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觉与知觉:身体感觉器官、痛觉和社会知觉概述

感觉与知觉:身体感觉器官、痛觉和社会知觉概述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感觉器官按其所在身体部位的不同而分成三大类,即外部感觉器官、内部感觉器官和本体感觉器官。机体觉是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又称内脏感觉,其属于第六感觉范畴。痛觉的感受器遍及全身,痛觉能反映关于身体各部分受到的损害或产生病变的情况。社会知觉是指对人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的知觉和自我知觉三部分。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往往具有诸如颜色、形状、温度、声音、气味等多种属性,当其中某种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相应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中就会产生相应的主观映像,这就是感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低级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我们只能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还不知道事物的意义,然而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对于每一个正常的人来讲,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2.感觉的种类 人们常常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而相应地对感觉进行分类。感觉器官按其所在身体部位的不同而分成三大类,即外部感觉器官、内部感觉器官和本体感觉器官。

(1)外部感觉器官:外部感觉器官位于身体的表面(外感受器),对各种外部事物的属性和情况做出反应。由外部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有视觉、听觉、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等)、味觉和嗅觉。视觉是将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然后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产生的。人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听觉是指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听觉适应所需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肤觉是皮肤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多种感觉。皮肤感觉按照其性质可分为:触觉、压觉和振动觉,温度觉和冷觉,痛觉和痒觉。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皮肤感觉的主要代表区。味觉的感觉器是味蕾,分布于口腔黏膜内,主要分布于舌的表面,特别是舌尖和舌的两侧。嗅觉的外周感受器就是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里的嗅细胞。

(2)内部感觉器官:内部感觉器官位于身体内脏器官中(内感受器),对身体各内脏的情况变化做出反应。由内部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有机体觉和痛觉。机体觉是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又称内脏感觉,其属于第六感觉范畴。当各种内脏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融合为一种感觉,被称为自我感觉。痛觉的感受器遍及全身,痛觉能反映关于身体各部分受到的损害或产生病变的情况。

(3)本体感觉器官:本体感觉器官则处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对整个身体或各部分的运动和平衡情况做出反应。由本体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有运动觉和平衡觉。运动觉是最基本的感觉之一,它为我们提供有关身体运动的情报。平衡觉是由人体位置的变化和运动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体在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其速度的加快或减慢就会引起前庭器官中的感受器的兴奋而产生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知觉与感觉一样,也是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事物的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和属性。知觉作为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一方面是由于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就是相互联系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

2.知觉的种类(www.xing528.com)

(1)根据知觉过程分类:知觉是多种感官联合活动的结果,在多种感官的联合活动 中,总有一种或两种感官的活动起主导作用。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活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类: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属性的知觉。它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时间知觉是反映客观现象的持续性、速度和顺序性的知觉;运动知觉是反映物体的空间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对人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的知觉和自我知觉三部分。对他人的知觉是指通过一个人的外表、语言和行动来认识这个人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即“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这类知觉有明显的感情成分参与;自我知觉则是指通过对自己言行的观察来认识自己。

(3)根据知觉映像分类: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可以把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即错觉)两类。正确的知觉是指符合客观实际,正确地反映了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觉。错觉则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知觉。错觉的种类很多,几乎在各种知觉中都有错觉发生,如视觉错觉、声音定位错觉、时间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和对人的错觉等,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视觉错觉。一般情况下,在对事物进行大小、高低、胖瘦的估计时,往往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知觉错误。错觉不同于幻觉,错觉是在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不正确的知觉,而幻觉则是在没有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消失,错觉一般是不会消失的,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识别其真伪。错觉是人们知觉事物的特殊情况,不能因此而认为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人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检验来纠正错觉,而且还可以运用错觉的规律来为人服务。如在服装设计、商业广告、布景的制作以及军事伪装等实践活动领域中,都会广泛地应用错觉规律。

(三)感觉、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知觉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人只能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通过知觉,人可以了解事物作为整体的意义,因而其内容要远比感觉丰富生动。其次,产生过程不同,感觉只是单一的感觉器官进行简单信息加工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大脑对不同感官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最后,产生的因素不同,感觉的产生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而知觉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系统。

2.感觉、知觉的联系 也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对事物的感觉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全面、越正 确;其次,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人在和客观事物接触时,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作为一个方面和事物的整体一同被反映出来。因此,感觉和知觉被统称为感知;最后,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一旦在感官所及范围内消失,感觉和知觉也就随之消失,而且感觉和知觉的主观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它们同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