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邻面圆角过渡类零件的宏程序编程

相邻面圆角过渡类零件的宏程序编程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机械零件制造中经常需要加工图3-104所示相邻面圆角过渡的零件。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此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编制一个只用变量不用具体数值的宏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呼出该宏程序的用户宏指令段为上述变量赋值。这样,对于不同大小的圆角过渡半径和不同的步距角,不必更改宏程序,而只需修改主程序中用户宏指令段内的赋值数据就可以了。

机械零件制造中经常需要加工图3-104所示相邻面圆角过渡的零件。

工艺分析:加工此类相邻面圆角过渡零件时,一般采用分层铣削的方式,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沿零件轮廓按圆角过渡半径大小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进行。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此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978-7-111-33271-8-Chapter03-141.jpg

图3-104 相邻面圆角过渡类零件

例:图3-105所示内圆侧面与上平面成圆角过渡,矩形外轮廓侧面与上表面也成圆角过渡,试用变量(或参数)编制一个此类零件的通用程序。

978-7-111-33271-8-Chapter03-142.jpg

图3-105 相邻面圆角过渡零件编程示例图

a)零件图 b)效果图

由图3-105可知,内圆侧面与上平面的圆角过渡为上下等半径,而矩形外轮廓侧面与上表面也为圆角过渡,但矩形的四个角与上表面的圆角过渡为上下变半径,则圆角半径从矩形轮廓开始圆角过渡往上均匀地线性递减至上表面。下面分别进行程序结构分析及编程。

根据图3-106刀具中心轨迹运动图,先用刀具中心轨迹计算方法来编程。编制一个只用变量不用具体数值的宏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呼出该宏程序的用户宏指令段为上述变量赋值。这样,对于不同大小的圆角过渡半径和不同的步距角,不必更改宏程序,而只需修改主程序中用户宏指令段内的赋值数据就可以了。注意:为了保证圆角过渡的精度,以角度的递增(减)循环条件进行判断,使每循环一次的角度变化为均值,同时X(Y)和Z值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978-7-111-33271-8-Chapter03-143.jpg

图3-106 刀具中心轨迹运动图

a)球头铣刀铣凸球面的圆参数方程关系 b)球头刀铣凹球面的圆参数方程关系 c)球头刀铣凸球面的圆一般方程关系 d)球头刀铣凹球面的圆一般方程关系

由以上工艺分析,可画出图3-107所示倒圆角的宏程序结构流程框图。

978-7-111-33271-8-Chapter03-144.jpg

图3-107 倒圆角的宏程序结构流程框图

1.倒圆角的宏程序编程

(1)HNC—21/22M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圆角过渡的宏程序编制

局部变量含义:

#23=X0;X0—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24=Y0;Y0—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17=R;R—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

#8=I;I—基准孔的直径尺寸值

#9=J;J—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3=D;D—刀具半径

#1=B;B—步距角初始角度值

#4=E;E—步距角递增均值

#5=F;F—切削进给速度

%183;宏程序号

N005#32=#9;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32

N010 G90 G00 X[#23] Y[#24];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基准孔上方

N015 Z[#17];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基准孔上方安全距离

N020 WHILE#1LE90;如果#1大于90,则程序跳转至N050程序段

N025#1=#1+#4;角步距叠加一个均值

#30=[#8/2+#9]-[#9+#3]*COS[#1*PI/180];X=(基准孔半径+倒圆半径)-(倒圆半径+刀具半径)COSβ

#31=[#9+#3]*SIN[#1*PI/180];Z=(倒圆半径+刀具半径)SINβ

#32=#32-#31;

N030 G01 Z[-#32] F[3*#5];刀具以工进速度移动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35 X[#23+#30]Y0 F[#5];直线插补到基准孔侧

N040 G03 I[-#30] J0;整圆插补(顺铣)

N045 ENDW;返回循环体(N020程序段)

N050 G00 X[#23] Y[#24];刀具快速回到基准孔中心

H055 Z[#17+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作

N060 M99;宏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2)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圆角过渡的用户R参数程序编制

R参数含义:

R24=X0;X0—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R25=Y0;Y0—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R18=R;R—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

R4=I;I—基准孔的直径尺寸值

R5=J;J—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R2=B;B—步距角初始角度值

R7=D;D—刀具半径

R8=E;E—步距角递增均值

R9=F;F—切削进给速度

L183;R参数程序名

N005 R32=R5;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R32

N010 G90 G00 X=R24 Y=R25;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基准孔上方

N015 Z=R18;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基准孔上方安全距离

N020 MARKE1:R2=R2+R8;步距角叠加一个均值

N025 R30=[R4/2+R5]-[R5+R7]*COS[R2];X=(基准孔半径+倒圆半径)-(倒圆半径+刀具半径)COSβ

R31=[R5+R7]*SIN[R2];Z=(倒圆半径+刀具半径)SINβR32=R32-R31;

N030 G01 Z=-R32 F=3*R9;刀具以工进速度移动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35 X=R24+R30 Y0 F=R9;直线插补到基准孔侧

N040 G03 I=-R30 J0;整圆插补(顺铣)

N045 IF R2<=90 GOTOB MARKE1;如果R1小于或等于90,则跳转至MARKE1程序段

N050 G00 X=R24 Y=R25

N055 Z=R18+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件

N060 RET;R参数子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3)FANUC 0i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圆角过渡的宏程序编制

自变量含义:

#24=X0;X0—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25=Y0;Y0—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18=R;R—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

#4=I;I—基准孔的直径尺寸值

#5=J;J—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2=B;B—步距角初始角度值

#7=D;D—刀具半径

#8=E;E—步距角递增均值

#9=F;F—切削进给速度

%183;宏程序名

N005 #32=#5;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32

N010 G90 G00 X#24 Y#25;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基准孔上方

N015 Z#18;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基准孔上方安全距离

N020 WHILE[#2LE90]DO1;如果#2大于90,则程序跳转至N050程序段

N025 #2=#2+#8;步距角叠加一个均值

#30=[#4/2+#5]-[#5+#7]*COS[#2];X=(基准孔半径+倒圆半径)-(倒圆半径+刀具半径)COSβ

#31=[#5+#7]*SIN[#2];Z=(倒圆半径+刀具半径)SINβ#32=#32-#31;

N030 G01 Z-#32 F[3*#9];刀具以工进速度移动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35 X[#24+#30] Y0 F#9;直线插补到基准孔侧

N040 G03 I-#30 J0;整圆插补(顺铣)

N045 END1;返回循环体(N020程序段)

N050 G00 X#24 Y#25

N055 Z[#18+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件

N060 M99;宏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2.矩形四个圆角变半径倒圆角的宏程序编程

由以上工艺分析,可画出图3-108所示变半径倒圆角的宏程序结构流程框图。

978-7-111-33271-8-Chapter03-145.jpg

图3-108 变半径倒圆角的宏程序结构流程框图

(1)HNC—21/22M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变半径圆角过渡的宏程序

局部变量含义:

#23=X0;X0—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24=Y0;Y0—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20=U;U—矩形零件的长度值

#21=V;V—矩形零件的宽度值

#17=R;R—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

#9=J;J—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10=K;K—矩形四角倒圆半径

#1=B;B—步距角初始角度值

#2=C;C—切入圆弧半径(C>D)

#3=D;D—刀具半径

#4=E;E—步距角递增均值

#5=F;F—切削进给速度

%283;宏程序号

N005 #40=[#20/2-#10];X向定长

#41=[#21/2-#10];Y向定长

#42=#9;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42

#43=#10;矩形四角倒圆半径初始值变量#43

N010 G90 G00 X[#23+#40+#10+#3+#2] Y[#24];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右侧下刀点

N015 Z[#17];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上方安全距离

N020 WHILE#1LE90;如果#1大于90,则跳转至N105程序段

N025 Z[-#42];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30 G91 G01 X[-#9+#9*COS[#1]]Y[-#2]F[3*#5];刀具以相对坐标方式工进速度移动到切入圆起点

N035 G02 X[-#2] Y[#2] R[#2] F[#5];圆弧切入

N040 G01 Y[#41];定长直线插补

N04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50 G01 X[-2*#40];定长直线插补

N05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60 G01 Y[-2*#41];定长直线插补

N06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70 G01 X[2*#40];定长直线插补

N07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80 G01 Y[#41];定长直线插补

N085 G02 X[#2] Y[#2] R[#2] F[#5];圆弧切出

N090 G01 Y[-#2];直线插补回到起点

N095 #1=#1+#4;步距角均值叠加

#42=#42-#9*SIN[#1];刀具Z向逐层上升

#43=#10*COS[#1];矩形四角倒圆半径线性减小

N100 ENDW;返回循环体(N020程序段)

N105 G90 G00 X[#23+#20] Y[#24];刀具快速退回到工件右侧

N110 Z[#17+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件

N115 M99;宏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2)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变半径圆角过渡的用户R参数程序

R参数含义:

R24=X0;X0—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R25=Y0;Y0—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R21=U;U—矩形零件的长度值

R22=V;V—矩形零件的宽度值

R18=R;R—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www.xing528.com)

R5=J;J—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R6=K;K—矩形四角倒圆半径

R2=B;B—步距角初始角度值

R3=C;C—切入圆弧半径(C>D)

R7=D;D—刀具半径

R8=E;E—步距角递增均值

R9=F;F—切削进给速度

%283;R参数程序名

N005 R40=[R21/2-R6];X向定长

R41=[R22/2-R6];Y向定长

R42=R5;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R42

R43=R6;矩形四角倒圆半径初始值变量R43

N010 G90 G00 X=R24+R40+R6+R7+R3 Y=R25;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右侧下刀点

N015 Z=R18;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上方安全距离

N020 MARKE1:Z=-R42;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25 G91 G01 X=-R5+R5*COS[R2] Y=-R3 F=3*R9;刀具以相对坐标方式工进速度移动到切入圆起点

N030 G02 X=-R3 Y=R3 CR=R3 F=R9;圆弧切入

N035 G01 Y=R41;定长直线插补

N040 G03 X=-R43 Y=R43 CR=R43;以R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45 G01 X=-2*R40;定长直线插补

N050 G03 X=-R43 Y=-R43 CR=R43;以R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55 G01 Y=-2*R41;定长直线插补

N060 G03 X=R43 Y=-R43 CR=R43;以R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65 G01 X=2*R40;定长直线插补

N070 G03 X=R43 Y=R43 CR=R43;以R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75 G01 Y=R41;定长直线插补

N080 G02 X=R3 Y=R3 CR=R3 F=R9;圆弧切出

N085 G01 Y=-R3;直线插补回到起点

N090 R2=R2+R8;角步距均值叠加

N095 R42=R42-R5*SIN[R2];刀具Z向逐层上升

R43=R6*COS[R2];矩形四角倒圆半径线性减小

N100 IF R2<=90 GOTOB MARKE1;如果R2小于或等于90,则程序跳转至MARKE1程序段

N105 G90 G00 X=R24+R21 Y=R25;刀具快速退回到工件右侧

N110 Z=R18+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件

N115 RET;R参数子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3)FANUC 0i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变半径圆角过渡的宏程序

自变量含义:

#24=X0;X0—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25=Y0;Y0—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21=U;U—矩形零件的长度值

#22=V;V—矩形零件的宽度值

#18=R;R—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

#5=J;J—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6=K;K—矩形四角倒圆半径

#2=B;B—步距角初始角度值

#3=C;C—切入圆弧半径(C>D)

#7=D;D—刀具半径

#8=E;E—步距角递增均值

#9=F;F—切削进给速度

O283;宏程序名

N005#40=#21/2-#6;X向定长

#41=#22/2-#6;Y向定长

#42=#5;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42

#43=#6;矩形四角倒圆半径初始值变量#43

N010 G90 G00 X[#24+#40+#6+#7+#3] Y#25;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右侧下刀点

N015 Z#18;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上方安全距离

N020 WHILE[#2LE90]DO1;如果#2大于90,则程序跳转至N105程序段

N025 Z-#42;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30 G91 G01 X[-#5+#5*COS[#2]] Y-#3 F[3*#9];刀具以相对坐标方式工进速度移动到切入圆起点

N035 G02 X-#3 Y#3 R#3 F#9;圆弧切入

N040 G01 Y#41;定长直线插补

N04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50 G01 X[-2*#40];定长直线插补

N05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60 G01 Y[-2*#41];定长直线插补

N06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70 G01 X[2*#40];定长直线插补

N075 G03 X#43 Y#43 R#43;以#43为半径圆弧插补

N080 G01 Y#41;定长直线插补

N085 G02 X#3 Y#3 R#3 F#9;圆弧切出

N090 G01 Y -#3;直线插补回到起点

N095 #2=#2+#8;步距角均值叠加

#42=#42-#5*SIN[#2];刀具Z向逐层上升

#43=#6*COS[#2];矩形四角倒圆半径线性减小

N100 END1;循环体结束

N105 G90 G00 X[#24+#21] Y#25;刀具快速退回到工件右侧

N110 Z[#18+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件

N115 M99;宏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3.编程实例

在铣床或加工中心上加工图3-109所示相邻面圆角过渡零件,零件的基准孔直径为ϕ40mm,孔口倒圆半径为6mm,矩形周边倒圆半径为8mm,矩形四角倒圆半径为10mm;假设零件基准孔和矩形四角倒圆已加工好了。试编写加工此零件的宏程序。

978-7-111-33271-8-Chapter03-146.jpg

图3-109 相邻面圆角过渡零件实例图

a)尺寸图 b)效果图

解:

(1)工艺设计 建立工件坐标系,确定零件的对称中心为工件坐标系X、Y轴的零点,工件表面为工件坐标系Z轴的零点,机床坐标系偏置值设置在G54寄存器中。

(2)加工顺序 用ϕ10mm球头铣刀先加工基准圆的孔口倒圆,再加工矩形四周的圆弧过渡。

加工都采用不对称顺铣削方式。主轴转速为1200r/min,铣削进给速度为350mm/min,主轴起始位置在零件上方50mm处,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在零件上方2mm处。

(3)零件加工程序

1)华中HNC—21/22M数控系统。

主程序如下:

O××××;文件名

%××××;程序号

N10 T01 M06;调用1号刀(ϕ10mm立铣刀)

N15 G17 G90 G21 G94 G54 G40;程序运行初始状态设置

N20 G43 G00 Z50.0 H01 S1200 M03;建立刀具长度补偿,主轴正转,转速为1200r/min

N25 X0.0 Y0.0 M07 D01;刀具快速移动到工件坐标零点,打开切削液

N30 M98 P183 X0 Y0 R2 I40 J6 B0 D5 E2 F350;调用倒圆角过渡宏程序

N35 M98 P283 X0 Y0 U80 V80 R2 J8 K10 B0 C10 D5 E2 F350;调用倒变半径圆角过渡宏程序

N40 G00 Z100.0 M09;刀具退到工件上表面100mm处,切削液关闭

N45 G49;取消刀具长度补偿

N50 X80 Y0 M05;刀具退到零件右侧,主轴停止

N55 M30;程序结束并返回程序开头

%183;倒圆角过渡宏程序(见上)

M99;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283;倒变半径圆角过渡宏程序(见上)

M99;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2)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

主程序如下:

FZG××××;程序名

N10 T01 D01 M06;调用1号刀(ϕ10mm立铣刀)

N15 G17 G90 G71 G94 G54 G40;程序运行初始状态设置

N20 G00 Z50.0 S1200 M03;建立刀具长度补偿,主轴正转,转速为1200r/min

N25 X0.0 Y0.0 M07;刀具快速移动到工件坐标零点,打开切削液

N30 R24=0 R25=0 R18=2 R4=40 R5=6 R2=0 R7=5 R8=2 R9=350;参数设置

N35 L183;调用倒圆角过渡R参数程序

N40 R24=0 R25=0 R21=80 R22=80 R18=2 R5=8 R6=10 R2=0 R3=10 R7=5 R8=2 R9=350;参数设置

N45 L283;调用倒变半径圆角过渡R参数程序

N50 G00 Z100.0 M09;刀具退到工件上表面100mm处,切削液关闭

N55 D00;取消刀具长度补偿

N60 X80 Y0 M05;刀具退到零件右侧,主轴停止

N65 M02;程序结束并返回程序开头

L183.SPF;倒圆角过渡R参数子程序(见上)

RET;R参数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L283.SPF;倒变半径圆角过渡R参数子程序(见上)

RET;R参数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3)FANUC 0i数控系统。

主程序如下:

O××××;程序名

N10 T01 M06;调用1号刀(ϕ10mm立铣刀)

N15 G17 G90 G21 G94 G54 G40 G49 G80;程序运行初始状态设置

N20 G43 G00 Z50.0 H01 S1200 M03;建立刀具长度补偿,主轴正转,转速为1200r/min

N25 X0.0 Y0.0 M07 D01;刀具快速移动到工件坐标零点,打开切削液

N30 G65 P183 X0 Y0 R2 I40 J6 B0 D5 E2 F350;调用倒圆角过渡宏程序

N35 G65 P283 X0 Y0 U80 V80 R2 J8 K10 B0 C10 D5 E2 F350;调用倒变半径圆角过渡宏程序

N40 G00 Z100.0 M09;刀具退到工件上表面100mm处,切削液关闭

N45 G49;取消刀具长度补偿

N50 X80 Y0 M05;刀具退到零件右侧,主轴停止

N55 M30;程序结束并返回程序开头

O183;倒圆角过渡宏程序(见上)

M99;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O283;倒变半径圆角过渡宏程序(见上)

M99;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