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浆力劈裂的难易程度分析
浆力劈裂临界压力的大小与被灌岩体的类型有关。本区与工程有关的有27 个岩组。若按岩体类型的强度和层面裂隙发育程度两个条件来划分的话,可将27 个岩组划分为如表6-3 所示的各种类型。
表6-3 浆力劈裂难易程度划分表
各类岩体的浆力劈裂的难易程度主要决定于以下两因素:
岩体结构力 要使岩层上抬招致浆力劈裂,浆力除了克服岩体自重力以外,还必须克服不连续面之间岩体镶嵌、咬合作用所形成的力,即所谓的岩体结构力。马尔科斯(F.Marcos)[14]引入参数Fc以表示结构力的大小:
式中 pc——使岩体抬动的临界压力;
γ——岩体密度;
h ——试验深度。
从本区两次灌浆试验大量浆力劈裂情况分析,这个结构力与岩体的强度、风化卸荷程度、裂隙产状与钻孔方向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Fc 值变化范围在1.24~3.0 之间,甚至更大。如果不分门别类的研究,就很难在很大范围内选择某一力以代表该类岩体的真正结构力。具体来说,本区的各类岩层的强烈风化卸荷带内的岩体,其结构力较小,层面发育,弹性模量低,易于上抬劈裂。
层面与岩性 在缓倾角砂、页(泥)岩地层内进行灌浆试验的资料表明,浆力劈裂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层是较软地层。浆力劈裂的形式几乎全为变形劈裂,而浆力劈裂的部位又几乎都是沿层面劈裂。由此可以判定,凡是弹性模量小、层面发育(密度大)的地层为易于浆力劈裂的地层;弹性模量大,层面不发育的地层为难于浆力劈裂的地层。
根据与浆力劈裂有关的地层岩性、层面发育状况、岩体强度、弹性模量等影响因素,本区浆力劈裂的难易程度,依次划分为A、B、C、D和E类型。进行浆力劈裂试验时,要尽可能按岩性划分出纯坚硬岩层段、纯软岩层(含上、下两个岩性突变的层面)段,硬软岩互层段和强风化卸荷、断层及其强烈影响段。在上述段内再分段进行浆力劈裂试验。
(二)浆力劈裂类型划分
尽管浆力劈裂现象有多种多样,但从形成浆力劈裂的地质背景资料来说,不外乎由图6-11 所示的5 种类型。
图6-11 浆力劈裂的成因类型图
(a)部分张开的裂隙进一步张开型;(b)岩体压缩使裂隙张开型;(c)潜在裂隙裂开型;
(d)充填于张开裂隙内的土状物质被侵蚀型;(e)颗粒被侵蚀型
(1)(a)型。钻孔切断了部分张开的裂隙。在浆力作用下,浆液在裂隙的张开部分内,以平面流的方式运动,至尚未张开的潜在裂隙面或未有潜在裂隙面的“岩桥”之处,高压浆液可首先裂开潜在裂隙面。如岩桥处的岩体为低弹模岩体时,将引起劈裂发展到新岩桥的地方,或者使岩桥的两端的部分张开裂隙相沟通,形成规模较大的张开裂隙。
(2)(b)型。钻孔切断了原始已微张开的裂隙。压力浆液压入裂隙中,由于裂隙围岩为低弹模岩体,压力浆液使裂隙围岩向壁内压缩,即产生压缩变形,围岩被压缩变形的部分即是微张裂隙变宽的那部分。
(3)(c)型。钻孔切断了软岩中发育的发状裂隙和闭合的层面。由于正常沉积的突然间断而形成近于闭合的层面,其上下微粒的排列方向几乎都平行于层面。层面具有很低的抗拉强度。在通常的情况下几乎是不透水的。当浆力超过发状裂隙和闭合层面的抗拉强度时,将随之产生浆力劈裂,引起大家常说的不透水层的高吃浆量的非常现象。
(4)(d)型。充填于张开裂隙内的粘性土或无粘性土,或充填于断层带内的糜棱岩等,这些土状物质是透水的也是可能被侵蚀的。浆液压力高过充填物的内聚力时,这些疏松物质将遭到侵蚀,特别是与断层带相邻的断层强烈影响带内,张开裂隙多相互沟通,高流速浆液极易引起土状物质的侵蚀。(www.xing528.com)
(5)(e)型。在风化卸荷作用下成岩程度较低的中、细粒软弱岩层内,由于粒间连接力很小,高压浆液可剥离、挟走这些颗粒,使岩体发生浆力劈裂。
(三)浆力劈裂的力学分析
软岩的内层面,两构造裂隙尾、首间岩桥内的暗(潜)节理,物理力学性质不良的糜棱岩和土状充填物的部分,是岩体抗劈裂的薄弱环节,是可能发生浆力劈裂的内在基础。从力学方面来分析,最主要有以下两类:
1.岩体浆力压缩引起的浆力劈裂
(1)深埋坚硬砂岩层。当层间的压力(ps)大于或等于有效灌浆压力(pr),而pr 又大于原始微张构造裂隙内的压力(pf)时,即ps ≥pr>pf 时,如图6-12所示,在原始微张的构造裂隙内发生劈裂现象。其劈裂宽度决定于劈裂围岩的弹性模量E、压缩变形体的长度L及劈裂缝内的浆液压力(pf)。裂隙劈裂宽度可用WJ=pf·(L/E)公式表示。
当原始微张构造裂隙内的压力pf大于有效灌浆压力pr,而pr又大于层面间的压力ps时,即pf>pr>ps时,在图6-12(c)中的上层面内(S1)发生劈裂现象,其劈裂缝宽度Ws1与ps、L和E有关,即Ws1=ps·(L/E),此时在原始微张的构造裂隙内仍旧无浆。如果是重复灌浆,在S1、S2 层面内有可能发生劈裂和重复劈裂。
劈裂宽度Ws2将与Em有关,其表达式的Ws2=ps·(L/Em)。
(2)深埋的坚硬砂岩与页(泥)岩互层。在这样互层内进行灌浆,页(泥)岩层面内的原始压力ps页永远小于砂岩的构造裂隙及其层面内的原始压力pf砂和ps砂。当灌浆的有效压力pr>ps页时,而pr仍远远小于pf砂和ps砂。因此,当pr>ps页时即发生劈裂现象。如若仍进行重复高压灌浆时,重复几次,就会出现与重复次数相同的水泥结石层。而在坚硬砂岩层的层面和构造裂隙内,由于pr小于pf砂和ps砂的压力,而仍旧没有浆液,欲要提高到pr>pf砂或ps砂是不可能的。因为达不到pr>pf砂或ps砂时,页(泥)岩内就会再次劈裂,而使pr急剧下降(图6-13)。因此,在一个既有砂岩又有页(泥)岩的灌浆段内,用同一压力灌浆,就会形成页岩劈裂砂岩内无浆或少浆的现象。
图6-12 岩层压缩劈裂情况示意图
(a)灌浆前钻孔围岩状况;(b)灌浆后构造裂隙劈裂情况;(c)灌浆后层面裂隙劈裂情况Fn—原始张开的窄裂隙;J—闭合构造裂隙;S—闭合但可裂开的层面;Wj—灌浆劈裂水泥充填后的构造裂隙宽度;Ws—灌浆劈裂水泥充填后的层面裂隙宽度;E—原始弹性模量;Em—灌浆后岩体的弹性模量;pf—原始张开窄裂隙内的压力;ps—层面裂隙内的压力;L — 岩层单元长度
图6-13 夹于砂岩层间的页(泥)岩的浆力劈裂过程示意图
(a)原始状态:夹于硬砂岩中的页(泥)岩;(b)过高的灌浆压力使页(泥)岩层裂开;(c)充填浆液;(d)重复灌浆时形成第二期水泥结石层;(e)第三次灌浆仍会形成第三期水泥结石层
2.上覆岩体上抬引起的浆力劈裂
在上覆岩层引起的荷载压力相当小时,沿不连续面有松动现象的条件下(图6-14),当上覆岩层形成的荷载压力(prm)大于层面裂隙压力(ps),而ps 又大于钻孔内的有效灌浆压力(pr),而pr又大于原始张开窄裂隙压力时,即prm>ps>pr>pf时,当灌浆时将会引起如图6-13所示的Fn 构造裂隙内充填浆的情况,即闭合的层面不能传递浆液到宽张裂隙内,而使FW 裂隙尽管是张开的但其内仍无浆液充填。
图6-14 上覆岩体抬动劈裂情况示意图
(a)灌浆前钻孔围岩状况;(b)Fn 的劈裂水泥充填情况;
(c)层面裂隙重复劈裂多次水泥充填及构造裂隙劈裂水泥充填情况
prm—上覆岩体形成的压力;FW—宽张裂隙;
①—首次劈裂水泥充填;②—二次劈裂水泥充填;
SL、Sr—层面的左侧或右侧
如果F、pr、ps和prm之间的大小关系变化时,即Ff>pr>ps>pr 时,当灌浆时,将会引起如图6-13c所示的情况:Fn张开无浆;层面裂开充填浆液,进而与FW沟通,也使其充填浆液(图6-14(c)的①层水泥结石层);如重复灌浆时,仍旧会再次引起劈裂,形成如图C中的②层水泥结石;在Fn 中仍旧无浆液充填。
从上述可知,当上覆岩层形成的荷载压力(prm)大于有效灌浆压力时,就不会引起浆力劈裂;当有效灌浆压力pr>prm时,将首先引起层面裂隙的浆力劈裂,而那些构造裂隙的压力仍旧大于上覆岩层形成的荷载压力时,它仍是不吃浆的裂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