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控制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水资源控制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6年,在美国政府颁布的《全球洪水控制法》中,明确规定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政府投资的水资源控制相关项目进行后评价。合同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去开展工作,所以,可以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通行的项目评估和评价的重点是财务分析,以财务分析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主要指标。

水资源控制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模式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作为公共项目管理的一种工具,美国为监督国会“新政”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对由政府控制的新分配投资计划的项目的运营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考核政府投资计划的正确性和有效性。1936年,在美国政府颁布的《全球洪水控制法》中,明确规定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政府投资的水资源控制相关项目进行后评价。

1930—1968年,项目后评价主要针对的是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通常采用基于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理论的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开展后评价工作。1960年以前,在美国水利建设和公共工程领域,项目后评价得到广泛应用与初步发展,在1960年以后,由于政府投资模式及公共项目运作模式的变迁,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不再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合同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开始应用于某些公共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中,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更为直观和便利,很快广泛应用于水利建设项目,并从公共工程部门开始向农业、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发展,并向欧洲和发展中国家推广。合同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去开展工作,所以,可以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通行的项目评估和评价的重点是财务分析,以财务分析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主要指标。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福利事业将经济评价(国内称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引入了项目效益评价的范围。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项目评价因此而增加了“环境评价”的内容。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项目的社会作用和影响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世行等组织十分关心其援助项目对受援地区的贫困、妇女、社会文化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社会影响评价成为投资活动评估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www.xing528.com)

国外援助组织多年实践的经验证明了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对项目成败的重要作用,于是又将其纳入项目评价的范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大型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原国家发改委根据投资管理的需要,提出对中央企业的投资项目展开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也同步开展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在中央企业投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项目等领域广泛开展,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实际情况,参照相关的后评价理论和后评价体系,充分参考国际上的后评价工作方法和标准,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后评价体系,颁布了适用于中央企业的后评价管理规定,许多中央大型企业内部也都设立了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的兼职和专职机构,编制行业或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