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试验成果详见图5-13、图5-14 和灌浆试验成果汇总表5-16。鉴于铅直孔、斜孔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孔钻,其灌浆资料予以分别统计分析。
图5-13 铅直孔帷幕灌浆试验(GIN)综合剖面图
—第四纪坡洪积黄土;—三叠纪钙质、钙泥质细砂岩夹粉质粘土岩;—三叠纪硅质细砂岩夹粘土岩;—三叠纪钙质、钙泥质细砂岩与粘土岩互层;—三叠纪硅质细砂岩夹粘土岩薄层;--岩组界线;
—钻孔编号及孔口高程;为吸水率,b为试段长,c 为单位耗灰量,d 为GIN强度值,×为用宽度表示耗灰量;A、B、C—分别为Ⅰ、Ⅱ、Ⅲ序灌浆孔;J—灌浆效果检查孔;T—抬动变形观测孔
(一)斜孔组
从图5-15所示资料分析,Ⅰ、Ⅱ序孔的频率累计曲线相近,其透水率差别不大;Ⅲ序孔的曲线位居Ⅰ、Ⅱ序孔曲线之上,其透水率明显减少。从频率累计80%处计,Ⅰ序孔的q 值小于20Lu,Ⅱ序孔的q 值小于15Lu,而Ⅲ序孔则小于4Lu。
从表5-17所列吕荣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看,Ⅱ序孔的q值比Ⅰ序孔的q值下降了12%,Ⅲ序孔的q 值比Ⅰ序孔的q 值下降了79.6%。从q 的平均值来说,已达到小于5Lu的帷幕防渗标准。斜孔组的灌浆效果是良好的。从图5-16所示资料分析,除Ⅱ序孔与Ⅰ序孔在大单耗段方面相近、序次关系不明显外,较小单耗的段次,基本上仍有随序次增加而单耗量减少的规律。Ⅰ、Ⅱ、Ⅲ序孔中小于80kg/m的单耗段次分别为47.6%、63.6%和68.2%。从频率累计曲线的80%处分析,Ⅰ、Ⅱ序孔的单耗小于240kg/m,而Ⅲ序孔的单耗竟小于110kg/m,Ⅲ序孔较Ⅰ、Ⅱ序孔的单耗明显减少,可灌性降低,符合正常的吃浆规律。
图5-14 斜孔帷幕灌浆试验(GIN)综合地质剖面图(斜孔倾向NE23°56′,倾角75°)
—第四纪坡洪积黄土;—三叠纪钙质、钙泥质细砂岩夹粉砂质粘土岩;—三叠纪硅质细砂岩夹粘土岩;—三叠纪钙质、钙泥质细砂岩与粘土岩互层;—三叠纪硅质细砂岩夹粘土岩薄层;-—岩组界线;—斜孔编号及孔口高程;—a为吸水率,b为试段长,c为单位耗灰量,d为GIN值,×为用宽度表示耗灰量;A'、B'、C'—分别为Ⅰ、Ⅱ、Ⅲ序灌浆斜孔;J'—灌浆效果检查斜孔
表5-16 GIN 法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汇总表
图5-15 斜孔灌前吕容值频率累计曲线图
图5-16 斜孔组单位注入量频率累计曲线
从表5-18所列资料分析,约有13.2%的Ⅰ序孔的浆液扩散半径超过了6m;约有51.1%的Ⅱ序孔的浆液扩散半径超过了3m。这些资料充分说明斜孔组的灌浆效果是显著的。
表5-17 斜孔组灌前吕荣平均值(www.xing528.com)
表5-18 斜孔组单位注入量平均值
(二)铅直孔组
从图5-17 所表示的内容分析,Ⅰ、Ⅱ序孔的q 值相差不大,Ⅲ序孔小透水率段次显著增加。从小于8Lu的段次所占百分比分析,Ⅰ序孔中有47.6%,Ⅱ序孔中有54.5%,Ⅲ序孔中高达95.5%。
图5-17 铅直孔组灌前吕容值频率累计曲线
从表5-19 所列资料看,Ⅰ、Ⅱ序孔的q 值同为12.9Lu,说明Ⅰ序孔浆液扩散不到相距最近距离为4m的Ⅱ序孔处。Ⅲ序孔的段次,其q=2.0Lu,较Ⅰ、Ⅱ序孔下降了85.6%。说明该组孔的最终的效果是良好的。
从单耗的段次分布情况(图5-18)来看,小于80kg/m的段次,Ⅱ序孔较Ⅰ序孔明显地增加了,但由于该序孔存在有27%的大单耗段,故反映在单耗的平均值上,二者相差不大。
由于Ⅰ、Ⅱ序孔的共同作用,Ⅲ序孔大单耗段次明显地少于Ⅱ序孔,特别是单耗160~320kg/m的段次,Ⅲ序孔由Ⅱ序孔的27%降至不足5% ,因此,Ⅲ序孔较Ⅰ、Ⅱ序递减还是明显的。
从表5-20 看,Ⅰ序孔的平均单耗较小,仅61.3kg/m,原因是其中的A2 孔岩体完整,裂隙不甚发育,特别是灌浆初期浆液过浓造成的(此是第一个灌浆孔)。A1孔为浆液改进后施工的,其值为83.8 kg/m,可以作为Ⅰ序孔平均单耗指标值(下同)。Ⅰ序孔与Ⅱ序孔的单耗相近并略低,反映了Ⅱ序孔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和Ⅰ序孔灌浆作用的局限性。Ⅲ序孔单耗低,较Ⅰ、Ⅱ序孔分别递减了7.5%和17.6%。Ⅲ序孔单耗降低是Ⅰ、Ⅱ序孔灌浆效果的反映。
图5-18 铅直孔组单位注入量频率累计曲线
表5-20 铅直孔组单位注入量平均值
表5-19 铅直孔组灌前吕荣平均值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直、斜孔两组灌浆有一个相同之处,即Ⅲ序孔灌后才完全达到灌浆设计要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铅直孔的浆液最大扩散半径小于4m,Ⅰ、Ⅱ序孔之间不存在耗灰量、透水率随序次增加而减少的情况;斜孔组的浆液最大扩散半径大于6m,各序孔之间存在着耗灰量、透水率随序次增加而明显减少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