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1 薄膜制备
本节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在硅基片和玻璃基片上沉积Bi-Sb-Te合金薄膜,探索靶材溅射功率对薄膜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时,保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固定Sb2Te3合金靶材的溅射功率为20 W,调节Bi合金靶材的溅射功率分别为3 W、4 W、5 W。通过石英晶振片实时监测薄膜的厚度,最后用台阶仪测试薄膜厚度约为240 nm。为了优化薄膜的性能,将制备的样品进行后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分别为100℃、150℃、200℃、250℃、300℃、350℃,退火时间为6 h,以便与所制备的Sb2Te3薄膜进行横向对比。同时,利用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表征,并利用自制设备对其电学性能进行测试。
5.2.1.2 薄膜结构
图5-12是Bi靶溅射功率为3 W时的Bi-Sb-Te合金薄膜中各元素的分布SEM图。由图5-12(b)和(c)可以看出制备的合金薄膜中Sb、Te元素呈现出较均匀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从图5-12(a)中可以看出一些Bi纳米晶粒随机分布在薄膜内,而在宏观上又呈现出较均匀的分布,这表明室温下可利用磁控共溅射法制备出掺杂较均匀的合金薄膜。
图5-12 Bi靶溅射功率为3 W的Bi-Sb-Te合金薄膜中各元素分布SEM图
(a)Bi;(b)Sb;(c)Te;(d)Bi-Sb-Te合金薄膜
图5-13是不同Bi靶溅射功率下Bi-Sb-Te合金薄膜的SEM图。由图5-13可以看出,不同Bi靶溅射功率下沉积的薄膜表面形貌变化不大,薄膜表面平整致密且随机分布一些微晶粒。结合图5-12,认为这些微晶粒的主要成分可能是Bi元素。随着Bi靶溅射功率的增加,从靶材表面溅射飞向基片的Bi原子能量增加,原子扩散能力增强,晶核之间相互融合长大,纳米晶粒的尺寸略为增大。
如图5-14所示为不同Bi靶溅射功率对Bi-Sb-Te合金薄膜原子含量的影响。由图5-14可以看出,当Bi靶溅射功率为3 W时,合金薄膜中Bi的原子含量约为8.9%,Sb的原子含量约为30.2%,Te的原子含量约为60.9%。随着Bi靶溅射功率的增加,合金薄膜中Bi的原子含量增加。这是因为Bi靶的溅射功率为3~5 W时,由于靶溅射功率较低,溅射产额与靶溅射功率呈线性增加关系;随着Bi靶溅射功率的增加,Bi原子的产额增加,因而合金薄膜中Bi的原子含量增加。
5.2.1.3 热电性能(www.xing528.com)
图5-13 不同Bi靶溅射功率下Bi-Sb-Te合金薄膜的SEM图
(a)3 W;(b)4 W;(c)5 W
图5-14 Bi-Sb-Te合金薄膜中各元素的原子含量与Bi靶溅射功率之间的关系
如图5-15所示为不同Bi靶溅射功率下Bi-Sb-Te合金薄膜的电学性能。由图5-15(a)可知,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加,薄膜的电阻率逐渐增加。当Bi靶溅射功率从3 W增加到5 W时,薄膜的电阻率由30.47 mΩ·cm增加到42.02 mΩ·cm。尽管随着Bi靶的溅射功率的增加,合金薄膜中Te的原子含量降低,这有利于薄膜电阻率的降低;但同时Bi的掺杂量也增加,增加了合金薄膜中晶界界面,增加了对载流子的界面散射,从而使电阻率增加。另一方面,元素Bi本身的导电性能较差,掺入导电性能较差的元素也有可能导致薄膜电阻率的增加。从图5-15(a)可以看出,所有样品的塞贝克系数均为正值,表明所制备的Bi-Sb-Te合金薄膜均为P型。当Bi靶溅射功率从3 W增加到5 W时,合金薄膜的塞贝克系数由66.1μV/K降低到58.73μV/K,薄膜的塞贝克系数随Bi靶溅射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
图5-15 不同Bi靶溅射功率下Bi-Sb-Te合金薄膜的热电性能
(a)电阻率和塞贝克系数;(b)功率因子
不同Bi靶溅射功率下Bi-Sb-Te合金薄膜的功率因子如图5-15(b)所示。由图5-15(b)可以看出,薄膜的功率因子随着Bi靶溅射功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Bi靶溅射功率从3 W增加到5 W时,合金薄膜的功率因子由0.14μW·cm-1·K-2降低到0.08μW·cm-1·K-2。值得注意的是,与Sb2Te3薄膜相比,采用磁控共溅射法在室温下制备的Bi-Sb-Te合金薄膜热电性能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合金薄膜相对于Sb2Te3薄膜而言具有较高的电阻率,从而导致合金薄膜的热电性能较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