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祁门红茶合作社陷入质量亏损困局

祁门红茶合作社陷入质量亏损困局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情况变得普遍起来之后,合作社收到的毛茶质量可想而知。而洋行之所以愿意以高价收购合作社的祁门红茶,也正是因为他们肯定了合作社茶叶的质量,但在源头上都无法保证质量的时候,加上没有统一的制茶要求,合作社的亏损已经成为定局。这意味着,政府垄断了整个祁门红茶的运输销售权。

祁门红茶合作社陷入质量亏损困局

合作社的盈利模式来自于低买高卖,即以比茶号低的价格向茶农收购毛茶,以比茶号高的价格向洋行售卖祁门红茶,参与了合作社的茶农除了靠售卖毛茶获得收益之外,还参与利润分配。

但因为没有统一的茶叶收购管理措施,兼之毛茶的收购价又低于茶号,短视的茶农便偷偷地将质量好的毛茶卖给茶号,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变得普遍起来之后,合作社收到的毛茶质量可想而知。

而洋行之所以愿意以高价收购合作社的祁门红茶,也正是因为他们肯定了合作社茶叶的质量,但在源头上都无法保证质量的时候,加上没有统一的制茶要求,合作社的亏损已经成为定局。

合作社从出现到衰落,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直到1940年,更是完全蜕化为唯利是图的茶商,经营性质和模式已与之前的茶号没有丝毫区别。

就在合作社进入衰落的时期,安徽和江西两地政府在1936年成立了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由政府对祁门红茶茶号进行登记,并由银行对茶号发放贷款,将精制好的祁门红茶进行统一运输销售。这意味着,政府垄断了整个祁门红茶的运输销售权。

严格意义上来说,运销委员会的出现对于祁门红茶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们发放给茶号的贷款利息为8厘,而之前茶栈的贷款利息为1分5厘之高;统一运销使得运输费用降低,祁门红茶的利润有了相当的增长。因此,在运销委员会垄断祁门红茶的初期,大大促进了茶业的发展。(www.xing528.com)

1937年,在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茶叶公司,准备消除中间环节对祁门红茶的盘剥,实现贸易自主,拟直接向国际市场进行祁门红茶的销售。

所有的期待都是好的,但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无论是运销委员会和中茶公司都失败了,过于复杂及门槛过高的贷款手续、几乎与茶栈没有区别的与洋行的勾结、被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的权力和利益,都是运销委员会和中茶公司脖子上的绞索。

1945年,中国茶叶公司奉命合并于贸易委员会属下的复兴商业公司。

中国农民银行屯溪支行留存文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