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CT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GCT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GCT的关断时间是GTO的1/10,比GTO更高速化了。新研制的GCT是在晶闸管管壳的外部装设环状的门极,将外部门极通过叠层板与外电路连接。由于采用了GCT,简化了du/dt的吸收电路,因而也减小了吸收电路所产生的损耗。在该变频装置中,由6个GCT串联组成一个单元。此外,为了抑制GCT阳极和阴极间的过电压,要求主电路的感抗较低,有时需要有钳位电路。该GCT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补偿、电动机传动和电机车的变电站等方面。

GCT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GTO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作为晶闸管中的一种擎住型器件,具有抗电磁环境很强的特点,其功率容量在所需大容量变换器件中已确定了其地位。然而它毕竟是一种电流驱动型器件,从信号给出到实际关断需要数十微秒,器件串联困难,且需要附加庞大的并联吸收电路。这样,导致了开关损耗比较大,限制了其工作频率。为了改进这些特性,对器件的结构和驱动电路进行研究,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采用了一些比较好的优化措施。在此之前,GTO的应用功率处于10~20MVA的水平上,由于市场的需要,50~100MVA水平上的变流器需求越来越大。针对GTO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高压化、大电流化的新型功率器件门极换向晶闸管(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GCT)。

这种器件的显著特点是关断时间可大幅度地缩短。传统GTO的关断时间为数十微秒,由于关断时间的差异,造成串并联困难。而GCT的关断时间是GTO的1/10,比GTO更高速化了。关断时间分散性减少,使串并联容易;为了保护GTO需要一很大的吸收电路以吸收du/dt和di/dt。新研制的GCT是在晶闸管管壳的外部装设环状的门极,将外部门极通过叠层板与外电路连接。与GTO相比,可将感抗降为原来的1%左右,吸收电路可省去,因此,可由该GCT制作di/dt高达每微秒数千安的应用电路;关断时的门极驱动电流峰值变大,总的门极电荷量约减少一半,门极电路的输入功率减小。当GTO关断时,主电流较缓慢的分流至门极电路,在器件内导通区逐渐变窄,最后形成一耗尽层将GTO关断,关断增益为3~5。而GCT是主电流在瞬间全部换流到门极电路,使器件关断,关断增益为1。

1996年由GCT制作的变频装置已装设于德国Bremen变频站中,用于进行50Hz至16(2/3)Hz的频率变换。由于采用了GCT,简化了du/dt的吸收电路,因而也减小了吸收电路所产生的损耗。在该变频装置中,由6个GCT串联组成一个单元。12组这样的单元,其总容量为100MW。(www.xing528.com)

在GCT的应用中,对于GCT反并连接的续流二极管要求较高,它要有与GCT相同的阻断电压,还要有与GCT相同的电流容量。此外,它还要有能抑制浪涌电压的优良的反向恢复特性。为了实现所要求的性能,对该二极管要进行PN结结深和掺杂浓度的优化设计,采用适当的少子寿命控制技术。其次,对于门极驱动电路则要求有较低的阻抗,如在di(GQ)/dt为6000A/μs时,要求驱动电路电感低于3nH。此外,为了抑制GCT阳极和阴极间的过电压,要求主电路的感抗较低,有时需要有钳位电路。为减少器件关断时的尖峰电压,钳位电路的电感最好低于0.2μH。该GCT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补偿、电动机传动和电机车的变电站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