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由人为过度消耗化石燃料所导致的全球变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深刻影响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自然资源超常利用,生态环境恶化,更需要我们从问题的深度和务实认真的高度去排除各种困难,从政策面、技术面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等角度迎接全球变暖的挑战,急切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确定低碳经济的内容,建立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3]。
1)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其内涵: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实质上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若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00~550 mL/m3 CO2e(二氧化碳当量),气候变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可以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
国外学者提出全球有效减排政策3个要素,即通过税收、贸易或法规进行碳定价;支持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以及消除提高能源效率和其他改变行为方面的障碍。
目前,具体的CO2减排技术包括3个方面:
(1)源头控制的“无碳技术”——绿色能源技术,指开发“以无碳排放”为根本特征的清洁能源技术等。主要包括水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燃料技术、核能技术等。
(2)过程控制的“减碳技术”——化石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指实现生产、消费和使用等过程的低碳,达到高效能、低排放,集中体现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在电力行业,通过加快研发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热电多联产技术、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清洁煤技术等,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碳能源消耗。
(3)末端控制的“去碳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地质封存技术和二氧化碳直接利用技术,指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CO2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最为理想状况是实现碳的零排放。主要包括碳回收与储存技术以及CO2聚合利用技术等。
2)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方法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论述了低碳经济模式(见图4-2)。
图4-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框架
图中“碳中和”(carbon-neutral),该术语是由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于1997年提出的,意思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二氧化碳捕捉和埋存等方法把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如下: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设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www.xing528.com)
3)IPCC的指导性措施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的《气候变化2014:减缓:气候变化》等报告聚焦减缓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就实现2℃温控目标所应考虑的原则和框架性问题,历史排放轨迹和驱动因子,实现2℃温控目标的排放空间、路径、成本、措施和政策安排等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结论。报告强调“实现将温升控制在2℃范围内的全球长期目标需要大规模改革能源系统并改变土地使用方式,其中CO2移除技术(CDR)成为关键的技术手段”。
第五次评估报告有关历史排放趋势和未来减缓情景的结论也为我国国内宏观低碳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4]。
(1)应顺应全球低碳发展大势,坚定低碳发展方向,提高低碳转型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全球范围内,低碳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应顺应全球发展大势,及早形成并部署低碳发展战略措施,并将其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抓手和突破口。
(2)尽早达到更低峰值的创新型低碳发展道路。纵观全球CO2排放历史,目前还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摆脱CO2排放水平随人均GDP水平提高而“先增长后下降”的库兹涅茨曲线现象。考虑到全球排放空间约束及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开创一条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更为低碳的、能更早达到更低峰值的“第三条”创新型发展道路。
(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低碳发展战略。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部分排放转移,其实际减排效果有限。对我国的低碳发展来说,首先,碳排放应通过改善出口结构、减少出口内涵的形式实现减排;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效避免通过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实现减排的情况;最后,在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建筑、交通等部门的减排压力。
(4)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以及促使单位能源碳强度的大幅下降等。我国在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时,应着力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增加值、延长产业链以及采用先进减碳技术等措施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碳强度。另外,在制定未来低碳发展战略时,还应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的锁定效应、技术进步、消费行为改变等主要驱动因子对减排的影响。
(5)中国已进入“峰值管理”阶段,应参考IPCC把峰值放在转型路径的大背景下,看待峰值问题。CO2排放达峰值的评判条件:①单位GDP的CO2强度年下降率需高于GDP的年增长率;②单位能耗CO2排放强度下降率需大于能源消费的年增长率。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峰值到来的时间只能作为一个积极部署和努力争取的目标[5]。
对此,实现全方位的巨大转型,从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的生产消费方式到土地利用方式都需要转型;同时充分考虑未来峰值时间和峰值水平的不确定性,将实现峰值的条件如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服务水平、技术、资金需求、政策需求等以及实现峰值的影响(宏观经济成本及对其他重点政策优先目标的影响)建立起有机联系。表4-1所示为经努力2030年CO2排放峰值时低碳情景指标。
表4-1 经努力2030年CO2排放峰值时低碳情景指标
①ce指的是标准煤,tce是吨标煤,gce是克标煤。
(6)制定低碳发展政策时应注重与其他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最大化协同效应。中国制定未来低碳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减排行动的风险以及转型路径与其他社会经济发展优先选项之间的关系,包括与扶贫、就业、社会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据地环境污染等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多目标寻优,力争最大化协同效益,最小化风险。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主题确定了3个主题的特别报告,即全球升温幅度达到1.5℃的影响及温室气体排放途径,气候变化、沙漠化、土地退化、可持续土地管理、粮食安全和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气候变化、海洋与冰冻圈相关研究。其中,针对《巴黎协定》提出的“在温度上升控制在2℃的基础上向1.5℃努力”,2018年10月8日,IPCC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