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面包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2)加深对面包发酵原理、条件的了解,初步学会一般主食面包的成型方法。
(3)熟悉各种原材料的性质及其在面包制作中起的作用。
(4)初步学会鉴别常见的质量问题,找出原因并制订解决办法。
二、实验原理
面包是由小麦、酵母和其他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再经过发酵、整形、成型、烘烤等工序而制成的,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于被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方便食品之一。酵母是制造面包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物膨松剂。虽然酵母的质量标准是影响面包成品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投产前处理得好坏对产品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的酵母大多是即发活性干酵母,可以直接使用。在面团发酵中,酵母首先分泌转化酶使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而后才分泌麦芽糖酶水解麦芽糖产生葡萄糖。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首先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而后才利用果糖。
发酵过程中酶的作用与糖的转化:
酵母的发酵机制——单糖的代谢途径。淀粉在转化为葡萄糖后被发酵利用。
面团发酵中形成的风味物质是酒精、有机酸、酯类、羟基化合物和其他醇类物质。
面团在发酵中所积累的气体有两个来源:一是酵母呼吸作用;二是酒精发酵。
在面团发酵时,用含有强力面筋的面粉调制成的面团能保有大量的气体而不逸出,使面团膨胀而形成海绵状的结构。
评价面筋质量和工艺性能的指标有延伸性、弹性、可塑性、韧性和比延伸性。目前,国际上都通用粉质仪、拉伸仪来进行综合测定。
①延伸性:指湿面筋被拉长至某长度后而不断裂的性质。延伸性好的面筋,面粉的品质一般也较好。
②弹性:指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可分为强、中、弱三等。
③可塑性:指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不能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④韧性:指面筋对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力。一般来说,弹性强的面筋,韧性也好。
⑤比延伸性:以面筋每分钟能自动延伸的厘米数来表示,面筋质量好的强力粉每分钟仅自动延伸几厘米,弱力粉的面筋每分钟可自动延伸高达100多厘米。
就面筋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中等。
②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或弹性中等,比延伸性小。
③劣质面筋:弹性弱,韧性差,由于本身重力而自然延伸和断裂,或完全没有弹性的流散的面筋。
不同烘焙食品对面筋的工艺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制作面包要求用弹性和延伸性都好的面粉;制作糕点、饼干则要求用弹性、韧性、延伸性都不高,但可塑性良好的面粉。
三、实验材料、仪器
1.材料
高筋粉、水、干酵母、白砂糖、食盐、植物油、抗坏血酸、鲜鸡蛋、奶油等。
2.仪器
烤箱、调粉机、打蛋机、调温调湿箱、二两枕型面包模、天平、烧杯、移液管、量筒、温度计、不锈钢盆、不锈钢刀、台秤、案板、排笔、纸袋、塑料箱。
四、实验步骤
1.配方
实验原料及配方如表6-7所示。
表6-7 参考配方
2.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一(中种法或二次发酵法)
①原料预处理:干酵母和鲜酵母要预先进行活化、液态的原料要进行过滤处理、粉质的原料要进行筛粉处理。
②第一次调粉:取面粉的80%,水的70%及全部酵母一起加入调粉机中,先慢速搅拌,物料混合后中速搅拌约10min左右使物料充分起筋成为黏稠而光滑的酵母面团,调制好的面团温度应在27~29℃(可视当时面粉温度等调节加水温度以达到要求)。
③第一次发酵:面团中插入一根温度计,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的容器内,静止发酵2~2.5h,观察其发酵成熟(发起的面团用手轻轻一按能微微塌陷)既可取出。注意发酵时面团温度不要超过33℃。
④第二次调粉:剩余的原辅料(糖盐等固体应先用水溶化)与经上述发酵成熟的面团一起加入调粉机中。先慢速拌匀后,中速搅拌10~12min,使其成为光滑均一的面团。
⑤第二次发酵:方法与第一次相同。时间需1.5~2h。
⑥整形:经第二次发酵成熟的面团用不锈钢刀切成150g左右生坯,用手搓团,挤压除去面团内的气体,整形后装入内壁涂有一薄层熟油的烤模中,并在生坯表面用小排笔涂上一层糖水或蛋液。
⑦醒发:将装有生坯的烤模,置于调温调湿箱内,箱内调节温度至30℃、相对湿度90%~95%,醒发时间45min~1h,一般观察生坯发起的最高点略高出烤模上口即醒发成熟,立即取出。
⑧烘烤:取出的生坯应立即置于烤盘上,推入炉温已预热至250℃左右的远红外食品烘箱内,开始只开底火,不开面火,这样,炉内的温度可逐渐下降,应观察注意,待炉内生坯发起到应有高度(可快速打开炉门观察)立即打开面火,温度又会上升,当观察面包表面色泽略浅于应有颜色时,关掉面火,底火继续加热,此时炉温可基本保持平衡,直至面包烤熟后立即去处,一般观察到烤炉出气孔直冒蒸汽,烘烤总时间达15~16min即能成熟。注意在烘烤中炉温起伏应控制在240~260℃之间。
⑨冷却:出炉的面包待稍冷后拖出烤模,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2)工艺流程二(直接发酵法或一次发酵法)
①原料准备
a.按配方称取面粉、糖、盐等固体物料备用。
b.按配方称取油脂备用。(www.xing528.com)
c.称取鲜酵母或干酵母,加入与酵母等量的温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置于调温调湿箱中,于40℃下培养25min左右。
d.称取氧化剂,配制成0.1%的水溶液,备用。
e.澄清所需水量,并调节水温至适当温度,水量应按配方扣除酵母和氧化剂中用水量。水温按式(6-1)计算:
②调制面团
a.料倒入不锈钢盆中,不得撒漏,用力适当翻动,使物料混合均匀。
b.酵母液倒入面粉料中,用少量水冲洗数次,洗液倒入面粉。
c.氧化剂倒入粉料中,用少量水冲洗数次,洗液倒入面粉。剩余组分水全部倒入粉料中用手翻动,并对面团进行揉、压折叠等动作,揉面过程中注意观察面团的物理性状。
d.揉面后期加入油脂。
e.继续揉压面团,直至面团表面光滑,有弹性,不粘手,这时表明面团已成熟。
f.将面团置于塑料箱中,进行整批发酵。
③整批发酵:将面团放入调温调湿箱内进行发酵,调温调湿箱调节至所需温度和湿度,温度为26~28℃,湿度为75%~80%,在发酵过程中经常查看,密切注意面团的物理状态,及时掌握面团的成熟状况。当面团体积膨胀至原来面团体积的4倍,面团顶部稍有下陷现象,并有浓郁的酒香味时,表示面团已完成发酵。
④分割、称重、搓圆:发酵结束后取出全部面团,分割成112g的小块面胚,时间控制在20min内完成。搓圆时揉光即可,不能过度揉搓。
⑤中间醒发:将装有面团的烤盘置于调温调湿箱,8~15min,进行面胚的中间醒发。
⑥整形、装模:中间醒发后,将面胚取出,用手抓捏面团数次,然后将面团压成6mm厚的长条面片,再卷成圆柱状后搓紧,整形工作就完成了。整形后的面胚放入事先涂过植物油的烤模中,注意面胚的接缝要放在底部。
⑦摆盘、醒发:将装有面团的烤模置于烤盘上,放入调温调湿箱进行最后醒发。温度控制在38~40℃,湿度在85%,时间控制在1h左右。
⑧烘烤:入炉前,可在面胚表面刷一层蛋液,刷好蛋液后立即进入烤箱烘烤,入炉后将炉温调至面火180℃,底火190℃,烘烤20min后,观察面包的成熟状况。
⑨冷却、包装:一般要求冷却到中心温度下降至32℃,整体水分含量为38%~44%即可。冷却后的面包可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材料有油纸袋和塑料袋两种。
3.成品质量检验
(1)感官指标
形态:听型面包应两头大小相同、外形饱满完整、高度适中、表面光滑、无硬皮、无裂缝。
色泽:表面呈有光亮的金黄色或棕黄色,四周底部呈黄色,不焦,不浅,不发白。
内部组织:面包的端面呈细密均匀的海绵状组织,无大孔洞,富有弹性。
口味:品尝口感松软,并具有产品的特有风味,鲜美可口无酸味。
卫生状态:表面清洁,内部无杂质。
(2)理化指标
酸度:5°T以下。
水分:30%~40%最高不超过40%。
五、结果与讨论
结果记录在表6-8中。
表6-8 感官理化检验记录表
续表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可根据条件选用不同工艺,条件许可注意加以对比,防止调制过度、醒发不足或者过度。
(2)面包烘烤是关键的工艺部位,应注意体会把握好烘烤过程的三个阶段,控制好底面火温度、时间和炉内湿度等。
思考题
1.实验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针对各组制成的产品,结合所学的理论,分析产品的质量。
2.制作面包对面粉有何要求?为什么?
3.糖、乳制品、蛋制品等辅料对面包质量有何影响?
4.二次发酵法生产面包的优缺点有哪些?如让你选择,本实验你认为采用哪种发酵方法更合适,为什么?
5.面包烘烤时,为什么面火要比底火迟打开一段时间?
[1]赵晋府.食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周家春.食品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天津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4.
[4]刘江汉.焙烤工业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孙显慧,马同庆.多维复合蔬菜营养型面包加工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6):86-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