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仿瓷餐具背后的夺命碗故事

揭秘仿瓷餐具背后的夺命碗故事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仿瓷餐具”其实是一个俗称。而由仿瓷餐具中迁移至食物的甲醛,达到这种量的可能几乎不存在。总而言之,合格的仿瓷餐具迁移出的小分子物质远远到不了危害健康的量。我们强调购买合格的仿瓷餐具,不过在市场上,确实也有很多不合格的仿瓷餐具。不法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采用其他的廉价原料来制作仿瓷餐具。所以,国家规定不允许用脲醛树脂来制作餐具,所有用它制成的仿瓷餐具都是非法产品。

揭秘仿瓷餐具背后的夺命碗故事

朋友圈里曾疯传一个“夺命碗”的故事,说是有一名1岁多的孩子被确诊为淋巴性细胞白血病,而她的父母双方家族里并没有白血病的遗传病史,所以,他们认为这孩子得白血病是和吃饭所用的仿瓷碗有关。

这件事情传播开来,很多人就把仿瓷碗称为“夺命碗”。

无论如何,这个可怜的孩子和她的家庭遭遇到这种不幸,确实值得同情;她的父母把得病原因归结于孩子的某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算是人之常情。媒体也确实报道过仿瓷餐具不合格率极高的新闻。

仿瓷餐具真的有这么恐怖吗?为什么国家还允许它生产销售呢?

“仿瓷餐具”其实是一个俗称。在国家标准中,它的规范名称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餐具”。这类餐具所用的材料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来的高分子聚合物,通常称为“密胺树脂”,简称MF。

三聚氰胺和甲醛这两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它们都是大家很反感的化工材料。不过它们聚合之后得到的密胺树脂,已经跟它们聚合之前的单体完全不同。这种树脂有很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做成的餐具比玻璃餐具和陶瓷餐具要轻,也不易摔坏,所以很适合作为儿童餐具。仿瓷餐具也不是中国的特产,它们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

当然了,高分子材料中可能存在着一些小分子,在使用过程中会迁移出来。通常说的高分子材料的安全性,小分子物质的迁移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聚合密胺树脂的三聚氰胺和甲醛都“臭名昭著”。

一种高分子材料被允许用来制作餐具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在很极端的条件下,比如说高温、酸性、碱性,以及长时间地盛放食物,检测迁移出来的小分子物质的量。对于三聚氰胺,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安全标准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2毫克。检测结果显示,从密胺树脂中迁移出来的三聚氰胺最大的可能量,也远远低于这个安全标准,所以完全不值得担心。

甲醛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甲醛具有挥发性,我们都听说过,许多建筑和装饰材料可能释放甲醛。通常所说的安全标准,是指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如果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过高,人们通过呼吸就会摄入较多,对健康就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新装修的房子要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通风,让甲醛散去,也就是这个原因。

大家对甲醛的担心,其实是针对空气中的甲醛,但甲醛会在植物的正常代谢中产生,所以,食物中也会天然存在一定量的甲醛。水果蔬菜、肉类、鱼类、甲壳类等食物中,往往有每公斤几毫克到几十毫克的甲醛,最高甚至可达几百毫克。而由仿瓷餐具中迁移至食物的甲醛,达到这种量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国际上对于仿瓷餐具中迁移出的甲醛甚至没有进行限定,不过在中国,是有国家限制标准的。这是一种出于谨慎的保护,并不意味着“超标了就会致癌”;这个限制标准的作用,在于促使生产企业尽量降低可能迁移出的量。

总而言之,合格的仿瓷餐具迁移出的小分子物质远远到不了危害健康的量。把患白血病归结于仿瓷碗,只是遭遇不幸之后的一种情绪宣泄,并不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

我们强调购买合格的仿瓷餐具,不过在市场上,确实也有很多不合格的仿瓷餐具。因为密胺树脂比较贵,所以合格的仿瓷餐具成本就比较高。不法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采用其他的廉价原料来制作仿瓷餐具。有一类是使用脲醛树脂。脲醛树脂也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它是用尿素和甲醛聚合而成的,简称UF。这种树脂主要用于日用生活品和电器零件,以及板材黏合剂、纸和织物的浆料、贴面板、建筑装饰板等。就这些用途,脲醛树脂的稳定性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但如果作为餐具,它的甲醛迁出率就太高了。所以,国家规定不允许用脲醛树脂来制作餐具,所有用它制成的仿瓷餐具都是非法产品。(www.xing528.com)

市场上还有一些原料是密胺粉加入了其他填料。这些填料的加入降低了成本,也破坏了密胺树脂的稳定性。用它们来制作餐具,外观上跟合格的仿瓷餐具一样,但它们有很高的甲醛迁出率,所以也不符合国家标准。市场上的密胺粉有A1、A3和A5等分类,只有A5才是纯的密胺树脂,能够满足仿瓷餐具的安全性要求。

跟玻璃餐具和陶瓷餐具相比,仿瓷餐具有它的优势,合格产品也不会危害健康。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上很多不合格仿瓷餐具无法通过肉眼来分辨。如果需要购买,那么应该注意以下两条。

第一,价格贵的不见得一定是合格产品,但价格便宜的一定不是合格产品。

第二,尽量在大商场购买厂家信息齐全的产品。一般而言,大商场对于货源有更好的掌控,厂家信息齐全意味着“职业打假人”追溯打假较为方便,厂家捣鬼的可能性也就比较低。

如果要使用仿瓷餐具,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只用仿瓷餐具盛装一般食物。在冰箱的冷冻温度和水沸腾的温度之间,仿瓷餐具都没有问题。但如果是滚烫的油,温度就太高了,不应该用仿瓷餐具盛装。

第二,微波炉或者烤箱可能出现局部高温的情况,所以不应该把仿瓷餐具放进微波炉和烤箱,更不能把仿瓷餐具放在火上直接加热。

第三,酸性强的食物会提高密胺树脂中甲醛的迁出率,所以不要用仿瓷餐具长时间地盛装碳酸饮料、果汁酸奶酸菜等酸度高的饮料和食品。

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塑料瓶。关于什么塑料瓶可以装什么食物,什么塑料瓶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经常有文章建议通过瓶底的标志来判断。在塑料瓶瓶底,通常有一个三角形,其中有一个数字,有的人称它为“毒性密码”。其实,这个数字是表示塑料瓶的材料分类,主要是方便回收的。不同材质的塑料瓶确实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比如只有5号塑料,也就是聚丙烯塑料,才有可能做成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而1号PET塑料瓶就只适用于装常温饮料,不能承受高温。

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记住这些不同数字所表示的材质及其使用范围。大家只需要记住:正规厂家使用的塑料瓶都会符合使用规范,我们不要把它们用在其他的地方就可以了。比如,矿泉水瓶就只用来装常温或者低温的水,不要用来装开水;而要放进微波炉加热的塑料容器,一定得是注明了“可微波加热”的种类,即便是5号塑料,如果没有注明“可微波加热”,也同样不应该放进微波炉。

在路边摊上,摊主经常用塑料袋套住餐盘或者碗来盛装食物。许多人会问:这样做对身体有害吗?从理论上说,有符合食品标准的、能承受食物温度的塑料制品存在。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无法知道摊主所用的塑料袋是符合食品标准的合格产品还是劣质产品,或者是压根不应该用于食品的“非食品级”产品。不过,路边摊可能存在着食材来源不可靠、保存条件不合格、操作不卫生等更普遍、更严重的风险,相比之下,塑料袋的风险还不是最大的。换句话说,在路边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中,塑料袋的问题并不是最严重的;如果你都愿意选择路边摊了,那么塑料袋的问题也就没多大必要去纠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