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用电磁信号来表示数字信号,也就是要为每个消息对应的数字序列选一个电磁信号来表示。如果你把每个序列用一个和它不能建立某种联系(如隐含关系)的电磁信号来表示,就要实现正确通信又退化到模拟信号通信的情形了,即你只能先正确接收到模拟信号,然后根据映射表找它对应的数字序列才能达到无误通信。
这个在实际通信过程中是基本不可行的,因为接收端要完成电磁信号到数字序列的解映射,首先接收端必须先准确识别接收到的电磁信号,怎么识别?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问题,别说机器了,就算是人要识别一个连续信号也是很难的。给个例子来说,现在给你看有微小差别的两条曲线(信号),然后只给你单独看其中一条,你怎么准确识别单独的这一条是最开始给你看的两条中的哪一条?
另外,这种情况需要解映射,就需要先把映射关系存储起来,而发射端和接收端也没办法存储这样一个数字序列和电磁信号之间的映射表。图5-3示意了一个数字序列到模拟电磁信号的映射表,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需要预先把所有可能要传递的数字序列(包括不同序列长度)以及对应的模拟电磁信号确定下来,想想就知道多复杂了。并且这种产生模拟电磁信号的方法现实中还有时延问题,即发射端要等到知道了整个要传输的序列,才能根据映射表选相应的电磁信号开始发送。试想如果要传输的是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发射端得等多久才知道该发哪个电磁信号?接收端也得把电影对应的整个电磁信号接收完毕才能开始观看,用这种方法要想实现在线高清播放,可能性几乎为0。除了列举的这些,这个思路还有其他问题,所以,我们还是想其他出路吧。
图5-3 数字序列到模拟信号映射表(www.xing528.com)
最自然的避开上面讨论的映射表的方法,就是由序列自身“触发”生成该序列对应的电磁信号,即要求序列主动参与它自己对应的电磁信号的生成。好好体会“触发”二字,好好体会这个思想。而最自然的“触发”就是先设计好一个基本信号g(t),然后序列里的每个元素an“触发”一个幅度为该元素值的基本信号的放大缩小版ang(t)。而这个基本信号可以是冲激信号,可以是方波信号,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信号。那么,消息对应的数字序列就被表示成了电磁信号,且这种思路里该电磁信号还可以分解成更短的电磁信号序列ang(t)。按照这种思路,接收端若能正确接收到该电磁信号序列,显然不用什么查表对应处理,就可以知道要发送的数字序列,因为最后接收到的序列{…,ang(t),…}暗示了要发送的数字序列{…,an,…}。是不是简单很多?
假设所述基本信号为g(t)吧,数字序列发送时间间隔为Ts,那么数字序列{…,an,…}生成的模拟电磁信号为
通常,这类信号也称为数字基带信号。至此,发射端的问题解决了,发射端可以把这个电磁信号发送出去,其他的事情让接收端去处理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