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团队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团队发展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以来,为建设国防和国家一流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学科基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进行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了一流教学科研队伍。② 与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及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④ 教师队伍中优秀人才的培养。⑤ 创新团队的建立。以姜澜教授为带头人获批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制造工程系机构设置及负责人:① 先进加工研究所 所长:王西彬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团队发展

2001年以来,为建设国防和国家一流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学科基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进行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了一流教学科研队伍。

① 建立了国际一流的长江学者团队:姜澜、蔡海龙

② 与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及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顾问教授:卢秉恒、徐滨士。

国内兼职教授:冯诚、吴伟仁、吴复兴、谈凤奎、杨海成、郭恩明、单忠德。

国外兼职教授:高增洁、杜波夫、吴勇波。

③ 有广泛交流的国际知名大学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由马树元教授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BITTIT机械学科学术交流会。

日本东北大学:由王西彬教授主持,共同举办了多次精密微纳加工技术交流会,并引进了制造学科最年轻的周天丰教授。

英国伯明翰大学:由张之敬教授组织,举办多次微纳制造学术交流,并签订了北京理工大学精密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伯明翰微纳加工技术中心合作协议。

日本东京大学:由张之敬教授组织,举办了多次精密微纳检测技术学术交流和讲座。

④ 教师队伍中优秀人才的培养。

徐春广、阎艳、胡洁和李欣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检华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⑤ 创新团队的建立。

以姜澜教授为带头人获批了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0年5月20日,机械与车辆学院行政发文(机械〔2010〕09号),整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工业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中心,组建制造工程系,并下设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共7个研究所。

制造工程系负责人如下:

主任:马树元教授;副主任:张卫民教授、薛庆副教授和刘检华副教授。(www.xing528.com)

制造工程系机构设置及负责人:

① 先进加工研究所 所长:王西彬教授。

② 微小型制造研究所 所长:张之敬教授。

③ 数字化制造研究所 所长:宁汝新教授;副所长:张旭副 教授。

④ 工业工程研究所 所长:胡耀光副教授。

⑤ 激光微纳制造研究所 所长:姜澜教授;副所长:陈强华 讲师。

⑥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 所长:徐春广教授;副所长:肖定国副 教授。

⑦ 机电系统与装备研究所 所长:马树元教授。

新组建的制造工程系共57人,人员名单如下:

① 先进加工研究所:王西彬、庞思勤、赵文祥、刘佳、焦黎、解丽静、刘志兵、李忠新、杨洪建、蒙爱平、池隆庆。

② 微小型制造研究所:张之敬、张卫民、张虎、金鑫、叶鑫。

③ 数字化制造研究所:宁汝新、唐承统、张旭、王爱民、 刘检华。

④ 工业工程研究所:阎艳、杨志兵、薛庆、贺鸣、段晓峰、 胡耀光、张发平、王国新、宫琳、刘敏霞、庞愉萍。

⑤ 激光微纳制造研究所:姜澜、周兰英、陈强华、李欣、 王素梅。

⑥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徐春广、肖定国、郝娟、周世圆、孟凡武、赵新玉、胡大勇、贾玉平。

⑦ 机电系统与装备研究所:吴平东、马树元、唐水源、陈之龙、左建华、卢继平、樊红丽、龙震海、毕路拯、黄杰、刘莹、杨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