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件缺陷分类解析

铸件缺陷分类解析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铸造生产中,常见的铸件缺陷有100多种。我国国家标准GB/T 5611《铸造术语》根据铸件缺陷的形貌特征将其分为8大类:①多肉类缺陷;②孔洞类缺陷;③裂纹、冷隔类缺陷;④表面类缺陷;⑤残缺类缺陷;⑥形状及质量差错类缺陷;⑦夹杂类缺陷;⑧性能、成分及组织不合格类缺陷。表7-6 形状及质量差错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续)7.夹杂类缺陷夹杂类缺陷是铸件中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总称。

在铸造生产中,常见的铸件缺陷有100多种。我国国家标准GB/T 5611《铸造术语》根据铸件缺陷的形貌特征将其分为8大类:①多肉类缺陷;②孔洞类缺陷;③裂纹、冷隔类缺陷;④表面类缺陷;⑤残缺类缺陷;⑥形状及质量差错类缺陷;⑦夹杂类缺陷;⑧性能、成分及组织不合格类缺陷。

1.多肉类缺陷

多肉类缺陷是铸件表面各种多肉类缺陷的总称,主要有飞边、毛刺、外渗物(外渗豆)、粘模多肉、冲砂、掉砂、胀砂、抬型(抬箱)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1。

表7-1 多肉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1.jpg

2.孔洞类缺陷

孔洞类缺陷是在铸件表面和内部产生的不同大小、形状的孔洞缺陷的总称,主要有气孔、气缩孔、针孔、表面针孔、皮下气孔、呛火、收缩缺陷、缩孔、缩松、疏松(显微缩松)、渗漏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2。

表7-2 孔洞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2.jpg

3.裂纹、冷隔类缺陷

裂纹、冷隔类缺陷主要有冷裂、热裂、缩裂(收缩裂纹)、热处理裂纹、网状裂纹(龟裂)、白点(发裂)、冷隔、浇注断流、重皮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3。

表7-3 裂纹、冷隔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3.jpg

(续)

978-7-111-45008-5-Chapter07-4.jpg

4.表面类缺陷

表面类缺陷是铸件表面上产生的各种缺陷的总称,主要有表面粗糙、粘砂、化学粘砂、机械粘砂(渗透粘砂)、夹砂结疤(夹砂)、涂料结疤、沟槽、粘型、龟裂(网状花纹)、流痕(水纹)、缩陷、鼠尾、印痕、皱皮、拉伤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4。

表7-4 表面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5.jpg

5.残缺类缺陷(www.xing528.com)

残缺类缺陷是铸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外形缺损缺陷的总称,主要有浇不到(浇不足)、未浇满、型漏、损伤、跑火、漏空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5。

表7-5 残缺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6.jpg

6.形状及质量差错类缺陷

形状及质量差错类缺陷主要有铸件变形、形状不合格、尺寸不合格、拉长、挠曲、错型(错箱)、错芯、偏芯(漂芯)、型芯下沉、串皮、型壁移动、舂移、缩沉、缩尺不符、坍流、铸件质量不合格(超重)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6。

表7-6 形状及质量差错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7.jpg

(续)

978-7-111-45008-5-Chapter07-8.jpg

7.夹杂类缺陷

夹杂类缺陷是铸件中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总称。通常是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杂质颗粒机械地保留在固体金属中内,或凝固时在金属内形成,或在凝固后的反应中在金属内形成。主要有夹杂物(内生夹杂物和外生夹杂物)、夹渣、黑渣、涂料渣孔、冷豆、磷豆、内渗物(内渗豆)、砂眼、锡豆、硬点、渣气孔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7。

表7-7 夹杂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9.jpg

8.成分、组织及性能不合格类缺陷

成分、组织及性能不合格类缺陷主要有: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化学成分不合格、金相组织不合格、白边过厚、菜花头、断晶、反白口、过烧、巨晶、亮皮、偏析、反偏析、正偏析、宏观偏析、微观偏析、重力偏析、晶间偏析(晶界偏析)、晶内偏析(枝晶偏析)、球化不良、球化衰退、组织粗大、石墨粗大、石墨集结、铸态麻口、石墨漂浮、表面脱碳等。其定义和特征见表7-8。

表7-8 成分、组织及性能不合格类缺陷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978-7-111-45008-5-Chapter07-10.jpg

(续)

978-7-111-45008-5-Chapter07-11.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