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常见反光板使用问题

解决常见反光板使用问题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在A处或B处、C处用反光板作辅助光照明,势必造成人物脸部较明显的夹光效果。反光板作主光,一般用于环境照明条件较差时。使用多块反光板时,要注意主光光线的统一。如单块反光板在使用时经常是立在地面上,靠在腿上等,致使辅助光角度明显偏低,有时甚至出现程度不同的脚光效果,使被摄体的描绘与塑造受到很大影响。

解决常见反光板使用问题

1.反射光太强、太亮

反光板与主光光比处理不得当,差距太小,会出现不加反光板则已,一加就过的现象,使观众视觉感受失常,使画面中的人物变成了“玻璃人”和“透明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反光板距离被照明体太近或使用了单向反射式反光板等。由于反光板造成的辅助光过亮,使人眼感觉非常不适,人工用光痕迹过重。“使用反光板或灯作为辅助光的全部艺术在于不使人们察觉到使用了它们。”[8]

2.反光板位置不准确

反光板放在什么位置上照明,对一位照明师来讲,应认真地加以对待。反光板作辅助光时,反射光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在被摄体表面产生投影,不能造成第二主光的印象,不能同主光形成夹光效果。以下给出了几种基本情况下的反光板作辅助光时的位置图例

图7-2 反光板位置不正确

图7-3 反光板位置正确

图7-2中,A处反光板或B处反光板正在给逆光照明的人物以辅助光照明。反光板所处的位置不正确,很容易在人物的脸部和身上产生不应该出现的投影,给人以多光源、光线效果不真实、人工用光痕迹太重的印象。

图7-3中,反光板无论在A处还是在B处,要尽量与人物视向相对并紧靠摄轴线,就不会在人脸部、头部、衣服上产生不真实的投影。

图7-4中,被照明的人物视向发生了变化,从摄像机角度观察,可发现人物的侧面前额、鼻梁、唇颏、脖颈、肩胛、前胸等部位亮的轮廓线条优美突出,其他部位处于暗部。如在A处或B处、C处用反光板作辅助光照明,势必造成人物脸部较明显的夹光效果。

图7-4 反光板位置不正确

图7-5 反光板位置正确

图7-5中,A处反光板所在位置正确,从摄像机角度观察,会发现被照明体由亮的轮廓线条至暗部有光调的细微变化,亮暗层次过渡较丰富。如果感觉人物侧向摄像机一面的头部还需加辅助光,可在紧靠摄轴线的B处加一块反光板,但B处反光板的亮度一定不能超过A处反光板的亮度,否则会出现轮廓光与B处反光板光线的夹光照明效果。如果没有A处反光板的存在,B处反光板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见图7-6,A处反光板专门给图中右边人物打辅助光,缩小其亮暗差距,使其亮暗有较丰富的变化;B处反光板主要给面对镜头的人物打辅助光,反光板要靠近摄轴线,否则会在人脸部产生明显投影。如果只有一块反光板,其照明的最佳位置应该在B处。

图7-7中,A处反光板照明的主要对象是离镜头较远的两个主体人物,B处反光板是A处反光板照明的补充,其照明亮度不能强于A处反光板。

反光板作主光,一般用于环境照明条件较差时。反光板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组织起画面的影调对比,形成光调的合理配置,担负起光线描绘、造型的作用。同时要尽量处理好光线的投射角度,反射方向要真实,高度要适当。使用多块反光板时,要注意主光光线的统一。

3.反光板角度偏低

电视照明创作中,许多人比较重视室内、棚内、演播室内的灯光照明,而常常忽视外景的自然光照明。外景中反光板照明角度偏低,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几乎是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了。如单块反光板在使用时经常是立在地面上,靠在腿上等,致使辅助光角度明显偏低,有时甚至出现程度不同的脚光效果,使被摄体的描绘与塑造受到很大影响。

图7-6 多人物反光板辅助光照明(一)

图7-7 多人物反光板辅助光照明(二)

4.区域性照明,光痕明显

所谓区域性照明,是指被照明体在一个区域内或随镜头运动的几个主要区域内,反光板辅助光照明效果较好,而走出那个区域时,反光板辅助照明即刻消失。如果镜头运动的方向是由A点至B点,也就是说起幅是A点,落幅是B点,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镜头在A点和B点时,反光板辅助光照明效果很好,而介于A、B点之间的一段距离上,却没有辅助光照明,被照明体随镜头的运动是由明到暗,由暗到明,一会儿正常,一会儿不正常,致使光线效果虚假,人工用光痕迹太重。

图7-8 区域性照明

如图7-8,A点是镜头起幅,B点是镜头落幅,两块反光板各自固定在摄像机左右两侧位置上。当被照明体从A点走向B点时,有一区域内反光板辅助光照明消失,只有日光的逆光照明,接近B点时,反光板辅助光又出现了,这种区域性照明应尽量避免,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处理:(www.xing528.com)

1.用反光板摇跟;

2.用反光板移跟;

3.用反光板“接力”;

4.用大块反光布、屏照明。

★本章思考与练习题★

1.外景自然光照明的优点是什么?

2.外景自然光照明有哪些不足?采取哪些方法加以修正与弥补?

3.如何利用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间的光线表现气氛?

4.顶光照明时间,怎样化弊为利,完成画面的基本造型?

5.直射光照明的三种形式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种形式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关系?

6.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分别选择什么样的光线形式最佳?

7.散射光照明与直射光照明有什么不同?同时简述各自的利弊。

8.雨雪天光线效果的特殊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9.夜景拍摄为什么不选择在夜间进行?

10.日出前及日落后一段时间里拍摄夜景的好处有哪些?

11.夜景拍摄前需考虑些什么?光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

12.为什么在夜景拍摄中要求用光要有依据?要求光线要有来源?

13.室内自然光的特点是什么?怎样充分利用它?

14.反光板的作用有哪些?

15.在反光板的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应怎样解决?

【注释】

[1]李兴国、徐智鹏、张林等:《电视剧照明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432页。

[3]四川电视台:《南行记——从小说到屏幕》,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第181、189页。

[4]列夏纳多·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第128页。

[5]阿·阿瑟·英格兰德、保罗·佩佐尔德:《电视影片的摄制》,张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第187页。

[6]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第36页。

[7]阿-阿瑟·英格兰德、保罗·佩佐尔德:《电视影片的摄制》,张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第177页。

[8]《电视影片的摄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第1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