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桥。桥栏青苔斑驳,满是时光痕迹
县城阊江段上有两座桥:平政桥和仁济桥。双桥建于明,重修于清,其造型、结构基本相似,均为五拱桥,全用紫砂石砌成。以建桥的先后来说,是先有平政,再有仁济;但是就以石为料建石拱桥来说,是先有仁济,再有平政。
平政桥:平政桥的历史,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元朝。最初的平政桥只是一座无名的梁式木桥,明初时经知县余宝修整,命名平政。1550~1553年,时任祁门知县尤烈伐石改造,改木梁桥为拱形石桥。
仁济桥:古代祁门城墙围绕,阊江作为天然的护城河在城外由东向南流去。在仁济桥未建之前,祁门内外交通都只能靠步行绕道梁木的平政桥,往来十分不便;要是碰上洪水来袭,经常会使梁漂桥断,更令行人隔岸兴叹。1530~1533年,时任祁门主簿芦默倡修下桥,命名“仁济”。
且不管孰先孰后,两座石拱大桥相距仅两百多米,这在中国桥建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阊江双桥”也自成一道风景,自古即有“阊江双虹”和“双桥月夜”的美誉。《中国名胜辞典》介绍双桥:“风格古朴,质地坚凝,两桥横陈江上,如双虹垂地,光彩四射”。(www.xing528.com)
在那些古朴的岁月里,人们或相约桥头,或伫立桥上,看两桥之间,水面宽阔平如铜镜。到月亮上来时,天上明月映水中,波影斑驳,光色琉璃,动人境界如入水晶之宫,不可名状。或是夏季雨后,艳阳复出,桥下水清亮,喧喧嚷嚷;桥身沐日光,空洁明丽,好似两道彩虹横过,光辉璀璨。
阊江双桥现为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桥都曾遭受损坏也经多次修缮,上桥平政桥已于近代改为公路桥;下桥仁济桥仍保留古式,两桥两端都有石阶上下。伫立桥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我看这双桥,看到的是时光印记,是过去;这双桥看我,又何尝不是长河过客?它们像两位老人,走过近五百年的风雨,看见无数的人和故事,目睹了这县城每一点的变迁;它们不能诉说,但它们站成了一道风景,成了这祁城永久的守候,成了祁门人永远的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