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似分析与系统方法:人力人员与训练需求

相似分析与系统方法:人力人员与训练需求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然界中,系统间普遍存在相似性,具有相似性的系统构成相似系统。实施过程与可信度分析都需要相似分析。由一系列相似特征及其比例系数建立特征相似矩阵和相似特征值比例系数矩阵。相似系统分析与相似元分析的区别在于层次的不同。相似元分析注重特征数量和特征相似程度,相似系统分析注重相似元的数量和相似元的相似程度分析。

相似分析与系统方法:人力人员与训练需求

1.相似概念

任何事物都客观存在一定的属性和特征,简称为特性。当事物间存在共有特性而刻画其特征值可能有差别时,则称事物间的共有特性为相似特性,简言之,事物间存在相似性。当系统间存在相似特性时,可以说系统间存在相似性。在自然界中,系统间普遍存在相似性,具有相似性的系统构成相似系统。按照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系统间相似性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不同,相似性类型可分为他相似、自相似、精确相似、可拓相似、模糊相似等。相似系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工程技术中普遍存在,只是相似程度大小不等。支配系统相似性本质的原理是一致的,相似程度大小与支配系统相似本质的自然规律接近程度相关联。

相似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相似系统的形成原理、演变规律的分析与度量方法。在相似系统理论中,相似已不完全是接近相同的意义,它不仅用语言描述事物间客观存在的特性相似,而且基于特征值可度量相似程度的大小,用相似度表示。

相似现象是系统相似特性的外部表现形式,相似是系统特性相似。当系统中的特性用集合中的元素表示时,系统间对应的相似特性为集合间对应的相似元素。要素之间存在共有属性和特征,而特征值在数值上可以存在差异特性的要素定义为相似要素。系统间存在一个相似要素或一个相似特性,便在系统间构成一个相似单元,简称相似元。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相似元也要针对特定层次而言,因此相似元具有多个层次。按层次等级分,有同级相似元和异级相似元;按他相似和自相似分,有他相似元和自相似元;按相似要素特性的性质和处理相似性的数学理论分,有精确相似元、可拓相似元和模糊相似元。

2.相似系统工程

建立一套具有共同性思路的理论技术,处理各种相似系统的方法,称为相似系统工程方法。相似系统工程方法主要包括相似系统分析、相似系统模拟、相似系统设计、相似组建或研制、相似处理方法、相似再现技术、相似系统组织管理与控制技术等环节。实施过程与可信度分析都需要相似分析。因此,在相似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相似系统分析与度量贯穿始终,如图3-64所示,分析与度量的基础是系统相似要素相似及特征相似。

图3-64 相似系统工程方法示意

1)相似元构造和数值方法

用系统A、B间相似特征的要素构成相似元,基于要素的属性特征数目多少构成相似元的要素间相似特征数目的多少,以及每一特征的特征值大小。根据这些特征建立特征信息模型和特征信息集。确定组成相似要素共有特征数量,识别相似特征数量,获取相似特征值。用特征值的比例系数反映特征相似程度。由一系列相似特征及其比例系数建立特征相似矩阵和相似特征值比例系数矩阵。根据要素的特征数目、相似要素间相似特征数目、相似特征值的比例系数及相似特征权重系数,计算出每个相似元的数值,即要素间相似程度的大小。

一般而言,相似程度大的要素,支配相似特征的规律越接近,处理方法越接近;相似程度小的要素,支配相似特征的规律相差较远,其处理方法差别较大。

2)相似系统分析与度量方法

对于子系统和简单系统可用相似元构造和数值方法,而对于复杂大系统来说,要用相似系统分析与度量方法来处理相似性。相似系统分析与相似元分析的区别在于层次的不同。相似元分析注重特征数量和特征相似程度,相似系统分析注重相似元的数量和相似元的相似程度分析。根据相似系统元素数量、系统间相似元的数量以及每一相似元的数值,由相似系统度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相似度,相似度数值指明系统相似程度的大小。

3.相似比较系统的构建

1)构建步骤

相似系统分析中相似比较系统的构建是分析的关键,主要包含以下3部分内容:

(1)合理选取相似比较要素,建立比较参数体系。在研究比较系统和新系统的相似程度时,选取的相似比较要素不同,很可能确定的比较系统就不同,对新系统的研究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相似比较要素的选取可分以下3步进行:

①明确目的,确定要研究的新系统有哪些特性。

②反映这些特性的要素是什么,分为几类。

③选出最具影响的相似比较要素和特性(特性是直接反映相似比较要素性状的参数)。

当相似比较要素集中,相似比较要素或特性较多时,受img的限制,可能造成某些相似比较要素或特性由于权重值很小而被“吃掉”,这时可采取多级评判的方法,给相似比较要素和特性划分层次。

(2)建立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对参数进行定量刻画,确定新系统的相似系统。

(3)优化选择结果。从相似系统中选择性能优良的样本。例如,某样本与固定样本相似度最大,但费用很高,数据收集也很困难,那么就要考虑其他相似度稍低但费用较低、易于收集的样本为最终结果,进行后续的比较分析。

对于装备的使用与保障人力而言,相似比较要素可分为硬件(装备)、任务和保障系统。在装备设计阶段,主要考虑硬件类的相似即可;在试验任务中,工作不仅与硬件有关,还与具体的试验项目有关,需要考虑硬件和任务两类参数;在作战任务中,则必须对3类参数统筹分析才能建立合理的参数体系。硬件、试验任务和作战任务相似比较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65所示。其中,试验任务的相似比较在基于硬件的相似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试验项目进行。试验项目的内容主要由试验类型决定,内容相对比较固定,并且相似程度的量化方法也与硬件比较技术中的相同。

图3-65 硬件、试验任务和作战任务相似比较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硬件相似比较要素的选取

(1)研究新系统的使用人力人员需求,比较参数的选取主要考虑:

①设计特性,包括硬件结构、样式和软件设计特性(用户界面友好性、软件通用性等)。

②系统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环境、使用强度等。

③人的因素,包括人对系统的影响,系统对人的技能、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人员训练的难易程度。

(2)研究维修人力人员需求,比较参数的选取较复杂,主要考虑:

①与维修工作量相关的参数,包括维修级别、种类和维修任务要求等。

②维修技术设备,包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故障隔离能力、维修是否使用专用工具等。

③装备的硬件设计特性,包括结构样式、故障率和复杂度等。

④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和技能级别等。

⑤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时的温度、气压等自然环境,人身安全情况等。

⑥管理因素,包括维修制度,维修规范,维修工艺规程,以及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水平等。

(3)在分析人员的训练资源需求时,把训练课目和训练保障方案的比较作为重点。例如,解决武器研制早期系统维修人员需求问题,可以按下述步骤进行:

①确定研究目的。

②确定影响维修人员配置的要素。如系统总故障率及各部件故障率、装备结构的复杂度、装备主要部件的质量和尺寸、装备维修人员所涉及的专业类型。

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终选择。

3)作战任务相似比较要素的选取

(1)装备保障人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装备保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武器系统的技术保障和供应保障,任务所需的人员种类、数量与装备的损坏种类、数量、程度和供应物资的品种、数量直接有关。装备损坏的原因通常分为3种:

①自然损坏。锈蚀、元件老化失效、油液变质等自然原因及磨损造成的部件、机件损坏。

②技术损坏。机械故障、操作不当、管理不好、保养不周,如违反操作规程、连续超速发射、擦拭维修不当等造成的装备及其部件损坏或翻车、掉沟、淤陷等使装备失去功能。

③受击损坏。装备在作战过程中受到敌武器或其他爆炸物的袭击和破坏造成的损坏。

前两者主要与装备的使用时间、频度、强度、天候和地形等有关,合称为使用损坏;后者主要与遭敌人袭击程度和我军的防护条件有关。结合“人”与任务系统、武器系统、装备保障系统的关系,可以将装备保障人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为图3-66所示的几类。

图3-66 装备保障人力需求影响因素鱼刺图

影响装备保障人力需求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只能选取其中较为关键的用于相似比较。假设我军同种武器系统的使用人员操作水平、任务中的作战指挥水平、装备的战场管理水平接近,由这些因素产生的差异则不再考虑。作战类型和样式是影响装备损坏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就作战类型而言,进攻作战的装备日损坏率高于防御战役的装备,但是防御战役的装备损坏总量可能高于进攻作战的装备;就一种作战类型而言,不同作战样式的装备损坏率不同;就同一作战样式而言,主要作战方向上部队的装备损坏率高于次要作战方向上的装备损坏率。出现这种规律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形式战斗的激烈程度不同、任务的持续时间不同、装备的使用强度不同、在战斗中的防护程度不同,因此,作战类型和样式造成的影响可以由任务和武器系统因素来反映。下面仅从武器系统、任务特征、装备保障系统3方面进行分析。

(2)武器系统相似的参数选取。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是能够独立执行作战或训练任务的最小军事单位。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武器系统的装备种类和数量一般有统一的标准,如一个连套××高炮系统为一个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武器系统包含××高炮(X门)、××雷达(X部)、中央配电箱(X个)、连控箱(X个)、火炮油机(X部)、雷达油机(X部)、连传信仪(X部)和通用车辆(X部),可以认为一个装备基本作战单元的武器系统是标准配置。这样一个装备作战单元的武器系统就能够用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武器系统的种类和套数来刻画。例如,某高炮营的武器系统为3套××高炮系统,某部的武器系统为6套××高炮系统、3套××导弹系统,如果装备作战单元恰好就是装备基本作战单元,则武器系统种类和数量均为“1”。

武器系统的相似除了种类和数量属性外,还要考虑各个装备的结构、RMS属性。对于同类别同型号的武器系统来说,认为它们装备的结构、RMS设计属性相同,但受服役时间、大修活动等影响,使用可靠度会不断发生变化。

经过上述分析,选取武器系统的构成种类(同类别、同型号的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武器系统作为一类)、数量、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作为相似比较的参数,其中武器系统的数量在工作量调整时考虑。

(3)任务特征相似的参数选取与量化。任务特征包含很多内容,如任务的层次、结构,执行地点的民情、社情、气候、地形、地貌、敌情、我情等,应从中选择与装备损坏关联密切的属性。影响装备使用损坏的主要有任务持续时间——任务开始到结束的日历时间,武器系统的使用强度——任务持续时间内平均行驶里程、飞行里程/时间、航行里程、弹药消耗量、连续开机时间等,物理环境——武器系统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地形、地貌、气候、道路等自然环境条件。使用强度和环境参数应根据不同武器系统、不同任务的特点进行选取,如车辆的使用强度一般选择单位时间的行驶里程,物理环境以路况来反映;电子装备可以连续开机时间为使用强度,物理环境则主要考虑温、湿度的影响。这里以受击损坏率为输入,暂不对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武器系统在任务中的使用强度和物理环境对使用损坏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一,损坏率与使用强度之间不是线性关系。例如,车辆装备,并非其行驶速度越快,损坏率就越高,可能存在一个最佳使用强度范围,在此范围外装备的损坏率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其二,装备作战单元的武器系统构成多样,每类武器系统的任务不一,导致使用强度的计量单位不统一。例如,某旅的武器系统包含高炮系统、导弹系统等,旅机动部署过程中可能某个营将承担火力防护任务。因此旅在机动任务中,武器系统使用强度有的为km/h,有的为发射弹数。为此,对使用强度和物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转化为无量纲的指标α因子。α因子越大,表示武器系统的使用强度和环境越易于导致使用损坏,在同样的任务持续时间内,所造成的使用损坏修理工时也就越长。

每种武器系统的α因子按下述方法计算:

①选取合适的参数表示武器系统的使用强度和物理环境。

②对参数值的范围划分等级,并给出等级分值,如表3-50中分为3个等级。

③进行使用强度和物理环境等级组合。

④按参数权重值和等级分值计算各种组合情况的综合分值,即α因子。

表3-50 物理环境因素参考表

例如,××导弹武器系统的拖车最高限速为60 km/h(武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机动速度不会大于60 km/h);机械维修车行驶速度:一、二级公路的不大于70 km/h,三、四级公路的不大于50 km/h,乡间土路的不大于30 km/h。××车载弹时的速度:地级路面的为10~30 km/h;次高级或中级路面的为30~50 km/h;高级或次高级路面的为60 km/h。××车不载弹时的最高速度为80 km/h。

参考这些性能参数,制定机动任务的使用强度和物理环境参数、等级、分值,如表3-51所示,组合后有①~⑨共9种情况。情况②的使用强度权重值为0.4,等级分值为3,物理环境权重值为0.6,等级分值为1,则α=0.4×3+0.6×1=1.8。同法计算出其他8种情况下的α因子。该导弹系统执行的每项任务以此为标准对机动任务的使用强度和物理环境进行判定,用于相似性的比较。

表3-51 ××导弹系统机动任务α因子的计算

采用专家0-1打分法、主观评定法等得到数量化量值,按照上述方法计算α因子。

为了给后续工作提供方便,本书对各类特征评价标准的制定提出以下共同要求:(www.xing528.com)

①按评价标准得到的特征值越高,对装备使用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或产生的保障工作量越多。

②按评价标准得到的特征值均大于0。

在得到装备作战单元各类武器系统的α因子后,以武器系统承担任务的重要程度为权重值,或对各类武器系统的α因子取均值,可以计算出任意层次装备作战单元的α因子。

(4)装备保障系统相似的参数选取。两个任务系统的任务特征相似、所动用的武器系统特征相似,所需的人力也许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在每一项装备保障活动中,装备保障条件、人员所受的环境压力、保障专业的设置等都存在差异。不仅如此,装备保障人员对保障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能有很大区别,比如没有达到装备保障要求,或达到了装备保障要求但工作中经常出现人员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等。常见的与装备保障系统相关的参数如表3-52所示。

表3-52 常见的与装备保障系统相关的参数

其中,时间利用率是指本阶段任务开始到下阶段任务开始的时段内,保障人员可用于工作的时间与总任务时间的比值。例如,昼夜工作10 h的时间利用率为10 h/24 h=41%,一项5 h的任务,装备保障人员的时间利用率5 h/5 h=100%。人员利用率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内实际工作人数与在编人数之比的平均值。时间利用率反映的是任务持续时间内装备保障人员工作时间的长短,人员利用率反映的是在可工作时段内人员的闲忙程度。

采用相似比较的方法以装备保障系统不发生重大变化为前提,对于同类别、同型号的武器系统而言,可以认为装备物资保障系统相同。人员伤亡率在人力计算时考虑,时间利用率在确定有效工作时间时考虑,相似比较时仅选择人员利用率作为装备保障系统相似比较参数。

(5)相似比较参数体系。这样满足武器的系统特征、任务特征和装备保障系统3方面衡量条件相似的两个任务系统就可以称为相似任务系统,具体参数如表3-53所示。这里通过建立任务系统的综合物元对其进行相似性的定性、定量描述。

表3-53 相似比较参数体系

续表

4)硬件系统相似程度的量化

在物元相似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本项技术的具体特点,对相似度计算进行相应的简化,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新系统A及其M个备选相似对象间的相似度。设相似样本组成备择集为Bi,Bi={bij,i=1,2,…,M;j=1,2,…,Ki},Ki为各个样本的要素数目。对这M个样本就某个特征两两比较排出顺序,采用算子M(·,+),进行加权处理,最后从M个样本中找出与固定样本最相似的一个(相似度Qi最大)。样本Bi与A的相似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αj——相似元对相似度影响的权重,0≤αj≤1,且∑αj=1;

Ni——第i个备择样本与固定样本间建立的相似元数目;

Ni/(Ki+L+Ni)——A与Bi间相似要素数量Ni对系统相似度的影响;

αiq(uij)——每一相似要素的相似程度及其权重值对系统相似度的影响。

由于各个备择样本的要素数目Ki不同,与固定样本间建立的相似元数目Ni就不尽相同,难以建立统一的矩阵,故取每个备择样本的要素个数为L,即新系统A的要素个数。当Ki<L时,对第i个备择样本与固定样本间不存在的相似元uij,令q(uij)=0(i=1,2,…,M;j=1,2,…,L),则系统的相似度不会受到影响;当Ki>L时,对备择样本中新系统没有的要素不予考虑,如图3-67所示。

图3-67 Kj的处理方法

Ki对相似度Qi的影响会在img中得到反映。表征第i个样本第j个要素的T个特征组成的矩阵为Xj=(xitM×T(i=1,2,…,M;t=1,2,…,T)。矩阵中的元素xit表示第i个样本第j个要素的第t个特征。

设V={与固定样本更相似},μxit表示xit对V的隶属度,可利用海明距离建立隶属度计算公式:

式中 al——与备择样本的特征xit对应的固定样本的特征值,如火炮射程、年使用率。若|al-xit|>al,则认为二者之间的差别较大,不作为相似要素进行比较。

武器装备而言,由于相似系统的比较要素有时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所以直接给出模糊集的隶属度比较困难,如火炮的自我防御能力。但是,对于论域U中的两个元素就某个性质比较优劣却较容易。因此,对M个样本按特征排序,第i个样本的序号为si,则

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某个要素来说序号不能完全反映各样本与新系统相似度的差别。如序号为2的样本与序号为1的样本非常接近,序号为3的样本与序号为2的样本差别却很大,简单地将序号1、2、3用于隶属度的计算并不能反映其中的差别。对此进行以下改进:首先排序,然后对序号作略微调整。以与新系统最相似的样本,即序号为1的样本(简称为第1样本)为基准,令s1=1。在各个样本与前一个样本间按照它们的相近程度划分为4个级别,分值依次为0.2、0.5、0.8和1,代入si=si-1+分值,其中i=2,3,…,M,得到各样本的si值。例如,当第2样本与第1样本间的差别非常小时,取分值为0.2,s2=s1+0.2=1.2;当第2样本与第1样本差别较小时,取分值为0.5,s2=s1+0.5=1.5;当第2样本与第1样本差别较大时,取分值为0.8,s2=s1+0.8=1.8;当第2样本与第1样本差别很大时,取分值为1,s2=s1+1=2,然后将si代入式(3-69)计算隶属度。样本间差别大小的评判标准可以依具体情况,由有关的专业人员制定。

由于采用多样本择优选取的办法,起决定作用的是相似度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所以通过排序计算隶属度的方法是合理的,在排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可使结果更加精确。下面取4个样本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如表3-54所示。

表3-54 隶属度的比较

表中,利用原序号计算,若4个样本差别近似,则隶属度基本反映了这一情况,否则不能;数据组1反映了4个样本差别近似的情况;数据组2反映了前3个样本近似,第4样本与之差别较大的情况;数据组3中,前两个样本近似,第3样本与第2样本有一定差别,第4样本与第3样本差别大,这些情况都在隶属度中反映出来。因此采用排序微调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有些模糊要素可以用一些硬性指标来反映,如自行火炮的自我防御能力,可以用装甲厚度、三防系统仪器报警灵敏度来替代。应尽可能地利用硬性指标转化模糊要素,以降低人的因素的干扰。考虑要素中每个特征对总体的影响可能不等,取每个特征的权重值为d1,d2,…,dt,则模糊相似元的数值计算公式为

对于权重值,可以请专家打分,用带信任度的德尔菲法求得。

5)任务系统相似程度的量化

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对两个任务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量化。

(1)确定衡量条件及权系数。确定任务j的衡量条件集,并给出每个衡量条件的权重系数。衡量条件集M={M1,M2,…,Mi,…,Mm},其中Mi=(ci,Vi)是特征元,ci取Nj的特征img,Vi是数量化的量值域(i=1,2,…,m)。应围绕任务的特征值确定Vi,以使得与其特征值越接近的相似任务的优度越高。对于非满足不可的条件,用Λ表示,其他条件则根据重要程度分别赋予[0,1]的值。任务j的衡量条件的权重系数记为α=(α1,α2,…,αm),其中,若αi0Λ,则img

(2)收集备选相似任务并确定特征值。收集Nj曾执行过的任务的数据,以这些任务作为备选相似任务,组成备选相似任务集:

其中,s=1,2,…,S,S表示备选相似任务总数。然后给出它们的特征值,用于评判。

(3)建立关联函数。Vi用区间Xi表示,取img为关联函数。其表达形式随特征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

(4)进行相似度评价。

①进行首次评价,即根据非满足不可的条件Λ,除去不符合的对象。

②根据关联函数计算合格度。先计算相似任务img关于衡量条件的合格度,img关于Mi的关联函数值记为img,则img中各对象关于Mi的合格度为

接着计算任务j关于衡量条件的合格度,得到Ki(Nj)。

③计算相似度。令img表示任务及其备选相似任务间的相似程度。

④规范化相似度。采用img

其中,i=1,2,…,m;s=1,2,…,S。相似任务img关于各衡量条件的规范相似度为

⑤计算各备选相似任务对象的优度,并取其中优度最大者为相似任务。任务j的第s个备选相似任务img的优度为

img,其对应的对象img为任务j的相似任务

4.MPT需求相似分析的一般过程

按照相似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分析MPT需求时,首要任务是找到可用于比较分析的相似对象,利用相似对象已知的MPT信息确定研究对象的MPT需求。相似比较分析方法随着研究对象的差异虽然呈现出不同特点,但基本过程是一致的:进行系统分析,建立相似比较系统;基于相似系统进行人力需求分析、人员补充与规划、训练需求分析与资源规划;最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具体分析过程如图3-67所示。

图3-67 分析步骤关系图

第一步,系统分析。通过构建相似比较系统,建立完整的分析框架

第二步,人力需求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定性和定量的人力需求。

第三步,人员补充与规划。评估提供人力需求的人员来源情况,包括人员的能力、心理状况,以及人员的级别和流动情况,并对人员的补充进行规划。

第四步,训练需求分析与资源规划。确定人员训练的各种需求,例如训练大纲、资源需求和训练费用等,并对训练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规划。

第五步,影响与权衡分析。研究上述分析结果对现有MPT资源的影响,确定可减少MPT需求的方案。

这几步中,系统分析是基础,人力需求分析、人员补充与规划、训练需求分析与资源规划都依赖其分析结果获得具体的MPT需求,影响与权衡分析则对前4步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终MPT需求。

面向装备研制和使用任务的MPT需求问题分析过程的关系如图3-68所示。

5.方法的应用原则与前提

1)应用原则

基于相似理论的研究都会面临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相似对象自身缺陷对新事物的影响。具体到本项研究,就是如果相似系统的人力配置不合理,势必对新系统的人力需求造成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用相似理论解决问题时,必须把握一定的基本原则:

图3-68 面向装备研制和使用任务的MPT需求问题分析过程的关系

(1)只能在相似系统间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研究试验任务的测试人力需求时,要求试验项目的技术标准不发生大的改变;研究装备保障人力需求时,要求保障系统没有本质改变;研究人员训练需求时,要求训练管理体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针对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在取得相似系统数据后不仅要分析数据,制定处理策略,还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调整,采取有效的途径尽量降低相似系统不良数据的影响。例如,在型号装备的MPT需求分析中,为新系统建立了3种不同的比较系统,充分利用三者各自的特点相互弥补数据缺陷,达到数据优化的目的;在作战任务的MPT需求分析中,针对任务随机性强、人力配置数据质量不易控制等特点,采取了不直接利用相似任务的人力配置数据,而是依据其装备损坏与修理记录计算、调整工作量,从而确定人力需求的办法。

2)MPT需求分析的前提

MPT需求分析以两种状态下的武器系统使用为研究对象:稳定状态和非稳定状态(即系统部署、退役或应急任务状态)。稳定状态是指武器系统部署完毕的日常使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一个特定的级别中人员流动(常规征兵、训练、晋升、退伍、退休、调迁和伤亡等)已达到平衡的状态,可以认为人员流动率为常数。这种稳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系统从部署到退役的生命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状态,在装备研制阶段和试验任务的MPT需求分析中主要以该状态下的武器系统为分析对象是合理的。而作战任务中人员流动呈现随机变化,这类任务的MPT需求分析问题以非稳定状态的武器系统使用为研究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