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专业进入建设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全面学习苏联,机械工程由通用学科向兵工方向转化,并且进一步向火箭系统发展。
当时全校被分为六个系,包括武器,弹药,坦克和车辆,仪器、指挥仪,雷达,火炸药。
从1954年起苏联开始全面援助中国,北京工业学院是接受援助的高校之一。
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机械制造专业建立了实验室,当时的实验设备基本上由德国进口,有万能工具铣床、无心磨床、高精度车床、外圆磨床和两个普通车床。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严沛然教授,精通几门外语,当时实验室购入的所有仪器都是由他沟通协商置办。
无论实验设备还是教学,在当时实验室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由于设备齐全,学生数量不多,学生的实验训练很丰富,设备利用率 很高。
1954年,机器专业组的教学人员一分为二,另有东北兵工专业学校的师生加入,成立了第一(武器)机械系和第二(弹药)机械系。第一机械系的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林汉藩教授为首,自动武器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于道文教授为首;第二机械系的炮弹设计与制造专业以王文澜副教授为首,引信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李维临教授为首。坦克专业与发动机专业则成为第三机械系。
机械类专业开设了金属工艺学与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课程。院内有大型实习工厂,可以满足学生进行铸、锻、焊以及机械加工工艺操作实习的需要。这样的专业设置是按产品对象划分的专业,专业的对象面窄。为了使学生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增加了基础理论学习。按照苏联的模式,学制为五年。学生要学习产品结构原理、产品设计与专门工艺、内外弹道学以及兵工机械的专业知识。
后又陆续成立了公差及技术测量实验室、机械加工实验室、精密加工和检测实验室、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实验室等,充分保障了教学科研水平。
公差及技术测量实验室主要由韩本真教授、严沛然教授和韩锡勋助教等负责。实验室设在1号教学楼一层,面积为50平方米,并建有恒温室。购置的仪器设备主要有立式测长仪、卧式测长仪、双管显微镜、圆盘刻度检测仪,以及高精度测量块规等,测量精度均为1微米级。实验室主要服务于课程及检测技术测量实验项目。
1956年,根据仪器制造工艺学教学课程需求,由韩锡勋负责筹备成立了机械加工实验室。韩锡勋和有关助教们在严沛然教授协助下,从德国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包括高精度普通车床、高精度六角车床、高精度万能工具铣床、无心磨床、凸轮控制式自动车床(带装有6把刀具的刀库)、立式铣床等十多台机床设备。这些设备保证了不同加工对象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并且通过检测同批零件的尺寸及零件质量的变化给出分布曲线,应用统计学理论找出其误差原因,提高了零件一致性和零件加工精度的方法,将切削原理、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各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
1957—1958年,根据精密仪器加工特殊要求,在机械加工实验室基础上筹建了精密加工和检测实验室,地点在4号楼一层。实验设备有高精度立式坐标镗床1台、高精度长度刻度机1台、高精度圆刻度机1台、刻字机等设备,并配有相应精度检测仪器的专用直线、圆盘刻度检测仪等检测设备。该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加工制造实验设备和科研样品,组织学生参观实习。负责实验室使用操作维护的是张 建勋。
1956年,于启勋教授、杨广勇副教授等建立了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实验室。在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高速切削理论及刀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多次受到上级奖励。另外,于启勋参研“群钻”,成果累累。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响应“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于启勋,被组织上委派到北京永定机械厂讲课,受到工人师傅的热烈欢迎。永定机械厂团委书记翟泰丰向于启勋推荐了倪志福发明的新钻头。倪志福钻头是生产实践的产物,为了证明倪志福钻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独创性、新颖性。于启勋和倪志福进行了刀具切削力、刀具寿命、刀具磨损、钻孔加工精度、钻孔表面质量、分屑排屑、金相分析和钻头几何角度分析等试验,取得大量数据,最后进行了理论概括。倪志福在钻头技术推广交流活动中,不断吸收兄弟厂同行在加工不锈钢、铜、铝、非金属材料上所用钻头的长处,对自己钻头的几何角度、切削力、刀具磨损、耐用性和加工表面质量深入研究,创制出一批新的钻型,形成了倪志福钻头新系列。在此基础上,倪志福、于启勋、周淑英、王育民共同参与,由于启勋执笔写出了《倪志福钻头》一书,1963年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将在生产实践中诞生的倪志福钻头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提高,并将其推向社会。1963年,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召开年会,同年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年会又在沈阳召开。这两个年会都邀请了倪志福和于启勋出席。1964年8月,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众多学者参加的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召开,中国选送的机械学科论文只有万吨水压机立柱电渣焊技术和倪志福钻头两项。
1973年,五机部和科影合作,由于启勋担任顾问,拍摄了电影《群钻》,在全国放映。从1974年10月开始,历时6年,一部115.7万字上、中、下三册的《金属切削理论与实践》出版,于启勋教授参加了编写工作,并任该书的主编之一。1989年,第四届国际金属切削、特种加工及机械加工自动化学术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于启勋教授为中方主席,倪志福作为贵宾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贺词。在这个有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外国学者和100余名中国学者参加的盛大学术会议上,倪志福再次与于启勋、陈璧光、周淑英、王育民合作,撰写和发表了《群钻的研究与发展》《群钻的数学模型》两篇有分量的论文。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认为“群钻”以及对它的分析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56年前后,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各专业相继制订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验项目,筹建了陈列室和实验室,制定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大纲,编写了专业教材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开展了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有的专家还授课,培养研究生(图3、图4)。例如,引信专业的专家库里科夫(来自列宁格勒[1]军事机械学院)在校两年间为专业做了大量工作:他先给教师讲授“产品的设计和装配工艺”,完成对教师的培训,还亲自到专业工厂指导实习,把工厂的技术革新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参加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他指导学生在山西长治惠丰机器厂实习时,把厂里的技改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例如,他指导的“某产品零件的本体与套管零件加工节约原材料研究”课题,学生在设计中将两个零件合并加工,大量节省了贵重的铝合金原材料,获得了工厂的奖励。
图3 苏联专家与教师讨论产品装配工艺
图4 苏联专家参加学生的毕业答辩
1958—1961年,上级领导决定将常规武器专业调至太原机械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原来的武器专业改成火箭导弹专业。由于这一类产品更复杂,技术水平更高,设计方面的知识要大大加强,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相应设计课程,工艺课程相应削弱。
作为一种新武器的生产需求,仍是围绕设计与制造两个方面培养人才。为了改变一段时间出现的重设计轻制造的状态,加强工艺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1961年后对专业组进行了调整。在1960—1961年间,将第一机械系和第二机械系五个专业[第二机械系后来增加了15(药筒)专业]的工艺教师集中,成立了103教研组(常规武器工艺教研组),主要教授引信、弹体制造知识。也就是从事不同武器产品的工艺教师工作在同一个教研组,便于切磋专业,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一年中,经过充分讨论研究,集体编写出了《武器弹药制造工艺学基础理论》,为各个专业所通用,而各个专业分别编写本专业部分教材。这些教材1961年由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www.xing528.com)
在常规武器专业调离学校后撤销了103教研组,在1961—1962年又成立了141教研室(火箭系统工艺教研室),主要教授火箭系统制造知识。这时学校火箭系统类专业有战斗部、弹体、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射机等。除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外,其余专业的工艺教师都集中到141教研室,筹建火箭弹体工艺专业。而发动机和控制系统的工艺教师则以三系王延生为首筹建火箭发动机制造专业。
141教研室有19名教师。组长:马永怀;副组长:胡永生、陈永胜;成员:丁南昌、李磐、王宝瑞、齐松存、宋国永、庞爱芳、刘善余、包冀生、黄俊岳、潘植田、王秀兰、赵鸿德、崔金泰、陈伟林、刘惠林、姚赞休;实验员:王振中、于树森、董桂芳、王兴然、隋学有。
141教研室成立后,仍是为火箭系统专业开设专业工艺课。教研室组织编写了《火箭系统工艺学》。该教材于1963年1月在北京工业学院出版。
弹体工艺专业的筹建并不是一帆风顺,教师们通过调研,发现弹体作为制造工艺的对象不具有典型性,且当时保密制度很严,学生学习有困难。另外经调研,以及征询学校隶属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意见,发现国防产品生产中制造工艺的难点在于精密加工工艺,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弹体工艺专业下马,确定建立精密工艺 专业。
有关仪器制造和光学零件加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基本由苏联专家提供。由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编写的《精密仪器学》,是国内首套关于精密仪器的书籍。
为加强工艺研究,1960年开始,学校又成立了工艺研究所,林汉藩为副所长,开展火箭科研项目的工艺研究和审查工作。
1962—1966年,为机械制造专业稳定发展时期。1962年,学校成立了7系,系主任为林汉藩,副主任为王鸿志。7系下设三个教 研室。
711教研室——陀螺仪表专业,室主任为陈峯裕。
721教研室——液压气动传动装置专业,室主任为杨方正、曹泛。
731教研室——制造工艺专业,专业全称为“精密仪器与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室主任为胡永生、韩锡勋、严圣武、王信义。
当时73专业即制造工艺专业的主攻方向为精密加工工艺。在火箭系统、航空系统中最精密的仪器是陀螺仪表,最精密的机械则是舵机部分,也就是液压或气动传动装置。因此73专业的研究方向定位为陀螺仪与舵机两种典型产品的精密加工工艺。
731教研室的成员有来自工艺研究所的林汉藩、丁南昌、王中正、宋丽娴等,2系(1960年以后成立的新系)的工艺教师王信义、林国重、盛东初、金泰义、郭富,4系的工艺教师韩锡勋、杨实诚、严圣武、张启华、于春径,以及其他单位的胡永生、王润田、陆士 毅等。
这一时期师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如从北京航空学院分配来任玉田、韩广荣,从哈工大分配来许忠明、周琴华、宁汝新和刘秋生,从北京钢铁学院分配来计志孝,还有北京工业学院留校的毕业生,如金泰义、王志博、张建民、徐弘山等。优秀年轻教师被派至北航、哈工大进修,以提高其专业能力。
731教研室成立之初,急需要一本仪器类专业的工艺教材。因此由胡永生、严圣武、韩锡勋、王信义合编了《精密仪器制造工艺学(设计专业用)》上、下册,1964年由北京工业学院印制。
1963年,国防科委领导的六个院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工艺专业的教材工作会议。在会上,确定了工艺专业的统一名称为“精密仪器工艺”,确定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精密仪器制造工艺学”,其教材由北京工业学院胡永生、西北工业大学黄中男、北京航空学院唐梓荣三人编写,胡永生为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侯镇冰教授为主审。北京工业学院编写的《精密仪器制造工艺学》上册1964年5月由校工厂油印,作为73611班上课试用教材。
73611班为精密仪器工艺专业的第一个班,为五年制。教研室给这一班学生开设了制造工艺、机床设计、液压传动、特种工艺(电加工)等课程,安排了工艺、机床的实验,在陀螺仪表厂完成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当时的毕业设计主要是由学生设计机械装置对工件表面进行精加工,并初步完成试验。1962年和1963年只招收了一个班,因国家紧缺工艺人才,1964年招收了2个班,1965年招了4个班。
1964年,林汉藩招收了一名研究生,研究液压精密零件的配合工艺,开始了研究试验。1965年,胡永生招收一名研究生,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学习。
【注释】
[1]列宁格勒:今为圣彼得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