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线布置规定及注意事项

导线布置规定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注:计算条件为气温15℃,无风、无冰。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宜符合表24-20的规定。设计冰厚5mm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可根据运行经验参照表24-21适当减少。

导线布置规定及注意事项

(1)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单回路,330kV及以下线路的保护角不宜大于15°,500~750kV线路的保护角不宜大于10°。

2)对于同塔双回或多回路,110kV线路的保护角不宜大于10°,220kV及以上线路的保护角均不宜大于0°。

3)单地线线路不宜大于25°。

4)对重覆冰线路的保护角可适当加大。

(2)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在一般档距的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应按下式计算:

S≥0.012L+1 (24-58)

式中 S——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m);

L——档距(m)。

注:计算条件为气温15℃,无风、无冰。

如仅按线路的耐雷水平考虑,则导线与避雷线的距离按下式计算:

S≈0.1I (24-59)

式中 I——耐雷水平(kA)。

按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时防止反击的条件,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表24-18的要求,按式(24-58)算出的S值大于表24-18的数值时,仍按后者要求。

表24-18 防止反击要求的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

978-7-111-46217-0-Chapter24-87.jpg

(3)对1000m以下档距,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978-7-111-46217-0-Chapter24-88.jpg

式中 ki——悬垂绝缘子串系数,宜符合表24-19规定的数值;

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

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系统标称电压(kV);(www.xing528.com)

fc——导线最大弧垂(m)[fc=kl2k为系数,l为档距(m)]。

表24-19 ki系数

978-7-111-46217-0-Chapter24-89.jpg

(4)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式(24-60)计算结果的75%。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宜符合表24-20的规定。

表24-20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

978-7-111-46217-0-Chapter24-90.jpg

(5)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978-7-111-46217-0-Chapter24-91.jpg

式中 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m);

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

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

(6)如无运行经验,覆冰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最小水平偏移,宜符合表24-21的规定。

表24-21 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最小水平偏移 (单位:m)

978-7-111-46217-0-Chapter24-92.jpg

注:无冰区可不考虑水平偏移。设计冰厚5mm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可根据运行经验参照表24-21适当减少。

(7)双回路及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应按(3)、(4)、(5)的规定增加0.5m。

(8)线路换位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长度超过100km的输电线路宜换位。换位循环长度不宜大于200km。一个变电站某级电压的每回出线虽小于100km,但其总长度超过200km,可采用换位或变换各回输出电线路的相序排列的措施来平衡不对称电流

2)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为降低中性点长期运行中的电位,可用换位或变换输电线路相序排列的方法来平衡不对称电容电流。

3)对于Ⅱ接线路应校核不平衡度,必要时进行换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