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色牢度是印染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此对它的评价十分重要。目前,色牢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目测评级,另一种是仪器评级。
传统的目测评级容易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评级时的环境条件(背景色、光照度等)和评级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积累经验的多寡等。颜色测量技术的发展,也为色牢度评级提供了一个新的客观科学的手段。用仪器代替人工目测评级是国际上有关工业界的发展趋势。特别适用于科学管理,尤其是缺乏有经验的评级人员的企业。仪器评级可以避免目测评级中难以克服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判,特别是在有争议的仲裁分析中,可以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手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近10年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布了ISO 105-A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法》,以及ISO 105-A0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我国有关标准化机构,已经在1995年10月宣布完全等效地采用这两项国际标准。
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用仪器评价沾色牢度和变色牢度的难易程度不同。对于沾色牢度,仪器评级比较方便,其评级结果与人工评级的符合率接近100%(包括半级允许误差)。原因是:由于沾色牢度是沾色后的贴衬织物与白布之间的比较,因此两者的色差比较大;此外,这些试样的明度都比较高。对于变色牢度,则相对困难一些,仪器评级与人工评级的符合率在85%左右。原因是:被评价试样的色差比较小,特别是深色低明度的试样,在3~4级的较高级数时难度就更大了,因此要求测试仪器必须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认真选择计算公式;此外,人工评测的标准度和分档本身就相差较大。(www.xing528.com)
评价色牢度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有色产品的染色深度。因为对于同一只染料,染色深度不同,测出的色牢度也不相同。例如,测定染料的耐摩擦色牢度,染色试样的颜色越浅,牢度越好;而对于耐日晒色牢度,染色试样的颜色越深,牢度越好。
因此,在对染料的色牢度进行评定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深度染色;选用染料时,如果考虑色牢度,也要注意其对应的染色深度。《染料索引》中列出的染料色牢度指标,通常是在1/1标准深度下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