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试验方案及流程设计

现场试验方案及流程设计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2帷幕灌浆试验斜孔平面布置图(二)钻孔在试验区及其附近,有地面基岩露头、探硐和竖井可供裂隙调查。(四)压水试验对灌浆前后的灌浆孔、抬动主孔和检查孔均做压水试验。试验第1~2 段长度一般是2~4m,其余段均为5m。压水试验压力值根据灌浆压力而定;当灌浆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 时用0.3MPa;大于1MPa 时用1MPa。

现场试验方案及流程设计

(一)主要设备

钻探机械选用XY—2 型钻机,其稳定性好,能满足灌浆技术要求。压浆设备为SGB6—10型三缸单作用卧式栓塞定量灌浆泵,排量为100L/min,压力为10MPa,它性能稳定,是较理想的压浆设备。造浆设备为JJS—2 型立式双层搅拌机,容量为200L,对高细度、大浓度的水泥浆搅拌效果不理想;对耗浆量大的灌段显得容量不足。输浆管路为双层钢丝网高压胶管,其抗压强度大于10MPa,使用效果良好。

图5-2 帷幕灌浆试验斜孔平面布置图(单位:m)

(二)钻孔

在试验区及其附近,有地面基岩露头、探硐和竖井可供裂隙调查。利用马国彦、赵全升编制的计算程序,优选了方向NE50°、倾角70°的斜孔,以期望它能够穿过较多的裂隙,节省钻孔数量,提高灌浆效果的作用。

黄土含钙质结核,使用φ91~110mm硬质合金钻进;基岩主要为钙、硅质细砂岩,致密坚硬,钻头易打滑,故采用φ59mm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工艺,其进度及质量都较高。孔斜偏差值控制在不超过表5-1 中规定的数值。

表5-1 斜孔孔斜最大允许偏差值

使用XJL型钻孔测斜仪测量孔斜。孔深30m以上每5m段长测斜一次,以下每10m测斜一次。由钻孔测斜成果(表5-2)看,钻孔倾角偏差值为0.1°~1.5°,方位角偏差值为0°~2.8°,最终偏距0.08~1.73m,都在幕体厚度之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这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1)浇筑混凝土盖板,预埋地脚螺栓,保证了钻机机座的稳固性;

(2)孔口段埋设φ127mm孔口管,长3.5m,校准方位和倾角后,用水泥浆固结;

(3)覆盖层段装设φ73mm 孔口管,座入较完整基岩,用水泥浆封固;

(4)钻进覆盖层时,把时效控制在3.5m/h以内,钻进基岩时,据岩性变化选取适宜的钻进参数;

(5)开孔的钻具长度要大于3.5m,孔深到5m 以后,在覆盖层和基岩段内,钻具长度分别要大于4.5m 和3.0m。

(三)冲洗孔

钻孔钻至预定深度后,用大流量水进行钻孔单孔冲洗,直至回水清净,并延续5~10min后为止;单孔冲洗裂隙是在卡紧灌浆栓塞后进行的,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总的冲洗时间不少于30min。

遇渗漏量大、升不起压力的孔段,尽水泵能力向孔内灌水,以增强水流冲刷充填物的能力。

(四)压水试验

对灌浆前后的灌浆孔、抬动主孔和检查孔均做压水试验。灌浆孔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压水法(进行该项试验之前,尚不知该方法的严重弊病);抬动孔及检查孔采用双管循环式自上而下分段压水法。试验第1~2 段长度一般是2~4m,其余段均为5m。

压水试验压力值根据灌浆压力而定;当灌浆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 时用0.3MPa;大于1MPa 时用1MPa。

严格按现行压水试验规程进行压水试验,倾斜钻孔水柱压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Sz ——水柱压力,m;

——自压力表中心至压力计算零线与全孔中心线交点的实际长度,m;

α——钻孔倾角,(°)。

(五)灌浆材料

灌浆材料选用荆门水泥厂生产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因岩体中存在细微裂隙,水泥细度对灌浆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经抽样检验(表5-3),通过4900孔/cm2 标准筛筛余量不超过3.2%,可满足灌浆要求。

黄河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表5-2 斜钻孔测斜资料统计表

表5-3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成果(www.xing528.com)

续表

(六)灌浆方法

由于岩体的高倾角裂隙比较发育,为避免绕栓塞返浆,选用小口径、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循环灌浆法。将封闭器设置在孔口,以钻杆作灌浆管下入孔内距孔底20cm左右(不宜大于50cm)处进行灌浆。

灌浆段长与压水试验相同。灌浆工艺流程见图5-3。

该方法对于不具岩体浆力劈裂条件的地区,它具有一般不待凝,连续作业,节省时间;孔径小,效率高,成本低;多次重复灌浆,有利于灌浆质量;适宜较高压力灌浆;工艺简单,宜于大规模施工等优点。

若孔深30m 以下浓浆灌注时间较长时,斜孔钻杆易弯曲,弯曲外侧处过浆孔隙变窄,易被水泥凝固,要用人工(目前已有机动的)旋转钻杆的方法进行预防。

(七)浆液浓度

一般采用水灰比为5∶1、3∶1、2∶1、1.5∶1、1∶1、0.8∶1、0.6∶1 等7 级水灰比浆液浓度,由稀到浓逐级灌注。

浆液变换遵循以下原则:

(1)灌浆压力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少时,灌浆工作应持续下去,不得改变水灰比;

(2)某一级水灰比浆液送入量达500~600L 以上而吸浆量改变不显著时,应改用浓一级浆液灌注;

(3)吸浆量大于30L/min时视具体情况适当越级变浓。

(八)灌浆压力

在Ⅰ序孔灌浆阶段,为了与铅直孔灌浆试验资料对比,灌浆压力按略高于铅直孔灌浆试验相应孔段压力的原则掌握,并设置了抬动观测装置进行监测。Ⅱ、Ⅲ序孔灌浆时,其压力如表5-4 所列。

升压采用梯形升压法(图5-4),其特点是起压高、升压快,前三段灌浆压力由1.0MPa 升至2.0MPa。上部灌浆后岩体整体强度增加,向下可使用较高的灌浆压力,随施工孔段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灌浆压力并保持较小递增速率。

图5-3 灌浆段工艺流程

表5-4 各段次的灌浆压力

注 灌浆压力以回浆管压力表值为准。

灌浆压力控制原则是:吸浆量较小时采用“一次升压法”,岩体透水性大、吸浆量大时采用“分级升压法”,以免浆液流串过远,造成浪费,减少岩层抬动破坏的可能性。

(九)灌浆结束标准与封孔

在规定压力下,如吸浆量不大于0.42L/min 时,用8∶1稀浆(或原浆)继续灌注1h后,灌浆工作即可结束。

图5-4 灌浆压力随孔深变化示意图

封孔采用机械压浆法。全孔灌浆结束后将钻杆下至孔底,用灌浆泵向孔内压入水灰比0.6∶1 的浆液,由孔底逐渐上升,将孔底积水排出,直至孔口冒出浓浆为止。待凝数日后,钻孔上部空余部分仍用同法封补。

(十)特殊情况处理

地层内局部出现过大量漏浆,当采用降压(低压或自流式)、限制进浆量、增大浆液浓度、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后,其效果良好;岩体构造裂隙发育地段易出现串浆,对被串孔进行封堵处理后,继续灌浆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十一)抬动变形观测

抬动孔钻完后,向孔底注入0.5∶1 的浆液约3m 钻孔段时,及时下入φ15mm 铁管(内管)至孔底,待水泥凝固后再下φ30mm铁管(外管)罩护,外管与孔壁间填极细砂。T主、T孔安装相同。在灌浆过程中,从T主、T孔内管高度变化相对值之差,用千分表及时测量岩体抬动变形值。观测对象主要为A1、C1 孔。从观测结果看,仅A1 孔中部一段有微小反映。究其未抬动的原因,可能是岩体强度较高,灌浆压力较低,斜孔上部岩体体积大,未使其真正抬动变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