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其基本原理与经纬仪进行控制测量相似,所不同的是全站仪能在一个测站上同时完成测角和测距工作。由于全站仪一般都有自动记录测量数据的功能,因此,外业测量数据不必用表格记录,为便于查阅和认识全站仪的测量过程也可用表格记录。一个测站上全站仪测量过程如下:
1.开箱
开箱时,握住手提电池将仪器从箱中取出。然后轻拿仪器,防止受冲击或受强烈震动。(装箱时仪器连同安装好的电池一起装箱,令望远镜处于盘左位置。盘左键盘下边的存储表记与基座固定钮上的标志对齐紧固定按钮,再小心把仪器装入箱内)。
2.安置仪器
与经纬仪的安置步骤一致——装上仪器前务必拧紧脚架螺旋,防止摔坏仪器。装上仪器后,务必拧紧中心擎动螺旋,防止仪器摔落。
(1)对中。用垂球或光学对中仪器。
(2)整平。
3.照准
与经纬仪的照准步骤也一致。只是目镜对光是转动屈光度调整环,直至看到分划板十字丝非常清晰。
(1)装配反射棱镜。如图6-2所示,装配反射棱镜。
图6-2 装配反射棱镜图
(2)支架高度调节。支架高度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棱镜框承载装置调节,为了调整支架高度,拧脱高度调整螺钉,把棱镜框安到调整孔内,然后转上高度调整螺钉固定稳妥。如图6-3所示。
图6-3 调节支架高度示意图
图6-4 调节棱镜方向图
(3)棱镜方向调节。支架上的棱镜可以朝向水平面上的任何方向。为了改变方向,反时针方向拨动制动钮松开后,旋转支架至棱镜所需位置,再顺时针方向拧紧制动钮。如图6-4所示。
单棱镜觇板的定位:用提供的两个螺丝把觇板安在单棱镜框上,如图6-5所示。觇板定位时,应调整到使觇板上的楔形图的尖端对准棱镜和支架的中心。三棱镜框也可以做单棱镜框用,只要把单棱镜装在镜框中心的螺丝上即可。最终瞄准后,如图6-6所示。
图6-5 单棱镜觇板的定位图
图6-6 全站仪照准目标图
4.盘左盘右观测
图6-7 全站仪观测图
盘左/盘右:是按竖盘处于望远镜目镜的左边/右边所进行的观测,称为盘左/盘右观测。
(1)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量,如图6-7所示,D4为全站仪安置点,同时测至A、B、C、D的距离和水平角。(www.xing528.com)
1)安置全站仪于D4点,成正镜位置,将水平度盘置零。
2)在各观测目标点安置棱镜,并对准测站方向。
3)选择一个较远目标为起始方向,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瞄准各棱镜ABCD并测量水平角、水平距离,最后回到A点,完成上半测回测量。
4)倒转望远镜成倒镜位置,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瞄准各棱镜ADCB并测量水平角、水平距离,最后回到A点,完成下半测回测量。
5)观测成果计算。
(2)三维坐标测量。将测站A坐标、仪器高和棱镜高输入全站仪中,后视B点并输入其坐标或后视方位角,完成全站仪测站定向后,瞄准P点处的棱镜,经过观测觇牌精确定位,按测量键,仪器可显示P点的三维坐标。
(3)后方交会测量。将全站仪安置于待定上,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的角度和距离,并分别输入各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和仪器高、棱镜高后,全站仪即可计算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由于全站仪后方交会既测角度,又测距离,多余观测数多,测量精度也就较高,也不存在位置上的特别限制,因此,全站仪后方交会测量也可称作自由设站测量。
(4)对边测量。在任意测站位置,分别瞄准两个目标并观测其角度和距离,选择对边测量模式,即可计算出两个目标点间的平距、斜距和高差,还可根据需要计算出两个点间的坡度和方位角。
(5)悬高测量。要测量不能设置棱镜的目标高度,可在目标的正下方或正上方安置棱镜,并输入棱镜高。瞄准棱镜并测量,再仰视或俯视瞄准被测目标,即可显示被测目标的高度,如图6-8所示。
(6)坐标放样测量。安置全站仪于测站,将测站点、后视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中,置全站仪于放样模式下,经过计算可将放样数据(距离和角度)显示在液晶屏上,照准棱镜后开始测量,此时,可将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的差、实测量角度与设计角度的差、棱镜当前位置与放样位置的坐标差显示出来,观测员依据这些差值指挥施尺员移动方向和距离,直到所有差值为零,此时棱镜位置就是放样点位。
图6-8 全站仪悬高测量图
图6-9 全站仪偏心测量图
(7)偏心测量。若测点不能安置棱镜或全站仪直接观测不到测点,可将棱镜安置在测点附近通视良好、便于安置棱镜的地方,并构成等腰三角形。瞄准偏心点处的棱镜并观测,再旋转全站仪瞄准原先测点,全站仪即可显示出所测点位置,如图6-9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