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加强对二重卷边的结构及各部位名称的了解。
(2)掌握二重卷边的解剖方法和检测方法。
(3)掌握叠接率、紧密度和缝盖钩完整率(三率)的概念及其对罐头密封性能的意义。
(4)了解二重卷边的外部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二重卷边的结构及各部位的名称
二重卷边的结构见图6-1所示。
(1)卷边宽度(W)从卷边外部测得的卷边顶部至下缘的尺寸。
(2)卷边厚度(T)从卷边外部测得的垂直于卷边叠层的最大尺寸。
(3)埋头度(C)从二重卷边顶部至靠近卷边内壁盖肩平面的距离。
(4)身钩(LBH)在二重卷边形成时,把桶身或罐身的翻边部分弯曲成钩状的长度。
图6-1 二重卷边的结构及各部位的名称
1—罐身 2—罐盖
(5)盖钩(LCH)在二重卷边形成时,盖钩边弯曲在卷边内部的长度。
(6)叠接长度(LOL)二重卷边形成后,经解剖测得身钩与盖钩互相叠接部分的长度。
卷边封口解剖实验时,检测部位为圆周上均匀分布的三点(夹角120°)。
2.“三率”(LOL%、TR%和JR%)
(1)叠接率(LOL%,卷边重合率)身钩和盖钩重叠程度用百分率表示。
马口铁罐底或易开盖一般要求LOL%≥50%。LOL和LOL%可用计算法、投影仪仲裁法及查表法三种方法[参见《罐头食品金属容器通用技术要求》(GB/T 14251-2017)中的规定]。
(2)皱纹度(WR,%)和紧密度(TR,%)封口结构的紧密度是罐头密封性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它通常用目测解剖实验时盖钩内侧的皱纹度大小来评定,如图6-2所示。
图6-2 紧密度与皱纹度的关系
0—TR=87.5%,WR=12.5%;1—TR=75%,WR=25%;2—TR=50%,WR=50%;3—TR=25%,
WR=75%,即相应的TR=1-WR,(一般要求镀锡薄板的底盖或易开盖TR≥50%)
(3)接缝盖钩完整率JR%指焊缝外卷边盖钩因内垂唇造成有效盖钩不足形成的,一般在满足LOL、LOL%和TR的条件下,JR%不另作要求(目测JR%≥50%即可)。
三、实验材料、仪器
1.材料
空罐(选购于空罐制造厂)、本实验第一部分的实罐。
2.仪器
卫生开罐刀、罐头工业专用卡尺、卷边测微计、游标卡尺、深度尺、千分尺、锉刀、卷边切割机钢丝锯、尖嘴钳、放大镜、卷边投影仪等。
四、实验步骤
1.卷边外部检测
分目检和计量检测两大项。
(1)目检 卷边的外观要求上部平服,下缘光滑,卷边的整个轮廓,曲线卷曲适度,卷边宽度一致,无卷边不完全(滑封)假封(假卷),大塌边、锐边、快口、牙齿、铁舌、卷边碎裂、双线、跳封等因压头或滚轮故障引起的其他缺陷,用肉眼进行观察。(www.xing528.com)
(2)计量检测 按图6-3所示的I、K、J三个检测部位进行罐高、卷边宽度、卷边厚度、埋头度、垂唇度等的测定。
图6-3 X检测部位
2.卷边内部检测
(1)目检 按上图I、K、J部位,确定卷边测定部位,用钢丝锯垂直罐顶,将二重卷边切开,用肉眼在投影仪的显示屏上或借助与放大镜观察卷边内部空隙情况,包括顶部空隙上部空隙和下部空隙观察罐身钩、盖钩的咬合状况及盖钩的皱纹状况。
(2)计量检测 在接缝对面的I部位用卷边切割机或用锯切开卷边形成卷边截面,用投影仪检测身钩BH、盖钩CH长度和叠接率,再用钳子完整撕开卷边,检查整个盖钩的紧密度和接缝盖钩完整率,测量K、J部位身钩BH、盖钩BH长度,然后综合进行评价。
叠接率LOL%的测定有两种方法。
①仲裁法:用卷边投影仪测定如图6-4所示卷边的a、b部分数值,其中a部分为叠接长度(LOL),b部分为理论叠接长度,并按a/b×100%计算叠接率。
②计算法:根据测定的罐身钩(LBH)、盖钩(LCH)、卷边宽度(W)、罐盖铁皮厚度(dc)、罐身铁皮厚度(db),计算叠接率(LOL%)。计算法如式(6-8)所示:
式中 dc——罐盖铁皮厚度;
图6-4 接缝处二重卷边结构图
db——罐身铁皮厚度。
五、结果与讨论
结果如表6-20~表6-22所示。
表6-20 卷边外部检测结果记录表
表6-21 卷边内部检测结果记录表
表6-22 叠接率(LOL%)测量及计算结果记录表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应包含有缺陷的材料,以便对比观察。
(2)注意检测部位的选取。
思考题
1.根据实验画出二重卷边的结构图,标出各部位名称。
2.为什么用锉刀将二重卷边顶部一层铁皮锉透,即可用尖嘴钳把卷边拉下?
3.什么是滑封、假封、大塌边、锐边、快口、牙齿、铁舌、卷边碎裂、双线、跳封?
4.什么是二重卷边的“三率”,其与罐头的密封性能有何关系?
[1]潘思轶.食品工艺学实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周家春.食品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马汉军,秦文.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4]杨帮英.罐头工业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张钟,李先保,杨胜远.食品工艺学实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