碳化物呈带状分布时,淬火后这种碳化物极易剥落,导致磨损加剧。
3)工、模、量、夹具基体组织中,应适当减少残留奥氏体数量,并使其保持细小晶粒状态。
2.热硬性
热硬性是指工、模、量、夹具件在较高温度下工作时,仍能保持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组织状态的能力。
影响工、模、量、夹具热硬性的因素如下。
1)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特别是淬火马氏体中合金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例如,钢中含有稳定性较高的形成碳化物合金元素(W、Mo、V等),且数量越多,其热硬性越好。同时,碳化物分布得越弥散、均匀,则热硬性越好。
2)热处理工艺,特别是选择合适的淬火温度、正确的回火过程及某些表面化学热处理新工艺的应用,都能有效地改善其热硬性。
钢的热硬性,通常用冷态硬度与对应的回火温度来表示。例如,将试样按预定的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后,再分别于600℃、625℃和700℃温度下,各处理四次;然后在室温下测量硬度,以能够保持60HRC的最高加热温度为热硬性指标。
另外,在生产实践中也可按照加热到600℃(或650℃)回火后,能保持的硬度值来评定其热硬性。
3.耐热疲劳性
耐热疲劳性是指工、模、量、夹具在工作过程中因反复急剧受热、受冷而产生表面裂纹的抵抗能力。
影响耐热疲劳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工、模、量、夹具的冲击韧度。实践表明,用冲击韧度作为评定其耐热疲劳性的间接依据有足够的可靠性。不言而喻,能提高冲击韧度的各种措施,均可提高其耐热疲劳性。(www.xing528.com)
目前,常用下述方法测定耐热疲劳性。
将尺寸为ϕ20mm×50mm的与工、模具同种材料的圆柱形试棒磨光后,用高频加热装置在1.3~1.5s内加热到接近工、模具的工作温度(层深1.2~1.5mm),然后用水迅速冷却5~6s。如此反复加热、冷却,直至表面出现裂纹为止。在此试验条件下,评定其耐热疲劳性方法如下。
1)每加热-冷却循环15~25个周期(次数),检查一次是否有裂纹,即以累计出现裂纹时的加热-冷却循环次数进行相对比较评定。
2)按上述方法加热-冷却一定次数后,检查裂纹的总长度作为评定耐热疲劳性的相对指标。
上述两种方法,均是在无外加负载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试验结果与工、模具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
3)将直径为3~5mm的,工、模具同种材料的圆柱形试棒磨光后,在拉伸载荷下,用接触电阻加热,并随后迅速冷却。反复进行一定次数,然后观察其产生裂纹的循环次数或测量裂纹的总长度均可。
4.耐回火性
耐回火性是指钢的淬火组织对回火软化的抵抗能力。目前,对耐回火性的测试有以下两种方法。
1)按保持45~50HRC硬度时所需要的回火温度进行评定。即将淬火的试样经不同温度回火3~4h,然后测量其硬度值。将保持45~50HRC某硬度值的相应回火温度作为评定耐回火性指标。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明确地反映软化速度。
2)按软化时间(h)来评定耐回火性。即将淬火的试样在640~680℃温度下回火,保持不同时间,然后将保持45HRC硬度的所需时间作为评定指标。
5.尺寸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是指工、模、量、夹具件在长期使用或放置过程中,保持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不发生改变的能力。
影响尺寸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其组织的稳定性和应力的稳定性。组织中不稳定的残留奥氏体数量及工件淬火后回火不充分(应力消除不彻底)是影响尺寸稳定性的关键。另外,工、模、量、夹具件在使用过程受到冲击或振动,导致应力失去平衡等也会使其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发生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