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和装备设计同步进行,从提出设计方案到部署的整个过程,都要将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实践和过程与系统工程过程相结合。图3-2描述了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工作之间和与装备设计之间的主要信息流程。
图3-2的左侧部分描述了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要求的提出和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的过程;图3-2的中间部分描述了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的评审、验证与评价过程;图3-2的右侧部分描述了保障要素的开发与研制和系统的试验与评价过程,以及系统投入外场使用的持续保障和保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过程。图3-2中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工作流程反映出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主要工作的先后顺序如下:
(1)根据用户提出的任务需求和新研装备的使用要求定义使用方案,既确定装备顶层要求和能力(包括安全性、任务成功性和战备完好性要求),又为确定初始维修和保障方案提供基础。
(2)开展功能分析与系统的安全、任务和维修相关的各种权衡分析研究,分配系统要求(包括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要求),建立系统体系结构,确保建立装备与保障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关系,为R建模和分配等工作提供信息。
图3-2 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工作之间和与装备设计之间的主要信息流程
(3)开展R建模、分配,为R预计、FMECA和故障树分析,以及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提供输入信息。
(4)FMECA可用于支持性能和寿命周期费用之间的权衡,推动设计改进。故障树分析用于评价系统结构和系统设计中的安全关键功能。
(5)M分析与预计和T预计用于评价系统结构的维修状态,确定集中诊断、预测和性能监控/故障定位的技术应用,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分析提供输入。
(6)RCM利用逻辑树分析来确定预防故障的最适用和最有效的维修工作,制定一种集中的、费用有效的系统预防性维修大纲。(www.xing528.com)
(7)开展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和修理级别分析,以最佳的方式分配维修功能,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承受性,提出对各个综合保障要素的要求,并综合利用机内、机外监控,测试,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能显著提高系统的战备完好性。
(8)通过设计评审和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确定装备是否满足规定的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分析要求,为保障要素的开发与研制、系统的试验与评价提供信息。
(9)研制保障产品,进行装备试验与评价。
(10)系统投入外场使用,实施持续保障、外场保障性数据的收集、反馈与评价和持续改进,最终影响装备设计。
应当指出,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分析方法和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实施的及时性。这些方法和过程必须经过适当的修改和剪裁才能有效实现“影响设计”,提高装备与保障系统的综合效能,这在设计与结构体系综合的最初阶段尤其重要。
图3-3给出了装备方案设计阶段应该开展的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分析工作的基本流程。
图3-3 装备方案设计阶段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分析工作的基本流程
—工作步骤;—输入;—输出;—判断;—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